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道司·赫胥黎(Aldous Huxley, 1894—1962)是一位多产的英国作家,共写作了50多部小说、诗歌、哲学著作和游记,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长篇小说《美丽新世界》。他是生物学家的儿子,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先后毕业于伊顿公学和牛津大学。他对人类生活中的矛盾具有超人的预见力。尽管一次眼疾几乎让他视力全失,但在学习了盲文后,他逐步开始写作,先后创作了许多胎炙人口的小说,并在20年代成为一个明星人物,其中,1932年创作的《美丽新世界》让他名留青史。
曾经有幸参加过一次读书会,主题乔治奥威尔,不外乎是谈《动物庄园》与《1984》。当时在场的更多人是更喜欢《动物庄园》,而我对那本书却没什么很深刻的感觉,只很喜欢《1984》。当然《1984》也是有不少讨论的,一片引申,而我却只在旁听与发呆,基本没有发言。只是现在回想起...
评分奥威尔担心我们憎恨的东西会毁掉我们,而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 ——尼尔·波兹曼 我的身边有很多这样的同学,整天打英雄联盟,饿了吃饭,困了睡觉。我们的课程中有很多这样不得不去学习的课程,思想品德、马克思主义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评分美妙新世界,初读后的震撼没有1984大,但是后劲确是大的可怕。看了几篇书评,有人说我们之所以厌恶这个世界是因为它没有自由,人们被幸福,也有人认为这种人人各司其职被幸福的状态很好。 首先什么是自由呢,如何判定被幸福就是不对的呢。这是个哲学问题了,我没有那么高的学...
评分英剧《黑镜》中就刻画的是这个美妙的新世界。人们穿着相同的衣服,生活在高科技的虚拟房间里,每天通过踩单车换取点数,除了踩单车外,人们就只呆在房间里,用虚拟货币收看电视,更换自己的虚拟形象,这简直就是《娱乐至死》和《美妙新世界》的结合体。 回到《美妙新世...
评分首先说,看这本书来自neil.postman的《娱乐至死》,后来才知道其与奥威尔的《1984》,扎米亚京的《我们》并称为反乌托邦三部曲,在postman看来《美丽新世界》和《1984》描绘的是两个相反的未来,而在读过此书后,我觉得这种相反反而只是表面上的。内在来看,他们描绘的都是又精...
读得这个版本。一场对孤独和自我的盛赞。
评分总算能在读到波兹曼《娱乐至死》开头比较《1984》和《美丽新世界》时问心无愧地点头了。《美丽新世界》是否可以被划归到科幻的范畴呢?一个个实验和技术似乎都有典出,比如,巴甫洛夫刺激实验等。(最近科幻读得有点多,大概说未来也未必都是科幻)越读到“野蛮人”在文明世界的遭遇,越有《黑镜》S1E2的感觉,多怕“野蛮人”最后同伯纳一样被规训,好在,他自杀了(倘若他继续生存在“文明世界”创造的培养皿和模拟环境之下,以“野蛮”姿态继续成为“文明”里的“野蛮”传说,那就更糟糕了),好在,华生先生还生存在海岛上,也不算完全绝望吧?毕竟还存在着边缘。
评分=_=擦。。找不到我读的另外一个版本耶。。。。啊啊啊设定太尼玛CULT了!!!!!!!!=_=但换个结局好吗!!!!!!
评分我觉得它的要义在于割裂文明的概念。。。通过割裂人性的方式
评分其实这本书的初衷是反技术至上而非反极权制度的,如此解读,作者是不是有些悲伤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