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

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日]柄谷行人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赵京华
出版时间:2019-9
价格:4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65599
丛书系列:学术前沿
图书标签:
  • 日本文学
  • 柄谷行人
  • 日本
  • 文学研究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
  • 日本史
  • 赵京华
  • 日本文学
  • 现代文学
  • 文学起源
  • 20世纪文学
  • 日本文化
  • 文学史
  • 小说发展
  • 批判现实主义
  • 民族精神
  • 文学演变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后现代批评理论的经典之作,已有英、德、韩、法等数个译本,影响广被东亚与欧美。

作者主要以日本明治中期(1880—1900)前后的文学为对象,抓住“言文一致”这一语言变革运动与明治国家体制——议会、法制、医疗、教育、征兵制度的建立之同步关系,考察了文学在语言形式、思维方式、文体表现等方面全新的观念之生成过程。全书以知识考古的方式探讨了“风景的发现”“内面的发现”“儿童的发现”“病的意义”“自白制度”等,考察它们如何以“颠倒”的方式与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的一系列制度一起诞生。作者的批评范式以及对核心观念的提炼与表述影响深远,自三联2003年出版中译本以来,已成为国内批评理论领域的必读书目。

本次翻译以2004年作者对讲谈社初版做了大幅度的调整、增删和修订后推出的“岩波定本”为底本,相对于初版,这个全新译本“几乎成了一本新著”

作者简介

柄谷行人(Kojin Karatani) 1941年生于日本兵库县尼崎市。早年就读于东京大学,先后获经济学学士和英文科硕士学位。毕业后曾任教于日本国学院大学、法政大学和近畿大学,并长期担任美国耶鲁大学东亚系和哥伦比亚大学比较文学系客座教授。2006年荣休。他是享誉国际的日本当代著名理论批评家,至今已出版著述30余种。代表作有《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跨越性批判——康德与马克思》《世界史的构造》等,《定本柄谷行人集》全5卷于2004年由岩波书店出版。

目录信息

中文新译本前言(赵京华)
“岩波定本”序言(2004年)
第一章 风景的发现
第二章 内面的发现
第三章 所谓自白制度
第四章 疾病的意义
第五章 儿童的发现
第六章 关于结构力——两个论争
第七章 文类的消灭
后记及各语种译本序言
初版后记(1980年)
文库版后记(1988年)
英文版后记(1991年)
德文版序言(1995年)
韩文版序言(1997年)
中文版序言(2003年)
注释
年表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最近偶尔翻看岩波书店版(2004)定本柄谷行人集 第一卷 《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发现跟以前读过的中译本有所差异。 中译本有三联出的蓝封面本,后来重印了橘色封面本,两者都不在手边,不知道蓝与橘又无较大差异,以前翻过,似乎后者把“类型之死灭”改作了“文类之死灭”,...  

评分

柄谷行人在《日本現代文學的起源》德文版後記中說道:「我是以比較了解日本文學史的讀者為對象來寫作的,根本沒有考慮到海外的讀者。」但此書最終卻被譯成英文、德文、韓文和中文等多種譯本。更為有趣的是,美國後現代主義元老級思想家詹明信(F. Jameson)竟特意為此書英譯本...  

评分

Sekii推荐我看的一本书,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三联书店,赵京华译,舒炜总编)里面儿引了一段夏目漱石的《文学论》: >> 我于此决意从根本上解释文学为何物之问题。同时生起举一年之时为研究此问题第一阶段之念。 >> 我闭门寓所,将所有文学书籍藏之行李,相信欲...  

评分

Sekii推荐我看的一本书,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三联书店,赵京华译,舒炜总编)里面儿引了一段夏目漱石的《文学论》: >> 我于此决意从根本上解释文学为何物之问题。同时生起举一年之时为研究此问题第一阶段之念。 >> 我闭门寓所,将所有文学书籍藏之行李,相信欲...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看不懂,硬啃了一半,脑仁疼得厉害,先放着吃灰了。

评分

用透视法解释文学中“风景的发现”,自我—对象,主体—客体这一认知装置,译者称有两种解释倾向:一是借柄谷行人来说明“现代文学”对于日本原有文学生态的挤压,这一中心化过程如何切实展开。二是与《想象的共同体》对读,注意“文学”作为现代民族国家的“共同体想象”来铺路。后记要注意的一个点:批判是注意理论与实践的不同步。岩波定本读着比前面的版本轻松。

评分

终于看懂了。长叹一口气。不是在讨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而是在讨论日本如何迈进现代民主国家,并进行深刻的自剖和反省。同时,要理解日本人的这种自剖感,必须要理解辩证法,只有明白主体与客体互为辩证的关系,才可能明白原罪为何。最后,言文一致运动其实是抛掉了声而选择了音,赫尔德强调的人类自诞生之日起,便拥有了语言,鸟有声死时哀鸣催人泪下,久久不可忘怀,鱼无声只能刀俎献背,那么如何将日本之原声——落语引入其间,便成为能否建立主体的关键,尽管在自由民权败落之后,其只能以内面残影滞留行间,但柄谷的发现,好像又给尘封的泥淖开出星星的灯孔。这本书真的太经典了。自白绝非悔过,而是以柔弱的姿态试图支配主体,今时今日的中国,难道不也需要这样一种微弱的声音。

评分

译本变动

评分

以系谱学的追根溯源发现“文学史”、基督教、儿童、临床医学和透视法等知识话语中隐藏的“颠倒”,从而对现代性作出质疑和批判。顶礼膜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