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逢群中书友推荐新书《吉檀迦利》,简以书评,书友竟然慷慨赠书,盛情难却,便也收下。 人到四十,内心开始种下学习分享与接纳的种子,书友的这份情怀也让我更加的珍惜。 不几日收到此书,今晨,打开赏阅,新时代的简约精美之风映入心田。两本书摆在一起,呈现出明显的不同时...
评分这本薄薄的小集子里,有那么一些风格类似,又纷然入眼的意象。于是,我们看见在晨风中填充清音的芦管,拥簇着泛黄落叶涌起的潮沫,遮住歌声的寂寞的林野,在多汁的密云中透出的金色阳光。 而诗人,就徘徊在这之间放歌。于是,我们知道了,在某个时间,某个地点,有这么一群人...
评分 评分花了好多时间去找这本书。偏偏要译林的。别的都不要。 我最爱的诗人泰戈尔的诗。 译者是冰心。独特的文学功底,将文字翻译地格外美丽。 最爱的那句: 我要唱的歌,直到今天还没有唱出。
评分泰戈尔凭借《吉檀迦利》获得了191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他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亚洲人。他的得奖评语是这样的:“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以高超的技巧,并由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 是的,泰戈尔的大多数...
翻译后损失了些许美感~
评分喜欢
评分宗教抒情诗集,“吉檀迦利”是奉献之意,表达了泰戈尔对祖国前途的关怀。1912-1913年,泰戈尔本人用英文从孟加拉语诗作《吉檀迦利》、《渡船》和《奉献集》里,选择部分诗作而成。《吉檀迦利》孟加拉语诗作是韵律诗,而翻译成英文之后变成自由诗,共103首,单看均可独立成篇。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评分积极而狂热
评分泰戈尔受传统印度思想熏陶的同时也是共济会会员(诺斯替主义者),总的来说泰戈尔是个自成一派(“艺术/诗人的宗教”)的hybrid。如果不了解诗歌背后的宗教思想,擅自把他歌颂的“你”给偷换概念成任何一个宗教里的神都是可以的,甚至可以拿来当把妹的情诗,不过他老人家也许不会在意,正如他所说“人们从诗人的字句里,选取自己喜爱的意义;然而诗句的最终意义是以【你(梵、大我、宇宙精神)】为依归的。”感觉...圣人襟怀还带着一股罗曼情怀,挺喜欢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