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雅典娜:古典文明的亞非之根(第一捲)

黑色雅典娜:古典文明的亞非之根(第一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南京大學齣版社
作者:[英]馬丁·貝爾納
出品人:三輝圖書
頁數:0
译者:郝田虎
出版時間:2020-2
價格:98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5222412
叢書系列:黑色雅典娜
圖書標籤:
  • 古希臘
  • 思想史
  • 曆史
  • 古希臘文明
  • 世界史
  • 世界曆史
  • 馬丁·貝爾納
  • 英國
  • 古典文明
  • 亞非根源
  • 黑色雅典娜
  • 古希臘
  • 古埃及
  • 古巴比倫
  • 文明起源
  • 曆史研究
  • 跨文化
  • 第一捲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榮獲 美國圖書奬 社會主義評論圖書奬

當人人都開始討論古希臘時,我們需要一次全新的思考和審視

◆古典文明的古典性究竟在哪裏?

顛覆以歐洲為古典起源的傳統研究思路

挑戰東方研究關於古典文明的傳統解說

在學界掀起一場關於古典性起源的激烈爭論

一部紀念碑式的、具有開拓意義的作品。——薩義德

···

【內容簡介】

古典文明的古典性在哪裏?在這部極為大膽的學術著作中,馬丁•貝爾納挑戰瞭我們關於這個問題的思考的全部基礎。他認為,古典文明的深厚根源在於亞非語文化;但自18世紀以來,主要由於種族主義的原因,這些亞非語影響被係統地忽視、否認或壓製瞭。

流行的觀點是,希臘文明是來自北方、充滿活力的說印歐語的族群或雅利安人徵服高度發展但勢力薄弱的土著居民的結果。但貝爾納論證,古典時期的希臘人根本不知道這一“雅利安模式”。他們並不認為他們的政治製度、科學、哲學或宗教是原創的,而認為它們源自東方,尤其是埃及。

《黑色雅典娜》捲一集中討論瞭1785—1850年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浪漫主義和種族主義對啓濛運動和法國大革命做齣反應,北歐文明嚮其他大陸的拓展得到鞏固。貝爾納在廣泛的研究領域和學科範圍中――戲劇、詩歌、神話、神學論爭、秘傳宗教、哲學、傳記、語言、曆史敘述以及“現代學術”的齣現——建立起瞭有意義的聯係,這是前所未有的壯舉。

···

馬丁·貝爾納迫使學者們不得不重新審視西方文明的根源。

——《新聞周刊》

貝爾納堪稱古典研究領域異乎尋常的闖入者。他的裝備是兩種齣色的纔能,即對知識社會學——也許應該說是知識政治學——的非凡敏感,和傑齣的語言天賦……貝爾納所講述的故事跌宕起伏,引人入勝,不乏妙趣橫生的題外話……對歐洲想象的主要部分進行瞭批評性探索。

——佩裏·安德森,《衛報》

一部巨著。……為瞭更正人們對中東古代史的認識,貝爾納認真研究解讀瞭古希臘傳說。在這些傳說的描述中,古希臘文明主要源於中東,特彆是源於埃及。

——《紐約時報書評》

這部嚴謹的作品從諸多方麵認真探討瞭公元前兩韆年代愛琴海曆史的主要問題。在曆史研究方麵,本書幾乎達到瞭極緻。

——《古典語言學》

[貝爾納]從多個層麵批駁瞭學術界的自滿自大,這可以極大地促進考古學嚮著更加開放、強調曆史、側重文化的後過程主義方嚮發展。

——《當代人類學》(Current Anthropology)

一部驚世之作,極具挑戰性的觀點,熱情洋溢的寫作……裨益良多,引人入勝,並且在曆史寫作內容令人心悅誠服。

——G·W·鮑爾索剋,普林斯頓高級研究所

著者簡介

【作者簡介】

馬丁·貝爾納(Martin Bernal,1937—2013)

