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Ⅰ

逻辑学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作者:[德]黑格尔
出品人:
页数:410
译者:先刚
出版时间:2019-6-1
价格:78.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010207551
丛书系列:黑格尔著作集
图书标签:
  • 黑格尔
  • 哲学
  • 逻辑学
  • 德国古典哲学
  • 黑格尔著作集
  • 德国观念论
  • 逻辑思维
  • Hegel
  • 逻辑学
  • 哲学
  • 思维训练
  • 推理
  • 批判性思维
  • 认知科学
  • 形式逻辑
  • 论证
  • 理性思维
  • 基础理论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逻辑学》(大逻辑)发表于1812-1816年,是黑格尔严格意义上的代表作,其重要性犹在《精神现象学》之上,在精微缜密和艰深晦涩方面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说《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导论和入门之径,那么只有基本掌握了《逻辑学》,才真正能够窥探黑格尔哲学的堂奥。

《逻辑学》(大逻辑)在二十卷本中文版“黑格尔著作集”中的位置是第5、6卷。本书(第5卷)相当于该书上卷,内容为黑格尔临终前修订过的1832年版“存在论”。第6卷相当于该书下卷,内容为未经修订的1813年版“本质论”和1816年版“概念论”。

新译本《逻辑学》延续了译者翻译的《精神现象学》(2013)的风格,忠实准确,流畅通达,最大程度地还原了黑格尔的真实文风和思想面貌。

作者简介

黑格尔(1770-1831)是德国唯心主义集大成者,西方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求学于图宾根大学(与谢林、荷尔德林为同窗),先后任教于耶拿大学、海德堡大学、柏林大学。主要著作有《费希特和谢林哲学体系的差别》(1801)、《精神现象学》(1807)、《逻辑学》(1812-1816)、《哲学科学百科全书》(1817)、《法哲学原理》(1821);除此之外,《历史哲学讲演录》、《美学讲演录》、《宗教哲学讲演录》、《哲学史讲演录》等课堂讲授录也是黑格尔哲学的重要呈现。

译者先刚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学士、哲学硕士)和德国图宾根大学(哲学博士),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德国古典哲学、古希腊哲学。主编二十二卷本中文版“谢林著作集”,合编二十卷本中文版“黑格尔著作集”。迄今著有《永恒与时间——谢林哲学研究》(2008)、《柏拉图的本原学说》(2014)、《哲学与宗教的永恒同盟》(2015),翻译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2013)、谢林的《近代哲学史》(2016)、《哲学与宗教》(2017)、《世界时代》(2018)、《学术研究方法论》(2019)、《论人类自由的本质及相关对象》(2019)等德国古典哲学经典名著。

