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製與法製

政製與法製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清華大學齣版社
作者:張君勱
出品人:
頁數:234
译者:
出版時間:2008-4-3
價格:30.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2172611
叢書系列:漢語法學文叢
圖書標籤:
  • 張君勱
  • 法學
  • 政治學
  • 政治
  • 新儒傢
  • 政製與法製
  • 法律
  • 近現代史
  • 政製
  • 法製
  • 政治製度
  • 法律體係
  • 國傢治理
  • 憲法
  • 法治建設
  • 公共政策
  • 權力監督
  • 製度設計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分為國傢民族本位、修正的民主政治、國傢社會主義下之計劃經濟、文化政策等五編,追思歐美列強的近代曆程,曆數其治道而求政道;標舉人物以探尋思想,由經濟、政治和法製,到文化、教育與信仰;自解析其結構與功用,進叩其價值與審美。

著者簡介

張君勵(1887一1969),原名嘉森,字士林,號立齋,彆署“世界室主人”,筆名君房,江蘇寶山(今屬上海市寶山區)人。6歲入私塾,12歲考入上海江南製造局廣方言館,20歲東渡扶桑,考入日本早稻田大學修習法律與政治學,後又留學德國學習哲學。張君勱是近現代的著名學者,早期新儒傢的代錶之一,提倡復興儒學,而一生徘徊於學術與政治之間,在近現代中國政治史和文化學術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主要著作有《新儒傢思想史》、《義理學十講綱要》、《明日之中國文化》、《儒傢哲學之復興》、《民族復興之學術基礎》等。

圖書目錄

編者說明(1)
自序(3)
新版序(5)
凡例(11)
緒論(1)
第一編國傢民族本位(7)
甲五韆年曆史之中國及民族建國之覺悟(8)
乙民族與國傢(18)
丙國傢與國際(26)
丁階級與國傢(32)
戊國防與“八一三”以來之教訓(37)
第二編修正的民主政治(47)
己抗戰以來政治上之新認識(48)
庚歐美民主政治之特點(59)
辛近年來歐洲之三種專政(68)
壬修正的民主政治之方案(79)
第三編國傢社會主義下之計劃經濟(93)
癸經濟建設——今日中國之要務(94)
子十九世紀經濟的自由主義之流行及社會改造運動之勃興(100)
醜俄德兩國之計劃經濟(111)
寅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之具體方案(127)
卯計劃經濟下財政、金融與農工商之打成一片(139)
第四編文化政策(153)
辰新文化——政治社會改造之先驅(154)
巳中國學術思想之過去及今後(163)
午國民生活風氣之改進(174)
第五編結論(185)
未政治傢(186)
申民眾(202)
酉我人思想之哲學背景(211)
索引(226)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南方周末发了篇文章《人权为宪政基本》,以纪念中华民国47宪法的首倡者之一张君劢先生,这位曾被誉为“中国宪政之父”的政治学、宪法学前辈,在49年去国之后,负笈海外,以“新儒家”而向世界宣传中华文明;但在大陆,除了在中国宪法史的课堂上偶尔被提及,却几乎成为又一位...

評分

南方周末发了篇文章《人权为宪政基本》,以纪念中华民国47宪法的首倡者之一张君劢先生,这位曾被誉为“中国宪政之父”的政治学、宪法学前辈,在49年去国之后,负笈海外,以“新儒家”而向世界宣传中华文明;但在大陆,除了在中国宪法史的课堂上偶尔被提及,却几乎成为又一位...

評分

南方周末发了篇文章《人权为宪政基本》,以纪念中华民国47宪法的首倡者之一张君劢先生,这位曾被誉为“中国宪政之父”的政治学、宪法学前辈,在49年去国之后,负笈海外,以“新儒家”而向世界宣传中华文明;但在大陆,除了在中国宪法史的课堂上偶尔被提及,却几乎成为又一位...

評分

南方周末发了篇文章《人权为宪政基本》,以纪念中华民国47宪法的首倡者之一张君劢先生,这位曾被誉为“中国宪政之父”的政治学、宪法学前辈,在49年去国之后,负笈海外,以“新儒家”而向世界宣传中华文明;但在大陆,除了在中国宪法史的课堂上偶尔被提及,却几乎成为又一位...

評分

南方周末发了篇文章《人权为宪政基本》,以纪念中华民国47宪法的首倡者之一张君劢先生,这位曾被誉为“中国宪政之父”的政治学、宪法学前辈,在49年去国之后,负笈海外,以“新儒家”而向世界宣传中华文明;但在大陆,除了在中国宪法史的课堂上偶尔被提及,却几乎成为又一位...

用戶評價

评分

瞭解民國憲法的第一手資料

评分

瞭解民國憲法的第一手資料

评分

瞭解民國憲法的第一手資料

评分

瞭解民國憲法的第一手資料

评分

沒啥意思。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