著名左翼學者,漢學傢、曆史學傢和政治學傢,生於倫敦,其父J. D. 貝爾納係英國著名科學傢、社會活動傢,其外祖父A. H. 加德納爵士係著名埃及學傢。畢業於劍橋大學國王學院,1966年獲得東方學博士學位,曾在北京大學(1959—1960)、加州大學伯剋利分校(1962—1963)和哈佛大學(1964)學習。生前係康奈爾大學政治學與近東研究榮休教授(2001年退休),1972年加入康奈爾大學之前任劍橋大學國王學院研究員,2009年被任命為馬其頓共和國參議員。貝爾納掌握古今多種語言,包括英語、法語、德語、意大利語、希臘語、拉丁語、希伯來語、漢語、日語、越南語、阿拉伯語、齊切瓦語以及古代埃及和近東的數種語言等。《黑色雅典娜》(三捲,1987,1991,2006)為其代錶作,引發激烈爭議,被譯為東西方十餘種文字,産生瞭廣泛影響,另有《一九〇七年以前中國的社會主義思潮》(1976,1985年中譯本)、《黑色雅典娜迴信》(2001)、《一生的地理》(2012)等著作行世。

···

【譯者簡介】

郝田虎,1974年生,山東棗莊人,北京大學學士、碩士,哥倫比亞大學博士,曾任北京大學英語係副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浙江大學外國語言文化與國際交流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領域包括文藝復興時期英國文學、比較文學等。除專著《<繆斯的花園>:早期現代英國劄記書研究》外,譯作(包括閤譯作品)有《敦煌交響》《花甲憶記》《中國十八省府》、《莎士比亞與書》和《司徒雷登與中國》等。

程英,1976年生,河南商丘人,北京大學英語係副教授,研究領域為語言學和應用語言學。在國內外學術期刊單獨或閤作發錶中英文論文約15篇;閤譯作品有《情智力——提高情智的7個步驟》;參編碩士生英語教材。曾獲北京大學黃廷芳/信和青年傑齣學者奬等多個奬項。

圖書目錄

中譯本序
前言與緻謝
轉寫和錶音拼法
地圖和錶
年代錶
緒 言
第一章 古代的古代模式
佩拉斯吉人
愛奧尼亞人
殖民
希臘悲劇中的殖民
希羅多德
修昔底德
伊索剋拉底和柏拉圖
亞裏士多德
希臘化世界中的殖民理論和後來的藉用
普魯塔剋對希羅多德的攻擊
埃及宗教的勝利
阿濛神的兒子亞曆山大
第二章 從黑暗時代到文藝復興時期的埃及智慧與希臘傳播
希帕蒂亞被殺害
埃及—異教宗教的崩潰
基督教、星星和魚
埃及宗教的遺留:赫耳墨斯神智論、新柏拉圖主義和諾斯替教
赫耳墨斯神智論是希臘的,伊朗的,迦勒底的,還是埃及的?
早期基督教、猶太教和伊斯蘭教下的赫耳墨斯神智論和新柏拉圖主義
拜占庭和基督教西歐的赫耳墨斯神智論
文藝復興時期的埃及
哥白尼與赫耳墨斯神智論
16世紀時的赫耳墨斯神智論和埃及
第三章 17、18世紀埃及的勝利/ 174
17世紀時的赫耳墨斯神智論
玫瑰十字會:古埃及在新教國傢
18世紀的古埃及
18世紀:中國與重農主義者
18世紀:英國、埃及和共濟會
法國、埃及和“進步”:古今之爭
作為埃及科學寓言的神話
遠徵埃及
第四章 18世紀對埃及的敵意/ 200
基督教反應
“三角”:基督教和希臘一起反對埃及
希臘和基督教的結盟
針對埃及的“進步”
作為“進步”大陸的歐洲
“進步”
種族主義
浪漫主義
奧西恩與荷馬
浪漫主義希臘主義
溫剋爾曼和德國的新希臘主義
哥廷根
第五章 浪漫主義語言學:印度的興起與埃及的衰落,1740—1880
印歐語係的誕生
與梵文的情事
施萊格爾的浪漫主義語言學
東方文藝復興
中國的衰落
19世紀初期的種族主義
古埃及人是什麼膚色?
現代埃及的民族文藝復興
迪皮伊、若馬爾和商博良
埃及一神教還是埃及多神教
19和20世紀對古埃及的民間認知
埃利奧特·史密斯與“傳流論”
若馬爾與金字塔之謎
第六章 希臘狂(第一部分):古代模式的衰落,1790—1830/ 286
弗裏德裏希·奧古斯特·沃爾夫與威廉·馮·洪堡
洪堡的教育改革
親希臘的人
骯髒的希臘人與多利安人
過渡人物(一):黑格爾和馬剋思
過渡人物(二):黑倫
過渡人物(三):巴托爾德·尼布爾
珀蒂—拉德爾與對古代模式的第一次攻擊
卡爾·奧特弗裏德·繆勒與對古代模式的推翻
第七章 希臘狂(第二部分):新學術嚮英國的傳播與雅利安模式的興起,1830—1860/ 322
德國模式和英國的教育改革
喬治·格羅特
雅利安人和古希臘人
第八章 腓尼基人的興起和衰落,1830—1885/ 341
腓尼基人和反猶主義
閃米特人是什麼種族?
閃米特人在語言和地理上的低劣
阿諾德父子
腓尼基人和英國人:1.英國人的觀點
腓尼基人和英國人:2.法國人的觀點
《薩朗波》
摩洛神
腓尼基人在希臘:1820—1880
戈比諾刻畫的希臘形象
謝裏曼和“邁锡尼人”的發現
巴比倫
第九章 腓尼基問題的最終解決,1885—1945/ 370
希臘文藝復興
薩洛濛·雷納剋
尤利烏斯·貝洛赫
維剋托·貝拉爾
阿剋那頓和埃及文藝復興
阿瑟·埃文斯和“彌諾斯人”
反猶主義的高潮,1920—1939
20世紀的雅利安主義
馴服字母錶:對腓尼基人的最後一擊
第十章 戰後局勢:迴歸寬泛的雅利安模式,1945—1985/ 400
戰後局勢
古典學的發展,1945—1965
原地生成模式
地中海東部的聯係
神話學
語言
烏加裏特
學術與以色列的崛起
賽勒斯·戈登
阿斯特和《希臘—閃族比較論》
阿斯特的繼任者?J. C.比利希邁爾
摺中的嘗試:魯思·愛德華茲
鐵器時代腓尼基人的迴歸
納韋和字母錶的傳播
埃及人的迴歸?
修正的古代模式
結 論
附 錄 非利士人是希臘人嗎?
詞匯錶
參考文獻
索引
譯者後記
修訂版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来源:读书1992.10 摘要:作者在对大量史料做了周密的考证以后,揭示出一个被人们长期忽略了的事实,即我们所熟悉的那个"言必称希腊"的西方文明发展史,实际上是十八世纪以来的欧洲学者、尤其是德国和法国的语文学家编出来的一个欧洲中心主义的故事。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都持种...  

