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文学理论 文学研究 郑毓瑜 文学 中国文学 古典中国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文艺理论
发表于2025-02-22
引譬连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书将“引譬连类”这一由《诗经》发端的诗学传统上升到譬喻理论的高度,它不仅是一种文学表达方法,更是中国传统认知世界、通过“越界”和“跨类”的方式在类分事物的基础上连结“物/我”、“情/景”、“身/心”、“言/意”的一套生活知识、理解框架和价值体系,由此形成迥异于西方以逻辑推演为主要认知方式的中国“关联式”、整体性的宇宙观、世界观和思维方式。
作者采取了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广涉经典的文学研究、思想史、人文地理学,并借鉴人类学、艺术史和新文化史对“物质”的研究,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尔雅》、《汉书·艺文志》和最早的类书《皇览》,乃至晚清黄遵宪的《日本杂事诗》……纵深地考察了“引譬连类”这个譬喻理论是如何形成了一种感知世界的基本模式,构建了中国几千年的诗文传统,从而将天文、人文、圣人、经典、信仰、辞章拉连在一起,成就了中华民族光华圆满的“文明”论述。
郑毓瑜,台湾大学讲座教授,中文系特聘教授。在学术领域,擅长结合中西人文思潮,为古典文学研究开拓具有前瞻性与跨领域的视野,其中关于“空间”、“身体”与“抒情传统”的论述尤为海内外注目。研究成果曾获得“教育部”学术奖、“国科会”杰出研究奖、胡适纪念讲座荣衔、台大杰出专书奖。著有《六朝文气论探究》、《六朝情境美学》、《性别与家国──汉晋辞赋的楚骚论述》、《文本风景──自我与空间的相互定义》、《引譬连类──文学研究的关键词》等。
内容不错,装帧不友善。
评分和想象中很不一样。除最后一章主要是对中国(前)中古文学中“兴”、“类”、“赋” 等概念的研究;全书回响着福柯的《词与物》。
评分懂个大概,还得精心再读
评分郑老师写书很有意思,文笔好,理论用得也顺畅。当然对不对我们再说…
评分理论的结构力
多年前听过一场郑毓瑜老师讲过近代万国博览会与国人知识认知体系的讲座,不知为何印象特别深刻。看到这本隐僻连类的简体版刚出不久,便买了下来,虽然没有博览会的那一段,而是分析了黄遵宪旧体诗,总体上和预想中的内容差不太多。作者认为,诗与赋分别代表了比兴劝谏和类推感...
评分多年前听过一场郑毓瑜老师讲过近代万国博览会与国人知识认知体系的讲座,不知为何印象特别深刻。看到这本隐僻连类的简体版刚出不久,便买了下来,虽然没有博览会的那一段,而是分析了黄遵宪旧体诗,总体上和预想中的内容差不太多。作者认为,诗与赋分别代表了比兴劝谏和类推感...
评分多年前听过一场郑毓瑜老师讲过近代万国博览会与国人知识认知体系的讲座,不知为何印象特别深刻。看到这本隐僻连类的简体版刚出不久,便买了下来,虽然没有博览会的那一段,而是分析了黄遵宪旧体诗,总体上和预想中的内容差不太多。作者认为,诗与赋分别代表了比兴劝谏和类推感...
评分多年前听过一场郑毓瑜老师讲过近代万国博览会与国人知识认知体系的讲座,不知为何印象特别深刻。看到这本隐僻连类的简体版刚出不久,便买了下来,虽然没有博览会的那一段,而是分析了黄遵宪旧体诗,总体上和预想中的内容差不太多。作者认为,诗与赋分别代表了比兴劝谏和类推感...
评分多年前听过一场郑毓瑜老师讲过近代万国博览会与国人知识认知体系的讲座,不知为何印象特别深刻。看到这本隐僻连类的简体版刚出不久,便买了下来,虽然没有博览会的那一段,而是分析了黄遵宪旧体诗,总体上和预想中的内容差不太多。作者认为,诗与赋分别代表了比兴劝谏和类推感...
引譬连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