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耶夫的新拉丁帝國

科耶夫的新拉丁帝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華夏齣版社
作者:【法】科耶夫 等
出品人:
頁數:459
译者:邱立波 等
出版時間:2008-09
價格:45.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08047867
叢書系列:西方傳統:經典與解釋
圖書標籤:
  • 政治哲學
  • 科耶夫
  • 政治學
  • 經典與解釋
  • 哲學
  • 法國
  • 政治
  • 施米特
  • 科耶夫
  • 新拉丁帝國
  • 哲學
  • 政治思想
  • 歐洲
  • 現代性
  • 意識形態
  • 曆史哲學
  • 法權
  • 文化批判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如果迴顧一下過去五十多年以來歐洲一體化事業的進程,那麼人們會發現,科耶夫所勾勒的那個“拉丁帝國”看起來倒更像是今天歐盟的藍圖。

“拉丁帝國”將會是一個非常前衛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裏麵,經濟上的盈餘會愈來愈多地被用來為所有人提供更多的閑暇;(馬剋思早期所提倡的)勞動的人性化從根本上來說也就是閑暇的人性化。在這裏,科耶夫頭腦裏麵所想的乃是一種亞裏士多德意義上的麵嚮所有人的閑暇,而不是福山所描繪的“最後的人”的墮落。閑暇的人性化意味著目的性與創造性的融閤,而這種融閤,人們可以自發地、在擺脫瞭遊樂所特有的那種必要性的條件下,通過勞動而達到。——霍斯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編譯者前言:絕對精神的喜劇與自我意識的悲劇(邱立波)
第一編
法國國是綱要
黑格爾哲學中的死亡理念
科耶夫—費捨德文獻
科耶夫—施米特通信
從歐洲視角看殖民主義
第二編
科耶夫的拉丁帝國
世界的多樣性:新背景、舊同盟
世界的多樣性
帝國問題
資本主義、文化與民主
西方與非西方
施米特的歐洲
施米特的大空間秩序概念
歐洲與世界新秩序
三種全球秩序觀念
第三編
普遍均質國傢的閤理性
評科耶夫《無神論》
評《法權現象學綱要》
評《僭主的愛欲》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科耶夫的文章颇具法国文人之风范,兼备了卢梭时期的浪漫主义式论述,也充斥了大量的法兰西人优越感的意气。科耶夫的《法国国是纲要》仅仅是一个民族主义者、一个极权主义者、一个帝国主义者,通过自我的否定,来实现上述的目标。科耶夫在全文中无不是在对民族主义、极权和帝国...

評分

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太陽之下,並無新事。 ----《舊約•傳道書》 【1】 從《法國國是綱要》來看,晚年的科耶夫已然修正了他在《法權現象學綱要》中帶有尼采氣息的黑格爾主義“歷史終結”論以及對於施米特的“劃分敵友”之政治觀念全面接受德...  

評分

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太陽之下,並無新事。 ----《舊約•傳道書》 【1】 從《法國國是綱要》來看,晚年的科耶夫已然修正了他在《法權現象學綱要》中帶有尼采氣息的黑格爾主義“歷史終結”論以及對於施米特的“劃分敵友”之政治觀念全面接受德...  

評分

科耶夫的文章颇具法国文人之风范,兼备了卢梭时期的浪漫主义式论述,也充斥了大量的法兰西人优越感的意气。科耶夫的《法国国是纲要》仅仅是一个民族主义者、一个极权主义者、一个帝国主义者,通过自我的否定,来实现上述的目标。科耶夫在全文中无不是在对民族主义、极权和帝国...

評分

科耶夫的文章颇具法国文人之风范,兼备了卢梭时期的浪漫主义式论述,也充斥了大量的法兰西人优越感的意气。科耶夫的《法国国是纲要》仅仅是一个民族主义者、一个极权主义者、一个帝国主义者,通过自我的否定,来实现上述的目标。科耶夫在全文中无不是在对民族主义、极权和帝国...

用戶評價

评分

主要閱讀瞭導言、通信、“從歐洲視角看殖民主義”和第二篇。尤其是科耶夫對第三帝國批判,認為希特勒“民族性”的意識形態本身就足以摧毀“新歐洲”的帝國事業;而沒有“新歐洲”,德國也無法贏得這場戰爭。訴諸“民族性”這種看似“自然”的category最終帶來的一定不是整閤,因為它無力對“外族”進行同化,而隻能將其變成政治上的奴隸。另一方麵,從左派視角看,信奉“工人階級沒有祖國”的如第二國際也沒有認識到人性無法跨越民族國傢直接實現,而不得不“暫時棲息於帝國之中”。但接下來的曆史中,不斷被訴諸的還是“族裔”或“性彆”這些生物學意義上的“自然”的category,而非自然的“文化”在70年代以後的批判理論中基本被和“霸權”畫上瞭等號,結果隻能是共同體的不斷分解和“世界精神”的不可能。

评分

隻閱讀瞭《法國國是綱要》一篇,對科耶夫提齣的新拉丁帝國的概念很是佩服,中國的政治傢們也應該有個“中華帝國”的全局意識。

评分

隻閱讀瞭《法國國是綱要》一篇,對科耶夫提齣的新拉丁帝國的概念很是佩服,中國的政治傢們也應該有個“中華帝國”的全局意識。

评分

魁北剋問題介入科耶夫是個思路(戴高樂/魁北剋獨立演講);以及,記住"事實主權"和"法理主權",就可以觀察到科耶夫思路的現實麵嚮。科耶夫的思想非常精緻。

评分

主要閱讀瞭導言、通信、“從歐洲視角看殖民主義”和第二篇。尤其是科耶夫對第三帝國批判,認為希特勒“民族性”的意識形態本身就足以摧毀“新歐洲”的帝國事業;而沒有“新歐洲”,德國也無法贏得這場戰爭。訴諸“民族性”這種看似“自然”的category最終帶來的一定不是整閤,因為它無力對“外族”進行同化,而隻能將其變成政治上的奴隸。另一方麵,從左派視角看,信奉“工人階級沒有祖國”的如第二國際也沒有認識到人性無法跨越民族國傢直接實現,而不得不“暫時棲息於帝國之中”。但接下來的曆史中,不斷被訴諸的還是“族裔”或“性彆”這些生物學意義上的“自然”的category,而非自然的“文化”在70年代以後的批判理論中基本被和“霸權”畫上瞭等號,結果隻能是共同體的不斷分解和“世界精神”的不可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