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ael Inwood 牛津大学三一学院研究员。已出版著述包括《黑格尔:选集》(编)(纽约,1989)、《黑格尔词典》(牛津,1992)、《海德格尔词典》(牛津,1999)、《黑格尔的心灵哲学》(牛津,2008)等。
《海德格尔》作者主要围绕海德格尔的代表作《存在与时间》中所论及的在世存在、非本真性、负罪、天命、真理等主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让这位哲人走出固有的语言和风格,与别样的思路连接。
他是有史以来自称“哲学家”而最名不副实的人?是纳粹主义的辩护者?还是大陆哲学当仁不让的领军人物?作为20世纪最为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海德格尔令人难以捉摸,其思想复杂而浩瀚。
【生平】 1944年秋天,海德格尔(忍辱)被征召加入了国民军(即“人民风暴”,有些类似于“英 国国家卫队”或“老爹军”),沿着莱茵河挖反坦克战壕。1945年初,他回到梅斯基希处 理自己的手稿以确保它们安然无恙。6月,也就是德国纳粹政府最终垮台的两个月后,海德 格尔去...
评分作者花了七章的篇幅来讨论海德格尔早期作品《存在与时间》中提到的此在、此在的时间性与历史性,而只用了一章来讨论海氏晚期对艺术与真理、语言与诗歌的思考,海氏晚期对于技术与人类命运的严肃反思在书中竟然只被一句话带过,这本书所呈现的可以算是阿兰·巴丢所称的“流俗版...
评分作者花了七章的篇幅来讨论海德格尔早期作品《存在与时间》中提到的此在、此在的时间性与历史性,而只用了一章来讨论海氏晚期对艺术与真理、语言与诗歌的思考,海氏晚期对于技术与人类命运的严肃反思在书中竟然只被一句话带过,这本书所呈现的可以算是阿兰·巴丢所称的“流俗版...
评分作者花了七章的篇幅来讨论海德格尔早期作品《存在与时间》中提到的此在、此在的时间性与历史性,而只用了一章来讨论海氏晚期对艺术与真理、语言与诗歌的思考,海氏晚期对于技术与人类命运的严肃反思在书中竟然只被一句话带过,这本书所呈现的可以算是阿兰·巴丢所称的“流俗版...
评分【生平】 1944年秋天,海德格尔(忍辱)被征召加入了国民军(即“人民风暴”,有些类似于“英 国国家卫队”或“老爹军”),沿着莱茵河挖反坦克战壕。1945年初,他回到梅斯基希处 理自己的手稿以确保它们安然无恙。6月,也就是德国纳粹政府最终垮台的两个月后,海德 格尔去...
讲完了 就是存在与时间
评分友好易读,厚薄合适,作为哲普读物很不错。陈嘉映作的序言。
评分看不懂无法评论。。
评分怎么读都不懂啊
评分看不懂无法评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