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革命与都市漩涡

戏剧、革命与都市漩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葛飞
出品人:
页数:365
译者:
出版时间:2008-09
价格:4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1141236
丛书系列:都市想像与文化记忆丛书
图书标签:
  • 戏剧
  • 左翼
  • 现代文学
  • 戏剧理论
  • 1930年代
  • 近代史
  • 葛飞
  • 文学社会学
  • 戏剧
  • 革命
  • 都市
  • 社会变迁
  • 文化批判
  • 现代性
  • 城市生活
  • 知识分子
  • 历史叙事
  • 身份认同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戏剧、革命与都市漩涡》: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丛书,由葛飞编写。《戏剧.革命与都市漩涡》包括开端:剧人的转变与剧团的分裂、左翼演剧的节日化:游艺会与政治集会演出等七章内容。

作者简介

葛飞

1995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1999-2006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先后获文学硕士、博士学位。现就职于南京大学文学院,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鲁迅研究月刊))等刊物发表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名校优秀硕士论文丛书北京大学卷》等书刊转载。

目录信息

《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丛书》总序/陈平原
导论
第一节 都市漩涡:向心力与离心力
第二节 名利场、海派作风与“革命超我”
第三节 演剧史、戏剧性与戏剧文化史
第四节 先锋、经典、大众化与通俗化
第五节 “神话史”、辩护史与学术史
第一章 开端:剧人的转变与剧团的分裂
第一节 “最新”戏剧形式的移植
第二节 “波希米亚人”:从“拉丁区”到“十字街头”
第三节 摩登社:青年人的反叛
第四节 田汉:灵肉冲突与文艺组织的政党化
第五节 辛酉剧团、朱穰丞与袁牧之
第二章 左翼演剧的节 日化:游艺会与政治集会演出
第一节 民族危机与剧运高潮
第二节 论政治煽动剧的写作与演出
第三节 都市马赛克、游艺会与左翼的排他性
第三章 大剧场演剧与职业化:(一)剧场与观众
第一节 早期营业性公演与剧运危机
第二节 以票价与观众构成为中心
第三节 先声:《回春之曲》、《油漆未干》之演出
第四节 资金问题、影业危机与职业剧团之成立
第四章 大剧场演剧与职业化:(二)经典与通俗
第一节 接续“难剧运动”的《大雷雨》
第二节 广告、批评与改编:对“经典”的不同阐释
第三节 雅俗互动:以《赛金花》为中心
第四节 每况愈下的《春风秋雨》
第五章 1937:都市大剧场与工厂村镇演剧之争
第一节 戏剧大众化实践的空间和承担者
第二节 成绩与经验:以崔嵬、姚时晓为中心
第三节 马赛克图景中的戏剧大众化实践
第四节 名利场逻辑与两条路线之争
第六章 表演:出走后的娜拉、明星与新女性
第一节 艾霞:“波希米亚人”与“新女性”
第二节 身穿“五色外衣”的王莹
第三节 陈波儿:明星与社会活动家之间
第四节 蓝苹:与左翼剧运相始终
第七章 1930年代的三个尾声
结语
附图
参考书目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都市文化研究视野中的左翼戏剧 ——读葛飞《戏剧、革命与都市漩涡——1930年代左翼剧运、剧人在上海》 从都市文化的角度探讨文学生产的机制,正在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中的一股新兴潮流。大体而言,这类研究可以概括地分为两类,一类关注文学(文化)文本对都市的呈现和想...

评分

都市文化研究视野中的左翼戏剧 ——读葛飞《戏剧、革命与都市漩涡——1930年代左翼剧运、剧人在上海》 从都市文化的角度探讨文学生产的机制,正在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中的一股新兴潮流。大体而言,这类研究可以概括地分为两类,一类关注文学(文化)文本对都市的呈现和想...

评分

都市文化研究视野中的左翼戏剧 ——读葛飞《戏剧、革命与都市漩涡——1930年代左翼剧运、剧人在上海》 从都市文化的角度探讨文学生产的机制,正在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中的一股新兴潮流。大体而言,这类研究可以概括地分为两类,一类关注文学(文化)文本对都市的呈现和想...

评分

都市文化研究视野中的左翼戏剧 ——读葛飞《戏剧、革命与都市漩涡——1930年代左翼剧运、剧人在上海》 从都市文化的角度探讨文学生产的机制,正在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中的一股新兴潮流。大体而言,这类研究可以概括地分为两类,一类关注文学(文化)文本对都市的呈现和想...

评分

都市文化研究视野中的左翼戏剧 ——读葛飞《戏剧、革命与都市漩涡——1930年代左翼剧运、剧人在上海》 从都市文化的角度探讨文学生产的机制,正在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中的一股新兴潮流。大体而言,这类研究可以概括地分为两类,一类关注文学(文化)文本对都市的呈现和想...

用户评价

评分

视野。

评分

看得出来作者在努力祛魅,说明左翼剧人急欲脱离都市上海,却又深陷名利场不能自拔,实际上为生机所迫而不像官方叙事将他们刻画的那样高大全;试图书写一部迥异于戏剧文学史的戏剧史,囊括表演、观众反应乃至资金和人事纠葛,提出所谓戏剧演出的外部情境逻辑和“试错法”以佐证政治宣传剧的价值,却又达不到布迪厄式文学场概念的论述深度;自创了一个“马赛克式”来描画都市上海的文化图景,意欲反映左翼与市场、先锋激进与通俗大众的畛域交相拼合、互动,是为老调重弹,了无新意;倒数第二章讲述女明星的远不如周慧玲的《表演中国》精彩;综上,我认为葛飞在史料的搜集上的确下了很大的功夫,但是整合能力极其一般,历史叙述的文字也很笨拙,半文半白,有装腔作势之嫌,还妨碍了阅读的顺畅。葛飞在后记回忆陈平原对他语言能力指责,现在看来是有原因的。

评分

非常关键的研究,不切入戏剧文本与表演内部也能做文学研究的实例。极大突破了三十年代上海剧人的自我建构而展现了一个斗志与困窘并存、理想与利益纠缠的青年群像,也借助“都市马赛克”的说法勾勒出一个多元的都市空间。不过似乎困窘多于斗志、利益大于理想、多元板块隔绝多于沟通,未免略有些遗憾于该书时时流于意气而难保持正的笔法。葛老师的研究勾勒出了左翼剧运先锋、经典、通俗化、大众化四个途径、且落实为对游艺会、营业性公演(大剧场)和移动剧团等不同空间的考察,划分出了以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八一三事变为节点的四个发展阶段,打下了一个非常好的左翼戏剧研究框架。以诠释《戏剧春秋》为各章引子的写法很值得发展成为专论《戏剧春秋》的论文,或能总体上呈现出此书的核心观点和研究价值。

评分

大力推荐

评分

文笔甚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