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蔷薇》是俄国文学大师帕乌斯托夫斯基的代表作,在文学史上以"内容之美、文体之巧、语言之妙、容量之大"著称,是久经时间考验、畅销不衰的经典名著。它是一本总结作者本人创作经验、研究俄罗斯和世界上许多文学大师的创作活动、探讨文学创作的过程、方法和目的的美文集。
帕乌斯托夫斯基用他优美生动的文笔,气势磅礴而又精致入微地描绘了人类的美好感情和大自然的如画美景,阐述了作家的使命、文学创作的目的和方法,使每一位读了《金蔷薇》的文学爱好者、文学创作者和文学批评家得到极大的启发。同时,书中塑造的一个个鲜活动人的形象,具有无可抗拒的强大的感染力,给人留下不可磨灭的深刻印象,催发人们博爱的美好感情。
《金蔷薇》对中国几代作家影响极大,他们无不称赞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并且肯定该书在自己文学创作的道上起过重要作用。相信这本书今天依然会给读者以诸多教益。
康·帕乌斯托夫斯基
(1892-1968)
俄罗斯著名作家。
出身于莫斯科一个铁路员工家庭。
从中学起就醉心于文学,1912年发表第一部短篇小说。
自此而后的几十年间,笔耕不辍,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
他以中短篇小说写作见长,多关注小人物的命运与生存状态。
代表作有《卡 拉-布加兹海湾》、《一生的故事》等。
《金蔷薇》因其文体之妙、语言之美、构思之巧,最为人熟知和喜爱。
戴骢
本名戴际安。
1933年生,江苏苏州人。
1950年毕业于华东军区外语大学俄语专业。
1956年开始发表译作,长期从事外国文学的编辑和翻译工作。
译有屠格涅夫、蒲宁、布尔加科夫等诸多俄语文学大师作品。
曾被中国翻译家协会授予"资深翻译家"荣誉称号。
本文仅是根据帕乌斯托夫斯基同学的《金蔷薇》,结合我自身的一些经验,表达我对作家这一职业的一点看法。 我觉得,一个作家的炼成,至少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1. 抛弃诗歌。 “诗意地理解生活,理解我们周围的一切——是我们从童年时代得到的最可贵的礼物。” 那是对一切都感...
评分康•帕乌斯托夫斯基(1892.5.31 -1968.7.14)是一位杰出的俄罗斯作家,他的作品被奉为20世纪俄罗斯文学的经典。对于苏联读者来说,帕乌斯托夫斯基是人类和文学贵族的化身,是这个时代的良知。《金蔷薇》一书致力于展示写作的精髓,这是他通过自己的经验和对伟大作家作品的理...
评分小时候有次跟着妈妈到老姑家串门,老姑父亦是好书之人,那样的年纪,平时我应该看《小学生》或是《小学生之友》,那天却打开一本古旧的厚书,书页早都变成黄色,封面亦是缺失。然而翻到其中一篇故事,却再也不忍释手。记得正是黄昏时分,天色渐暗,凑在台灯下,我却觉得其实处...
评分人到中年,青春已逝。即便脸上的皱纹未见明显,但心灵上的刻痕却是愈加深入。 对文学的迷恋,便是我心灵上一道深深的刻痕。 追根溯源,这种迷恋应该肇始于1983年买到的《金蔷薇》。 我至今还记得当年在县城新华书店买到这本书的情景。 低矮的天花...
【2019102】怎么会有这么美的创作札记,还是每个字都被深切而真挚的爱浸润过的那种——对写作的爱、对那些伟大的写作者的爱、对“我们俄罗斯”的爱(完全不是喊着口号拗着造型的狗屁主义,是心可感之的眷恋)——太暖了。读完又能做半年文学梦了【喂】
评分963/国民作家,鲜明的时代性,散文化写作的坚实践行者,文笔真的非常优美。《金蔷薇》不能算是小说或者自传,而是一部散文长诗,是一个作家对国家、文学、文字、写作的探知。虽然作家本身充满了时代感,但是内容还是超越了时代,对青年写作者应该大有脾益。除了“早就打算写的一本书”章节里面提到的许多作家写的太过三言两语(只有蒲宁那篇写得最好,情感充沛),整部作品的节奏非常美妙,深刻的诠释了当我们写作时,文字应该呈现的面貌。
评分如此众多的作家文学札记里,这一本在我看来是最美的。作者真是一个纯真热忱的作家。虽然是讨论创作的结集,却毫不枯燥。最好看的部分,我觉得是作者对俄罗斯这片土地的热爱。他写起俄罗斯的风景和人物,真是迷人至极,因为有饱满的情感和细致的观察。很多段落太美了,做了很多摘抄。这一块让我想起了阿斯塔菲耶夫《鱼王》和蒲宁的《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
评分旅途上总会遇到一些意料不到的事。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狡黠的女性的流盼在睫毛下一闪,什么时候在远方会露出陌生城市的尖塔,在天际会出现重载船舶的桅杆,或当你看到狂吼在阿尔卑斯诸峰上的大雷雨时,会有什么样的诗句在脑中涌现,谁的歌喉,会象旅人的铜铃般对你述说含苞待放的爱的小调。
评分很可能是世界上最最优美、最最如诗如画,也最有实践性的文学创作教科书,百读不厌的经典,兼具自传性质,学知识和学文笔的双重滋养,满满通过俄语语言本身展现的辽阔而深沉的爱国主义,“九月”竟然可以用作动词尽管罕见,居然能从本书看到“猎户座群星在黑沉沉的夜空中燃烧”;素不相识的旅人能交流各自家乡的棒极的森林,也许只有俄罗斯人民会如此了吧;“几乎所有优秀的意大利进步影片都渊源于契科夫的人道主义”作者偶然兼职影评人亦有洞见呀;翻译是我最爱的译者之一戴骢老师,对年轻读者而言,也许会对早年的“红色”译风稍不适应,但请坚持读下去,你会读到字里行间传递出的天地广袤而又淳朴天然的俄罗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