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梭罗的最后力作,是他倾注其生命最后十年的全部心血,陆续写成的一组有关野果的散文。与《瓦尔登湖》中的哲人不同,在本书中,梭罗就像一位和蔼可亲、知识丰富的游伴和植物学老师,他满怀对大自然的神圣挚爱,以其仔细考察野外行程为线索,娓娓动听地详细描述了各类野果在北美地区的分布状况,它们的花期、结果的具体时段和各自形态等生命艺术,以及当地各类昆虫、鸟兽(如各种鸟、黑熊、松鼠、牛羊等)与之的自然关系。让人感到身边一切草木的和谐、可爱和宝贵,各类生命间的相互依赖、相互扶持的重要。
亨利·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美国作家、诗人、哲学家、废奴主义者、超验主义者、土地勘测员。梭罗生于马萨诸塞州的康科德,曾在哈佛大学修读修辞学、经典文学、哲学、科学和数学。梭罗著有《瓦尔登湖》、《野果》等多部书写自然的作品,他的生活方式和著作对后世影响巨大。
梁枫 | 梭罗《野果》译者序 我花费半生方才知晓,该去哪里寻找最早绽开的花。 ――《梭罗日记》,1852年6月15日 梭罗在我的心目中,首先是一位有点古怪的邻居。他的故乡康科德镇,与我马萨诸塞州的家相距不远。对于新英格兰这片土地,梭罗始终怀有一种近乎执拗的爱,坚信此地“...
评分看了梭罗的《野果》,发现有趣的很。之前看不进去《瓦尔登湖》,想来还是自己太小了。这本书和我想象的植物观察不太一样,但我却发现这才是最适合我了解植物的一本书。看着梭罗日记式记录的植物观察,经常短短几句就结束了,接着下一个日期已经是一年或几年之后了。他的观察很...
评分结束《瓦尔登湖》中的隐居生活,梭罗回到自己的故乡。随着四季轮转,寻找、观察、品尝着新英格兰大地上众多知名与不知名的野果,用自己笔记录它们的出现、繁盛、姿态、分布和与环境、虫鸟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对它们的观感与利用。梭罗的文笔是世所公认的优美,即使写植物,也...
评分从1850年开始,三十三岁的亨利·大卫·梭罗(1817—1862)才开始专门记录对康科德的自然观察。 离开湖边的小木屋之后,梭罗开始周边的森林、湖泊、植物、动物展开了深入、持续的科学研究。一直到1862年去世,他详细记载了康科德小镇的物候,留下了数量惊人的手稿:354页种子的...
评分显然,梭罗到了这个年纪还对自然世界保持新鲜感和好奇心很难得。 只是译文实在谈不上喜欢。 呼唤中国有翻译大师。
梭罗对自然的观察和写作,毋庸置疑。难得是翻译的文笔如此优雅有趣,与原著相得益彰。
评分梭罗是天生的诗人、自然之子,注定要像只夜鸟那样唱出最自由、最动听、最深情的歌声。
评分梭罗是天生的诗人、自然之子,注定要像只夜鸟那样唱出最自由、最动听、最深情的歌声。
评分开不开心,惊不惊喜,出版社又骗我钱买书了,实在是太好看了。
评分梭罗是天生的诗人、自然之子,注定要像只夜鸟那样唱出最自由、最动听、最深情的歌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