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本极具影响力的著作中,李维塔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关于乌托邦概念的含义与意义的绝佳导论,作者探讨了来自文学和社会理论的丰富材料,以论证乌托邦的深厚历史和分析的多元性。李维塔斯将乌托邦置于现代想象力的语境内,检视了许多论述现代性的思想领袖对乌托邦概念的运用方式: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卡尔·曼海姆、罗伯特·欧文、索莱尔、布洛克、威廉·莫里森与马尔库塞。乌托邦至今仍是想象和生产一个“更美好世界”的最有利的世俗性概念,根据本书作者,乌托邦是在文本和政治实践中对更好生活方式的欲求的一种表达,而乌托邦的渴求至今在文化和政治中仍是一种积极的元素。而本书作为一个经典文本,对许多学科内的研究者而言都是无价的智识瑰宝。
鲁思·列维塔斯 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布里斯托尔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欧洲乌托邦学会创始人之一、前任主席,威廉·莫里斯学会副主席。1949年生于英国伦敦,1979年起任教于布里斯托尔大学社会学系,曾担任该系主任。列维塔斯的乌托邦研究涵盖乌托邦思想史、乌托邦社会理论、乌托邦与音乐多个主题,在国际学界享有盛誉,其代表作《乌托邦之概念》(1990/2010)被视为当代乌托邦研究的基石。她在当代政治意识形态和话语、社会不平等、劳工等研究领域亦卓有建树,著有《包容性社会?社会排斥与新工党》(1998/2005)。2012年获北美乌托邦学会莱曼·托尔·萨金特杰出成就奖。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与其说是概念之书,不如说是读书笔记,因为相比对一个概念进行敲骨挖髓的探究,这本书显得比较平铺直叙。但全书呈现的伞状结构为做好读书笔记提供了范例,提供的参考书目也很有益处。
评分可以。
评分必须王婆卖瓜
评分可以。
评分不是很喜欢翻译。虽然叫“乌托邦之概念”,但其实只是挑选了部分乌托邦思想家的理论加以阐释而已,也并非一部思想史专著。总之,内容上,乌托邦应当是对美好生活的描绘,即便各人的描绘不尽相同,且未必具有可行性;形式上,乌托邦能够大致阐述某种理想的社会状态;功能上,乌托邦能够提供某种理想目标。我们经由社会的建构和自身在社会中的体验,获得了某种需求;而当前社会所规定的手段并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但这种需求其实是可以通过某种手段获得的——这两种情况间的差距使得我们产生了一种对不同的、更加美好的生存方式的欲望,这种冲动就是乌托邦的思想之源。像所有的意识形态一样,乌托邦主义者坚信有利于他们的社会安排,也将有利于其他所有人,所以乌托邦主义完全有可能导向极权、操纵和暴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