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人

大商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傅国涌,历史学者,独立撰稿人,1967年1月生于浙江乐清,现在杭州家中读书写作。

主要关注百年中国言论史、知识分子命运史、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和近代企业传统等。

已出版的主要著作有:《文人的底气》(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历史深处的误会》(东方出版社2006年10月)《笔底波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过去的中学》(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4月)《主角与配角——近代中国大转型的台前幕后》(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7月)《1949年: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1月)《叶公超传》(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10月)《追寻失去的传统》(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年10月)《金庸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3年7月)

出版者:中信出版社
作者:傅国涌
出品人:
页数:311
译者:
出版时间:2008-10
价格:4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861261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商业 
  • 历史 
  • 傅国涌 
  • 民国 
  • 经济 
  • 商业史 
  • 商人 
  • 近代史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中国现代工同业真正的本土源头在那些开创了各种新式工业的民营企业家身上,张謇、荣氏兄弟、范旭东、穆藕初、刘鸿生和卢作孚,正是他们代表了近代工商业的方向。

商之大者,为国为民,一群以实业报国为终生理想的大商人,铸就了现代工商业的传统和灵魂。

掀开历史的一层层帷幕,这些曾叱咤风云大半生的企业家们,给我们留下的是一个个极富个性特征的传统。张謇创造的“南通模式”,造厂力求其快的“荣宗敬速度”,小鱼吃大鱼的“卢作孚神话”,“永久黄”的团队精神,穆藕初引入的科学管理法,刘鸿生用西方谚语概括的感悟式格言……这一切都是中国企业史上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永久的魅力,是后世企业家值得珍视的遗产。

现代工商业真正的本土源头不在“红顶商人”胡雪岩身上,不在曾经辉煌一时的晋商与徽商身上,他们都只悬传统农业文明的产物,身上还没有笼罩近代的曙光。这个根也不在洋务运动后期崛起,曾在晚清中国盛名显赫的盛宣怀、唐廷枢等人身上,他价或是官商,或悬买办,最终未能超越身份的限制,踏入现代的门槛。这个根在那些开倒了各种新式工业的民营企业家身上,张謇、荣氏兄弟、穆藕初、范旭东、卢作孚和刘鸿生,正是他们代表了近代工商业的方向。

“他(张謇)尽毕生精力搞起来的通州工业今日之发达,足以证明他是中国有力的实业家,再加上他的才学和声望,他今后将会活跃在中国的政界或实业界的。”

“荣宗敬兴办实业,历数十年,功效昭著,民生利赖。是次日军侵入淞沪,复能不受诱迫,避地远引,志节凛然,尤堪嘉尚……”

“我们(范旭东)办实业的人,要具有世界的眼光和为人类服务的精神,我们为救国家的危亡而办实业,在环境许可之下,不问事业的大小,努力地往前干去。”

“以外貌言,无有知其(穆藕初)为中国之棉业大王者。君为人和蔼,交友以信,举止正大,见识宏远,中西人士无不乐于相处。噫!如君之才高德备,诚可谓中国第一人物矣。”

“我(刘鸿生)的全部理想,只是为了发展民族工业。我总希望把我的企业从一个变成二个、三个,越多越好。”

“卢先生(卢作孚)是中国一位大事业家,一手经营北碚,艰苦缔创并主持民生公司。卢先生简单、朴素、刻苦、笃实,不铺张,不夸大,充分表现了中国事业家的风度,其气魄已先声夺人。”

作者以历史观察者和记录者的角度,用平实的语言详细记录了明清开始、经历民国时期直至中国建国的一段时期内,中国本土的企业家的成长及兴衰。书中用6个清末民初最为著名的实业家的事迹,来追寻近代中国本土企业家的商业传统,其中包括了张謇、荣氏兄弟、范旭东、穆藕初、刘鸿生、卢作孚。作者对每个人物的描写史料翔实、内容细致,不但有对各企业家生平的记录,更是对中国近代企业的一次系统梳理,通过人物的命运来展现中国近代商业发展、商业智慧、商业教训。

中国现代工商业真正的本土源头那些开创了各种新式工业的民营企业家身上,张謇、荣氏兄弟、穆藕初、范旭东、卢作孚和刘鸿生,正是他们代表了近代商业的方向。

在现今历史题材比较热的时候,从工商业的角度来重新梳理当年的历史,从中可以发现,在那个混乱的历史年代,中国的工商业竟然曾经发展到如此进步的一个程度,中国的工商业界,竟然出现过如此科学和民族的管理方式,竟然会有如此远大的抱负和眼光……学习并了解历史,并以史为鉴,从中学到适用的工商业之道,将是让读者意想不到的一大收获。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在晚清民国时期,尽管那是一个战乱的、列强虎视眈眈的年代,但无论是北洋政府、国民党还是晚清,至少还能保障这些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即使到了国民党时代,那些大官僚资本比如宋子文、孔祥熙家族一心想吞并这些大的民营企业,但是最后都没有成功。因为毕竟在制度层面上...  

评分

‘立国于现代的世界上,主要在科学,文化各方面打下现代化坚实的基础。政治制度和风气是重要的,但比之前者,没有决定的意义。比如, 你们能把《大公报》办成一张真正反映民意,敢言而伸张正义的报纸,受到国内外的重视和尊重,那就在舆论界立下了一根坚实的柱子。再如,我们在...

评分

《大商人——影响中国的近代实业家们》 傅国涌【著】 中信出版社   如果问什么时候中国企业家们开始尝到了翻身的快感,那正是如今做小步总结时。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全国各地媒体与机构都在做一个事——颁奖。比如将中国地产500强的称号颁发给万科与中海,比如将改革开放功...  

评分

这本书介绍了在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期中国工商业的发展,在当时混乱的格局,政府政策朝令夕改,苛捐杂税,时常想吞并民族企业,这使得当时民族资本的发展大受限制,同时民族企业也被迫和外商竞争,如此情况下企业的生存空间十分狭小,几近破产。虽内外环境恶劣如此,但一些民族...  

评分

看过此书,我比较推崇穆藕初卢作孚,他俩给我印象也深。 对比现在国内的企业经营者,在意识上、认知上还是很欠缺,于是也没有给读书人、文化人、学术人更多的应有的尊重与爱戴。财经作家吴晓波,就前不久山西煤矿又渐被国企吞食,说民企阶层还没有觉醒,别说煤老板没有觉醒,...  

用户评价

评分

傅先生的书向来值得读。我想即使对这段历史不感兴趣也值得一看,有些被遗忘的应该被记得。

评分

读了,读了前言 很牛X啊

评分

还是比较客观的书,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从一百多年前到现在,办实业,没金融、没政府人脉,估计是很难的。这六个企业家,大多怀抱理想,自己全心付出,倒是没怎么享乐,跟现在的大“资本家”不太一样。另外,对荣氏兄弟这幅对联很有感触: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评分

: K825.38/2263

评分

第一,这里没有一个北方人。第二,指出了一种可能性,以及宿命的不可能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