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對1900-1942年的華北鄉村作瞭詳細的個案研究。作者力圖打通曆史學與社會學的間隔,從“大眾文化”的角度,提齣瞭“權利的文化網絡”等新概念,且詳細論證瞭國傢權力是如何通過種種渠道(諸如商業團體、經紀人、廟會組織、宗教、神話及象徵性資源等)來深入社會底層的。
文化的权力网络 从研究方法上:首先说杜赞奇的研究方法及全书的研究思路:这本书中提出了两个中心概念,这两个中心概念因为我不了解当时或现在研究常用的研究术语和生态,因此,我感觉不到它的新意。但是,在书的序和后记部分,作者提到他用了两个概...
評分《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一书是印裔美籍学者杜赞奇通过对资料:南满铁道株式会社调查部所编《中国惯行调查报告》、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的社会调查材料,以及中外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等的研究,以个案的方式对华北六个村庄进行详尽的分析,展现了在国家政权...
評分《Culture,Power,and the State:Rural North China,1900—1942》 Prasenjit Duara 这本书获得了1989年度的“美国历史学会费正清奖”以及1990年度的“亚洲研究学会列文森奖”。本书通过对华北地区的六个村庄的宗族、宗教、村庄领袖的结构与变迁、国家政权的扩张及...
評分《Culture,Power,and the State:Rural North China,1900—1942》 Prasenjit Duara 这本书获得了1989年度的“美国历史学会费正清奖”以及1990年度的“亚洲研究学会列文森奖”。本书通过对华北地区的六个村庄的宗族、宗教、村庄领袖的结构与变迁、国家政权的扩张及...
評分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在遭受西方入侵的同时,还发生着另一件也许意义更深远的历史事件,即国家政权逐步加强其对乡村社会的控制。 这一进程始于清末新政,它类似于Tilly所谓的“国家政权建设”(state-making),而不同于“民族形成”(nation building)过程。但是与欧洲不...
纔疏學淺,我實在是讀不懂。作者好像是拿一些常識奉作學術真理。文中的結論下得太大膽瞭,即使是已經在開頭部分做瞭材料假設與預定,基本沒有一手史料,全篇幾乎都是轉引和極其大膽的猜測,概念玩得很溜,溜得讓人抓不著邏輯反而顯得自己很高級。而且我總覺得羊人研究曆史總喜歡去規範過去的社會,提齣各種名詞與理論,玩得一套一套的。 …… 讀瞭結語纔能明白點意思,以後還會重溫一遍。
评分社會史方法
评分社會史方法
评分1)伊佩霞、王斯福、曼素恩、羅友枝、華琛、武雅士、曾小萍,譯者在翻譯這些名字的時候一直在放飛自我呀,尤其是Stephan Feutchwang翻成「斯蒂夫·馮治王」,確實非常驚艷XD。。。當然還有非常經典的「布勞代爾」(應為布迪厄 Pierre Bourdieu);2)所以所謂的state-building的關鍵還是在於「財稅徵收」麼?說到底還是另一種麵嚮的「數目字管理」?不太懂。。。3)透過宗族和宗教等儀式與文化符號所形成的保護性經紀體製,在民國的國傢內捲化衝擊下,最終全麵讓步於經營性經紀體製,為我黨的興起埋下瞭伏筆;4)其中有關的「關帝」的部分,後來單獨拿齣來擴展成為作者藉以「一炮成名」的論文,解釋瞭我黨為何能夠在農村興起;5)幾個理論蠻酷的,但全書的內容其實很紛雜。。。
评分這書很正點。。。可惜有一些翻譯錯誤,居然把布迪厄譯成瞭布羅代爾……還是加瞭Pierre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