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布洛赫,Marc Bloch(1886-1944),年鉴学派创始人之一,法国犹太裔史学大师。主要著作包括《法国农村史》《封建社会》《历史学家的技艺》等。1943年布洛赫在法国里昂参加抵抗运动,1944年6月被德国法西斯杀害。
“武士弄墨,尚可附庸风雅,学者扛枪,只能归咎于命运的残酷。1944年6月16日,年鉴学派的一代宗师马克·布洛赫因参加反法西斯运动在里昂市郊被枪杀,噩耗传出,西方历史学界为之震惊。
布洛赫并非著作等身的历史学家,而屈指可数的几部专著,如《法国农村史》《封建社会》等,都堪称别开生面的扛鼎之作。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法国便沦入敌手,在这极其困苦的时刻,布洛赫开始了此书的写作。在此书的卷首,他痛苦地写道:“国难当头,谁不感时伤世,草此小书,聊以排遣胸中的忧愤。”这是一部愤世之作,同时也是他一生史学思想的总结,可惜,书未杀青,作者却赍志而殁了。战后,布洛赫的好友费弗尔将残存的遗稿整理成书,这部遗作方流传于世。该书译成汉语仅10万余言,其中颇多精义,为后代年鉴学派发扬光大的总体史思想、长时段理论等均可在此找到源头,为此,有人将它称为“年鉴派历史学的宣言书”。用他本人的话来说:“我所呈献给读者的,只不过是一位喜欢推敲自己日常工作的手艺人的工作手册,是一位技工的笔记本,他长年摆弄直尺和水准仪,但绝不至于把自己想象成数学家。”话虽出于自谦,可也使人感到亲切,书中没有令人望而却步的理论体系,只是些娓娓道来的治史心得。”
初涉史学,便在老师的推荐下翻起了这本号称是“年鉴派史学的宣言书”,却小得可怜,译成汉语尚不足十万言的《为历史学辩护》。不仅如此,它是一部遗稿,还是一部残稿。不过,正如曹雪芹所创《红楼梦》,虽是残稿依然不朽。作者马克·布洛赫在史学界所享有的崇高声誉也并不比曹...
评分 评分一 马克•布洛赫的《历史学家的技艺》被誉为“年鉴派史学的宣言书”。该学派的学术刊名均有“年鉴”二字,便由此得名。年鉴学派与以兰克为代表的实证史学相对。实证史学是自然科学神话的产物,它高举“如实直书”的大旗。然而,史学终究不是...
评分一 马克•布洛赫的《历史学家的技艺》被誉为“年鉴派史学的宣言书”。该学派的学术刊名均有“年鉴”二字,便由此得名。年鉴学派与以兰克为代表的实证史学相对。实证史学是自然科学神话的产物,它高举“如实直书”的大旗。然而,史学终究不是...
精彩,这恰恰是我想明白的
评分百读不厌的经典。因为喜欢这本书,看到新版精装,封面雅致,又买了这一版。没想到内页用轻质纸,字体小而印刷模糊(因为轻质纸表明粗糙),完全没有精装书的格调。如此设计,真是内容与形式背离的典型。
评分短小有高度
评分作者在序言中提到儿子对“历史有什么用”的疑问,这是历史学科至今也常常遇到的尴尬,不过本书并非纯粹讨论“用”或为历史做怎样辩护,而是关于历史学研究理论的著作,涉及历史的定义和价值,史学研究一般方法等,当然多是作者自身研究的心得体会,如书中列举了大量欧洲史的案例。作为近八十年前的“老书”,作者许多见解仍然能感到其敏锐闪光之处,全无陈旧感,如其指出历史不仅有娱乐价值,也从想象力求知欲增加人类利益等方面对其加以评价,当然作者对于历史作为科学还是有很深的执念,不过可以理解。关于古今关系,作者说对现实的曲解必定源于对历史的无知,而对现实一无所知的人,要了解历史也必定是徒劳无功的。同时作者也指出人类所有认识总是大部分得于他人,对史料层次的理解显然十分到位,至于说研究历史开始时肯定有一种指导思想,真经验之谈
评分外壳是几个版子里面最好的,但里面的纸张和排版(字小且密)减一星,可以说“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么好的书可惜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