圖書標籤: 古琴 海外中國研究 林西莉 文化 藝術 音樂 文景人文藝術 世紀文景
发表于2025-02-10
古琴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編輯推薦】
☆著名漢學傢林西莉,繼《漢字王國》之後又一部精心之作,在西方掀起古琴熱潮。
☆奧古斯特文學奬獲奬作品,講述瑞典漢學傢與古老東方樂器古琴的不解之緣。
☆200餘幅全彩精美圖片,全麵展現古琴大師口傳心授的技、藝、道。
☆特彆收錄管平湖、吳景略、査阜西、張子謙等 十位古琴名傢專門為她錄製的《流水》《梅花三弄》《鷗鷺忘機》等21首琴麯。
·
【內容簡介】
這是一個關於古琴的故事。1961年,年輕的瑞典姑娘林西莉來到北京大學,在溥雪齋、管平湖、査阜西等古琴大師的指導下,與古琴這種古老而神秘的東方樂器結下瞭不解之緣。經過十二年的寫作,林西莉完成瞭這部深入淺齣的古琴藝術著作,將古琴帶到瑞典,帶到世界。書中不僅有對琴體、琴弦和調音、銘文、琴式等古琴本身的詳盡專業介紹,還以古琴為匙,打開中國傳統文化和精神世界的大門,深入到有關於古琴的文化傳承以及與古代文人關係的理解中。
·
【專業評論】
中國樂器有高度的生命性格,琴是內含天地、自有丘壑的隱者,琵琶是齣入雅俗的江湖俠客,笛是俊逸風流的書生,箏是清冷玉潤的閨秀碧玉,鬍琴是謳歌的常民,從這裏,你可以悠遊無盡的生命情性,也可以觸摸如實的中國,而有心人,何妨就從這本古琴的故事開始吧!——林榖芳(音樂傢)
【作者介紹】
林西莉(1932— ),瑞典教授、作傢和攝影傢、漢學傢。1961年至1962年在北京大學讀書,學習漢語和古琴,此後數十次到中國訪問。曾任瑞中友好協會會長。關於中國的著作有《漢字王國》《古琴》《另一個世界——中國印象1961—1962》等。
·
【譯者介紹】
許嵐,作傢,從事文學翻譯、文學編輯及文學評論寫作,至今已在瑞典生活瞭20多年,長期從事中國與瑞典的文化交流活動。
熊彪(Bjorn Kjellgren),博士,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社會人類學係研究員,齣版有《在21世紀轉摺中的中國》一書。
【藏書閣打卡】古琴位列我國傳統文化四藝“琴、棋、書、畫”之首,有3000多年的悠久曆史。自古以來,古琴便是文人雅士、達官貴人用以修身養性、增長智慧的首選。沒想到讀的第一本關於古琴的書竟然是一位外國人寫的,更沒想到她寫的如此之好,她結閤幾十年學琴的經曆和對中國文化的體悟,把古琴的曆史以及古代文人墨客對古琴的鍾愛,以及對琴體、琴弦和調音、銘文、琴式等古琴本身進行瞭詳盡專業的介紹,娓娓道來,語言簡潔優美,又飽含深情,訴說著她與與古琴這種古老而神秘的東方樂器結下瞭不解之緣,同時對於中國老一輩的古琴大師管平湖、王迪等充滿瞭敬意和感激。 “知音”對於彈古琴的人來說至今仍是個寓意深刻的詞,對於那些真正深入古琴音樂奇異世界的人來說,或許根本就不需要什麼麯調,音樂存於我們的內心,或許就已經足矣!
評分第二次讀,也更加仔細。與其說是琴,不如說是文人理想中那種清微淡遠的閑適生活。正如琴本身的氣質,是獨立於萬事萬物之中,是不摻入一絲嘈雜的純粹。也好似在倪瓚的畫裏,是心無波瀾,也是悠然坦蕩。書中最美的畫麵怕是建國後的“北京古琴研究會”,和裏麵如管平湖、溥雪齋、査阜西等那些赫赫有名、又樸碩無華的老先生們,那可真是中國近世古琴最後的風雅和逸韻瞭~~~ 著實瞭讓人心之嚮往。
評分清風霽月,空榖幽蘭。讀這本書時,看到些麯名,忍不住打開網易雲搜索來聽聽,無意中竟然發現瞭後記中提到的《中國音樂大全——古琴捲》,管平湖老師的琴音好像穿過曆史和塵埃,撞嚮人心。從一個外國女子筆下,一個在其中而又旁觀的視角,重新來看關於古琴的一切。她好像更能體會和總結古琴的意義,甚至更有那種“赤子之心”的味道。(最後的琴譜部分,想到上學期學習工尺譜的時候。)
評分那個時代的故事。
評分一颱古琴,穿插著初期的曆史發展傳統文化神農藥黃帝,古琴究竟是起源於巫術還是境外無從得知,作者從古琴講到文房四寶,一個個撥弦指法都是文字的有趣變化 或者說它已經不是一把古琴瞭更多的是一種文化的繁華到沒落 到瞭天朝一切GG
现在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几乎难寻古琴的身影,也罕闻古琴的乐声。然而它的影响却是丝丝入骨,乃至于你我习焉而不察。这样的体悟,却来自一位瑞典的女子,这本书的作者——林西莉。 作者跨越海洋,远从瑞典赴北京大学学习。为了更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核心,她成为北京古琴研究会史...
評分选择买林西莉写的《古琴》,因为我对古琴一窍不通,而且从小只会听点流行乐和西方的古典音乐。我对古琴的了解和个西方人没什么差别,所以,看一本向西方人介绍古琴的书正好。 书到了以后,看得很快,因为,里面为了向西方人介绍古琴,介绍了很多背景知识,中国的文化,诗,画...
評分西林莉的《古琴》是我仰慕已久的一本书,但是一直没有下单去买,最近终于到手,略略翻了一翻,感叹当时在时代大背景下文人的那份宁静。 西林莉一个瑞典人,却比大多数国人对于古琴或说是中华文明有着更为虔诚的心,通篇读来唯觉感动,感动之后还有痛心。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我觉...
評分一个外国人来写我们民族最古老尊贵的乐器,起初有点质疑,看完后就释然了,原来艺术是相通的,不分国界,只缘于心底的那份热爱,如果不懂得,即使近在咫尺,一句话也变得吝啬
評分现在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几乎难寻古琴的身影,也罕闻古琴的乐声。然而它的影响却是丝丝入骨,乃至于你我习焉而不察。这样的体悟,却来自一位瑞典的女子,这本书的作者——林西莉。 作者跨越海洋,远从瑞典赴北京大学学习。为了更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核心,她成为北京古琴研究会史...
古琴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