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中的地方政府

轉型中的地方政府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格緻齣版社
作者:周黎安
出品人:
頁數:339
译者:
出版時間:2008-11
價格:45.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43215306
叢書系列:中國改革30年研究叢書
圖書標籤:
  • 地方政府
  • 政治經濟學
  • 經濟學
  • 中國轉型
  • 中國政治
  • 政治學
  • 周黎安
  • 中國研究
  • 地方政府
  • 轉型
  • 治理
  • 公共政策
  • 地方政府行為
  • 中國政治
  • 行政改革
  • 地方政府競爭
  • 製度變遷
  • 發展型政府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轉型中的地方政府:官員激勵與治理》是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齣發,探究中國國情的特殊性與發展道路的獨特性,並在此基礎上分析中國在改革三十年中所經曆的變革和轉型過程。中國的改革開放30年間,華夏大地上演瞭一場人類曆史上的偉大變遷,世人稱之為“中國奇跡” 。中國發展的曆史記錄、經驗不同於西方國傢,鑒於此,現有西方經濟學理論就不能完整地解釋中國發展。

著者簡介

周黎安教授,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應用經濟學係副係主任,北京大學莫裏斯經濟政策研究所副所長。主要研究領域為地方官員的激勵與行為、産業組織、經濟轉型與發展。在國內外一流學術期刊發錶論文20餘篇。

圖書目錄

1 導論
1.1 地方政府與中國經濟增長之謎
1.2 地方政府的獨特地位
1.3 “把政府激勵搞對”
1.4 本書的基本內容
2 政府內部的激勵與治理:理論背景
2.1 經濟學的激勵與治理理論
2.2 政府組織中的激勵與治理
2.3 政府間關係:分權與財政聯邦主義
3 行政逐級發包和屬地管理
3.1 中國政府間關係的特徵:文獻迴顧
3.2 屬地管理與行政逐級發包:曆史原型
3.3 古代行政逐級發包製的內在邏輯
3.4 建國以來政府間關係架構的演變
4 政治錦標賽模式
4.1 逐級淘汰的政治錦標賽模式:基本描述
4.2 有效實施的前提和條件
4.3 政治錦標賽作為一種激勵機製
4.4 乾部人事製度的調整與改革
4.5 乾部異地交流製度及其效果
4.6 政治錦標賽的成本
4.7 最近的發展
5 轉型中的地方分權
5.1 改革之前中央與地方的關係
5.2 改革以來的地方分權
5.3 條塊關係的演變與最近的發展
5.4 縣鄉基層政府問的關係:曆史演變
6 轉型中的財政分成
6.1 改革前中央與地方的財政關係
6.2 傳統體製下的財政激勵與承諾問題:進一步的分析
6.3 財政包乾與分稅製改革
6.4 預算外財政
6.5 省及以下政府問的財政關係
7 行政發包與晉升競爭:理解中國地方政府治理的一個分析框架
7.1 縱嚮發包和橫嚮競爭
7.2 中國行政體製的“集權一分權”悖論及其解釋
7.3 政府層級問的“責任狀”和“數目字管理”
7.4 地方政府治理的變遷與中國經濟增長之謎
7.5 傳統地方政府治理的弱點
8 區域經濟競爭與閤作:地方官員激勵的影響
8.1 區域互動中的地方保護主義、重復建設與過度競爭
8.2 被忽略的角落:行政區交界地帶的經濟發展問題
8.3 地方官員的激勵與閤作:理論及其解釋
8.4 區域經濟互動中的“抱團競爭”
9 地方政府與企業
9.1 地方政府與國有企業:曆史與現實
9.2 地方政府與國有企業:理論分析
9.3 地方政府與鄉鎮企業的興盛
9.4 政企關係的新特徵
9.5 從“經營企業”到“經營城市”
9.6 中國地方政府公共服務的差異:一個理論假說及其證據
10 地方政府治理的改革
10.1 問題與挑戰
10.2 地方政府治理的轉型
10.3 從發包製嚮官僚製過渡?
參考文獻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以委托-代理关系这一古老的视觉出发,书写这一关系在中国不同阶段的生命形态,这一关系决定了激励制度的设计,书中所说-行政发包、行政分权、政治锦标赛。 这一个关系是活的,近些年来对这一个关系的治理逐渐从直觉化思维转变成结构化思维。对泱泱大国的治理,必然面临委托-代...  

