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诚(1934.11-2003.6),江西南昌人,有国际声誉的当代明清史专家。原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曾任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明史学会常务理事。生前仅有两部专著面市:《明末农民战争史》曾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南明史》曾获国家图书奖和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 第一章 明末农民战争的背景
* 第二章 明末农民战争的爆发
* 第三章 起义初期明政府的对策和义军主力转入山西
* 第四章 起义中期的千里转战
* 第五章 明末农民战争一度转入低潮
* 第六章 张献忠、罗汝才重举义旗和杨嗣昌督师的惨败
* 第七章 李自成起义军在河南的大发展
* 第八章 李自成起义军南下湖广和襄阳政权的建立
* 第九章 张献忠起义军的进军湖广、江西
* 第十章 孙传庭部的覆灭和李自成西安建国
* 第十一章 明廷在覆灭前的挣扎
* 第十二章 明王朝的覆亡和山海关之战
* 第十三章 大顺政权的失败
* 第十四章 大西军在四川
* 第十五章 弘光政权的覆亡和南方的阶级斗争形势
* 附录
作为老一辈治史的老先生,顾老对史料细致考究的功夫让人敬佩。本书内容详实,史料丰富,确实是研究明末这段历史的必读读物。不过看完本书后,感觉顾老的倾向性太明显,未能完全秉承客观治史的原则,当然这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很大关系。书中完全否定崇祯政府,将一切忠明之臣...
评分1.功力深厚,看得出作者下了功夫,佩服他翻阅无数地方志寻找蛛丝马迹的毅力。作者对“荥阳大会”“大顺政权的是否重视地方政权”等问题做了详细的考辨。 2.阶级史观运动得当。但反复使用“进步性”“局限性”“xx矛盾”“阶级斗争”等词汇,显得有些刻板。 3.明末农民起义失败...
评分顾先生的书提了太多阶级斗争,太多地主阶级这些时代烙印,其实多数情况下去掉了也无害结论。书里面还是多了些偏向于粉饰,对于李自成和张献忠都是,尤其是张献忠,屠尽成都百姓这种只有变态牲口才会做的事情,顾城却称错误或者肃反过度,这是价值观取向问题。有时代性。 在军事...
评分本书讲李自成张献忠起义到失败这一段历史,是严肃的学术著作,不过这段历史实在是跌宕起伏,看起来非常吸引人。 这本书力图每个观点都有证据支持。书中这段历史中的一些疑点谜团给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释。比如李自成到北京后到底有没有腐化堕落,李自成为什么在山海关败在八旗军...
评分此书可与明朝那些事第7本结合起来看。总觉得凡是历史研究者号称要客观看待历史,但书中都强烈反应出对历史的倾向性。当年明月是王朝的崇拜者,顾诚是农民起义军的强烈粉丝,偏向性都很明显,因而都存在史料采用的偏驳。当年明月主要详细写高迎祥挂了之前的农民起义历史,之后则...
书中内容阶级斗争味道太重,开口就是诸如“反革命份子”“封建文人”“XX竟然”“XX顽固不化”,这大概跟成书的时间有关。此外,本书关于明末农民起义内容描述十分详尽,引用必有出处,显示了作者的严谨治学态度。
评分清楚的显示即便是在意识形态担纲的时期依然可以有优秀的历史著作出来,全书论据充分翔实的写出了明末土地兼并导致的民不聊生揭竿而起与紊乱军纪和杀良冒功的结果,以及党争,奸阉和无可挽救的吏治,明末乱局可以说是上下五千年最糟糕最无能为力的一部分,此外此书虽然写在推崇农民战争的年代,对张献忠屠蜀事件完全不加回避,秉笔直书,令人心折,此外这书在李岩存在与否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李自成张献忠分别在局面不利但仍旧拥兵数十万的情况下轻骑出探死于杂鱼之手的事太过诡异,不得不认定那段时间漫天的运气都站在爱新觉罗一边,还有,明廷的督师为了抢东西把自己的城池攻破实在是太令人难以想象的事实,爱新觉罗得天下,着实十分简单
评分清楚的显示即便是在意识形态担纲的时期依然可以有优秀的历史著作出来,全书论据充分翔实的写出了明末土地兼并导致的民不聊生揭竿而起与紊乱军纪和杀良冒功的结果,以及党争,奸阉和无可挽救的吏治,明末乱局可以说是上下五千年最糟糕最无能为力的一部分,此外此书虽然写在推崇农民战争的年代,对张献忠屠蜀事件完全不加回避,秉笔直书,令人心折,此外这书在李岩存在与否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李自成张献忠分别在局面不利但仍旧拥兵数十万的情况下轻骑出探死于杂鱼之手的事太过诡异,不得不认定那段时间漫天的运气都站在爱新觉罗一边,还有,明廷的督师为了抢东西把自己的城池攻破实在是太令人难以想象的事实,爱新觉罗得天下,着实十分简单
评分三姓家奴真不少,嗟夫 未统计,据此书感觉总兵为贰臣者之比例远高于文官。待考
评分毛时代写的吧,都是阶级斗争的味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