評分

有一个很久以来一直不大受质疑的文明谱系图:古希腊催生了罗马、罗马产生了基督教欧洲、基督教欧洲萌发了文艺复兴、文艺复兴带来了启蒙运动、启蒙运动又引发了现代化。这个按顺序编列的道德成功史本身已经作为西方中心主义的叙事受到一些知识分子的批评和深刻反省,而《黑色雅...  

評分

有一个很久以来一直不大受质疑的文明谱系图:古希腊催生了罗马、罗马产生了基督教欧洲、基督教欧洲萌发了文艺复兴、文艺复兴带来了启蒙运动、启蒙运动又引发了现代化。这个按顺序编列的道德成功史本身已经作为西方中心主义的叙事受到一些知识分子的批评和深刻反省,而《黑色雅...  

評分

由于写论文需要读了这本书。读的并不细,因此不敢妄加评论,但是有几个印象较深的地方:一是贝尔纳作为古典学界的非职业人士,能够去承担这样一项庞大繁杂的任务,实在是不容易的。如果说第一卷只是以知识社会学的视角来整理欧洲人对古典文明的观念变迁的历史,因而可能只会...  

評分

经学的角度阐述的历史,按照洋人迦达默尔的时髦说法,可称之合理的偏见。虽非真实,但是亦存史影。虽有史影,但严重走形。 比如我国的经学,对三代进行了美化,乃是东周先贤天下为公,爱人如己的文化寄托,我们都知道三代没好到那份儿上。 但是洋人说估希腊,是理性,柿油,近...

用戶評價

评分

逆煉騎士戀淆。

评分

逆煉騎士戀淆。

评分

逆煉騎士戀淆。

评分

逆煉騎士戀淆。

评分

逆煉騎士戀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