評分

評分

周黎安的《转型中的地方政府——官员激励与治理》所涉及领域颇广,已经从公共行政领域扩展到了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个方面,给寻觅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主要动因和中国特有的政治行政体制所产生的作用提供了一条非常有价值的线索。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保持了近30年的高速...  

評分

一 导论 1.1 地方政府与中国经济增长之谜 几种中国发展的解释的批评和疑问: 中国经济起点低,增长潜力大 若照此说,则非洲增长潜力最大。事实上经济贫困是自我循环的。没有大推力很难走出此循环。 中国经济增长纯靠高投资支撑 依赖高投资是对的。但问题是中国为何能维持如此高...  

評分

四个要素:属地原则,财政包干,行政发包,晋升竞争 中国政治应该是三层的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民众而不是当下流行的国家和市民社会的二分 激励问题:委托方与代理方。产生问题的原因:双方目标不同;信息不对称 激励理论: 契约激励(基本工资+计件):参与约束+激励兼容约束(代...  

用戶評價

评分

想法極好。比如,我們知道官員的升遷很大程度上取決與GDP的增長率。一個問題是,不同地區基礎條件不一樣,一個基礎好的的地區和一個比較落後的地區,當然前者官員的GDP增長更快,這不公平,所以,一般是和前任的GDP增長嚮比較。另外一個解決辦法是讓官員在不同地區調動,你在基礎好的地區和基礎不好的地區都呆過的話,GDP增長率就容易比較瞭。而且這樣的調動有個好處,就是防治官員之間互相拆颱,比如廣東各個市長之間為瞭升遷,可能故意去破壞對方的一些措施和政策,但是如果,你有可能調動到另外一個市任市長的話,你就不會去拆對方的颱,因為拆他的颱也是拆你自己的颱。這些都是博弈論的應用。這本書的長處在於,作者收集瞭大量官員背景和升遷數據,從而能夠做實證分析。

评分

強烈推薦,此書是關於增長的政治經濟學,屬地化的行政發包製和政治晉升錦標賽,官員激勵部分尤為精彩,這本書我們行政學和政治學關注的領域,卻是經濟學者描述的如此精闢,看來我們學科的發展還要走很多路!

评分

清晰詳盡。真心好。

评分

在國內近幾年開始興起的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周黎安老師憑藉其提齣的“政治錦標賽”和“行政發包製”理論無疑坐穩瞭第一梯隊的位子。要想係統而邏輯自洽地說清楚中國經濟的“故事”,不涉及政治經濟學顯然是不可能的,這本書就是以周黎安長期政經研究與思考的結果:周黎安提齣的中國傳統地方治理模式由行政逐級發包、屬地化管理、財政分成、晉升競爭四個要素組成,這四個要素從組織激勵的角度上互補而相互支持,造成瞭地方治理的兩個傾嚮——行政發包下的地方分權化和行政治理手段市場化。上下級政府間的縱嚮發包和地方政府間的橫嚮競爭解決瞭“搞對激勵”的問題。總體上這本書在內容上雖然有些地方有點重復,但對於經濟學研究來講,這本書的內容是很豐富的,有很多可以再挖掘做實證研究的點,某種意義上這本書也包含著作者自己的後期研究計劃。

评分

水平高是高,但總覺得沒說透。行政分包製是個很好的概括,但到底要解釋什麼問題,怎麼解釋央地關係的演變,讀得不是很明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