目录信息

目录
第一版序言
第二版序言
导论
逻辑的普遍概念
逻辑的普遍划分
第一卷 存在论
科学必须以什么作为开端?
存在的普遍划分
第一篇 规定性(质)
第一章 存在
A 存在
B 无
C 转变
a 存在和无的统一体
注释一:存在和无在表象中的对立
注释二:“统一体”这一术语的缺陷,存在和无的同一性
注释三:这些抽象东西的孤立化
注释四:开端之不可思议
b 转变的环节
c 转变的扬弃
注释:关于“扬弃”这一术语
第二章 定在
A 定在本身
a 一般意义上的定在
b 质
注释:实在性和否定
c 某东西
B 有限性
a 某东西和一个他者
b 规定,状况和界限
c 有限性
a)有限性的直接性
b)限制和应当
注释:关于“应当”
c)有限者过渡到无限者
C 无限性
a 一般意义上的无限者
b 有限者和无限者的交互规定
c 肯定的无限性
过渡
注释一:无限进展
注释二:唯心主义
第三章 自为存在
A 严格意义上的自为存在
a 定在和自为存在
b 为某一存在
注释:“为某一个什么东西?”这一说法
c 单一体
B 单一体和“多”
a 在自身那里的单一体
b 单一体和虚空
注释:原子论
c 诸多单一体:排斥
注释:莱布尼茨的单子
C 排斥和吸引
a 单一体的排外
注释:关于“单一体和‘多’的统一体”这一命题
b 某个作为吸引者的单一体
c 排斥和吸引的关联
注释:康德用引力和斥力对物质进行建构
第二篇 大小(量)
注释
第一章 量
A 纯粹的量
注释一:纯粹的量的表象
注释二:康德论时间、空间、物质的可分性和不可分性的二律背反
B 延续的大小和区间的大小
注释:对于这些大小的通常分割
C 量的限定
第二章 定量
A 数
注释一:算术的计算方式;康德关于直观的先天综合命题
注释二:数的规定应用于哲学概念的表达式
B 外延的和内涵的定量
a 二者的区别
b 外延的大小和内涵的大小的同一性
注释一:这种同一性的例子
注释二:康德把度数规定应用于灵魂的存在
c 定量的变化
C 量的无限性
a 量的无限性的概念
b 量的无限进展
注释一:关于“无限进展”的高端意见
注释二:康德论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中的有界和无界的二律背反
c 定量的无限性
注释一:数学的无限者的概念规定性
注释二:从微分计算的应用推导出微分计算的目的
注释三:还有一些与质的大小规定性有关的形式
第三章 量的比例关系
A 正比例关系
B 反比例关系
C 幂方比例关系
注释
第三篇 尺度
第一章 特殊的量
A 特殊的定量
B 特殊化的尺度
a 规则
b 特殊化的尺度
注释
c 作为质的两方面的比例关系
注释
C 尺度里的自为存在
第二章 实在的尺度
A 独立尺度之间的比例关系
a 两个尺度的联系
c 选择的亲和性
注释:贝托莱论化学的选择的亲和性,贝采里乌斯的相关理论
B 尺度比例关系的节点线
注释:这些节点线的例子;论“自然界里面没有飞跃”
C 无尺度的东西
第三章 本质的形成转变
A 绝对的无差别
B 无差别作为它的诸因素的反比例关系
注释:论向心力和离心力
C 过渡到本质
人名索引
主要译名对照及索引
译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书断断续续看完了。写几点随想。 一,无论作者如何强调他的理论基础多么特别,他仍然是以概念为开端的。因为只有概念才能形成文字,供表达和理解。 二,我认为有和无,内和外,有限和无限,不存在对立关系,这种对立关系是人为理念的对立。你也可以将他们视为互补...

评分

书断断续续看完了。写几点随想。 一,无论作者如何强调他的理论基础多么特别,他仍然是以概念为开端的。因为只有概念才能形成文字,供表达和理解。 二,我认为有和无,内和外,有限和无限,不存在对立关系,这种对立关系是人为理念的对立。你也可以将他们视为互补...

评分

书断断续续看完了。写几点随想。 一,无论作者如何强调他的理论基础多么特别,他仍然是以概念为开端的。因为只有概念才能形成文字,供表达和理解。 二,我认为有和无,内和外,有限和无限,不存在对立关系,这种对立关系是人为理念的对立。你也可以将他们视为互补...

评分

书断断续续看完了。写几点随想。 一,无论作者如何强调他的理论基础多么特别,他仍然是以概念为开端的。因为只有概念才能形成文字,供表达和理解。 二,我认为有和无,内和外,有限和无限,不存在对立关系,这种对立关系是人为理念的对立。你也可以将他们视为互补...

评分

书断断续续看完了。写几点随想。 一,无论作者如何强调他的理论基础多么特别,他仍然是以概念为开端的。因为只有概念才能形成文字,供表达和理解。 二,我认为有和无,内和外,有限和无限,不存在对立关系,这种对立关系是人为理念的对立。你也可以将他们视为互补...

用户评价

评分

“在日常生活的大声喧嚣中,在那些以此为荣的傲慢之人发出的震耳欲聋的无聊空谈中,我们是否仍然能够拥有一方净土,去从事那种心平气和的、纯粹的思想认识?” 感谢黑格尔的指引,感谢先老师优秀的翻译和一学期的带领。

评分

可以改名为《形而上学基本问题小百科》

评分

结课打卡。黑格尔的体系真可谓恢宏无比,从最抽象最简单的存在与无,一步步行进到定在与自为存在,除了这些传统意义上的形而上学部分之外,黑格尔的野心还令其将量的规定性补充进质的讨论,质与量相互诠释,一同进入本质论。黑格尔的阅读方式和一般哲学文本不同,除了要有基础的分析能力以外,你最需要的可能是一种黑格尔已经得道+我即将因信靠黑格尔而得道的信仰能力……黑格尔会为自己创造了这个体系而获得幸福吧。(布鲁克纳相信,上帝会因为他创作的交响乐而赐予他奖励)但即使不把这一切太过当真,就算德国古典哲学是个巨大的神话也是值得欣赏的,极致的真实和极致的梦幻没有差异。

评分

可以改名为《形而上学基本问题小百科》

评分

让阅读中文黑格尔原典成为一件愉悦的事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