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声音

自由的声音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文汇出版社
作者:[法]米歇尔·维诺克
出品人:新经典文化
页数:776
译者:吕一民
出版时间:2019-5
价格:10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4962810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法国史
  • 法国
  • 思想史
  • 知识分子
  • 世界史
  • 文化研究
  • 政治史
  • 自由
  • 声音
  • 思想
  • 表达
  • 独立
  • 探索
  • 人文
  • 哲思
  • 勇气
  • 信念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美第奇奖、龚古尔传记奖得主鸿篇巨制

60万字讲述法兰西的“光荣与梦想”

这是对法国知识分子的一次巡礼,也是对一个紧张、矛盾乃至绝望世纪的穿越。

·

大革命之后,统治法国数百年的波旁王朝退出历史舞台,迎来的却是法国近现代最动荡不安的世纪。在君主制与共和制轮番登场之际,知识 分子选择发声,在议院中成立党派,成为大臣甚至是政府首脑。这些人中有明哲保身的赌徒贡斯当、戴着镣铐跳舞的基佐、预见民主弊端的托克维尔、身着男装的女作家乔治·桑、一度反对共和的“法兰西灵魂”雨果……许多人白天还在为政府效力,晚上就被迫流亡他乡。

尽管政治立场相去甚远,但他们均共享对自由的热爱,而正是这份对自由的坚持使19世纪末的法国毫无疑问地成了欧洲最平等的社会。

·

“我们如今更喜欢嘲笑崇高,将自由视为理所当然,有时甚至喜欢挖苦19世纪的文学和政治,认为那些浮夸的言辞同当今的审美观格格不入。然而,我们这些忘恩负义的继承者尤其要感激它们留下的遗产——我们还需要自由原则来奠定未来,某种自由的激情也将继续引领我们。”

·

维诺克是当今法国以著作多,取材广,作品“既叫好又叫座”而著称的史学名家。在这本展现19世纪法国知识分子追求“自由”的非凡历程的书中,他所写的不是一部干巴巴的思想史。在他笔下,这些知识分子个个性格鲜明,血肉丰满,呼之欲出。——吕一民 浙江大学教授

·

19世纪,“知识分子”一词尚未诞生,但这并未妨碍那些男男女女的活动……《自由的声音》是一部引人注目的作品,它描绘了一个时代杰出文人的群像。这本书也如一部令人兴奋的小说,米歇尔·维诺克是一位编年史作家,他的博学令人叹为观止。——《观看》

作者简介

米歇尔·维诺克(Michel Winock),法国史学名家,长期担任巴黎政治学院历史学教授,现已荣退。维诺克专攻法兰西共和国历史和知识分子研究,曾在法国第二大日报《世界报》中担任记者,著作兼具学术性和趣味性,屡次斩获大奖,《法国知识分子的世纪》获美第奇奖,《自由的声音》获法兰西学院罗兰·儒弗内尔奖,《法国与犹太人》获蒙田奖,《斯塔尔夫人》获龚古尔传记奖。此外,他还创办了法国知名报刊《历史》,至今也仍常就时事发表言论,是法国知识界不容忽视的声音。

目录信息

译者序
导言
第一部分 从“百日”到七月王朝的倾覆
第一章 三位历史的追寻者:夏多布里昂、贡斯当与基佐
第二章 一位不屈服的保皇分子
第三章 邦雅曼·贡斯当与自由主义反对派
第四章 人民的自由派:库里埃与贝朗瑞
第五章 基佐与“空论派的长靠背椅”
第六章 维克托·雨果:向左转的浪漫主义
第七章 1830年革命
第八章 上帝与自由
第九章 圣西门的时代
第十章 亨利·贝尔:法国领事
第十一章 法伦斯泰尔的乌托邦
第十二章 托克维尔在美洲
第十三章 巴尔扎克创办《巴黎评论》
第十四章 欧仁·苏揭开《巴黎的秘密》
第十五章 “创造”了工人阶级的女子:弗洛拉·特里斯坦
第十六章 “全身心投入政治的”乔治·桑
第十七章 海因里希·海涅、卡尔·马克思:在巴黎的德国人
第十八章 蒲鲁东致信“亲爱的马克思先生”
第十九章 米什莱、基内与密茨凯维奇:在法兰西公学院喧哗
第二十章 通过历史回归革命:拉马丁
第二十一章 基佐的失败
第二部分 从1848年革命到第二帝国的终结
第二十二章 1848年:人人出场
第二十三章 维克多·雨果成为共和派
第二十四章 奥古斯特·孔德的遗嘱
第二十五章 官司缠身的福楼拜和波德莱尔
第二十六章 路易·弗约:“基督的勇斗士”
第二十七章 《悲惨世界》的冲击
第二十八章 勒南引爆炸弹
第二十九章 蒲鲁东的离别
第三十章 皮埃尔·拉鲁斯出版《大词典》
第三十一章 埃德加·基内:共和国与恐怖统治
第三十二章 普雷沃-帕拉多尔归顺自由帝国
第三十三章 《路灯》对拿破仑三世的致命抨击
第三部分 从普法战争到雨果逝世
第三十三章 凶年:1870至1871
第三十五章 泰纳与勒南反思法兰西
第三十六章 路易丝·米歇尔成为传奇中人
第三十七章 新闻宣告自由!
第三十八章 左拉:不情愿的社会主义者
第三十九章 衰颓的大环境
第四十章 维克多·雨果:至高荣誉
译后记
人名译名对照表
注释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今年4月巴黎圣母院发生大火,维克多·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也因此销量大涨,一度登上法国亚马逊畅销书榜首。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雨果是一代文豪,被誉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作品都是脍炙人口的名作。 至高荣耀 雨果逝世后,法...  

评分

二十一世纪初,法国学者弗朗索瓦·阿尔托格(François Hartog)写了一本题为“历史性体制:当下主义与时间经验”的书,书中提出了一些听起来相当晦涩抽象的观点。作者认为,法国大革命标志着“现代的历史性体制”的确立,它的根本标志是坚信历史必然通往更为美好的未来。但...  

评分

为自由而战 ——读《自由之声:19世纪法国公共知识界大观》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人权宣言》 诚如本书的标题《自由之声:19世纪法国公共知识界大观》所展现出的宏大气魄一样,在这部煌煌600余页的巨著里,作...  

评分

二十一世纪初,法国学者弗朗索瓦·阿尔托格(François Hartog)写了一本题为“历史性体制:当下主义与时间经验”的书,书中提出了一些听起来相当晦涩抽象的观点。作者认为,法国大革命标志着“现代的历史性体制”的确立,它的根本标志是坚信历史必然通往更为美好的未来。但...  

评分

1793年11月8日,罗兰夫人在面对断头台时呼吁:“啊,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而行”,自法国大革命直至整个19世纪,法国历经共和国与帝国多次政权更迭,中间包含巴黎公社运动牺牲数万人的内乱,皆因此而起,米歇尔·维诺克在《自由的声音:大革命后的知识分子》一书中对此总结说,...

用户评价

评分

已购。19世纪三个时间段(百日王朝、1848年革命到第二帝国终结、1870到1871年的凶年)中,法国知识分子(主要是作家)是如何参与政治的。无论他们各自的立场如何,他们都选择了发出自己的声音,有些因为发声而坐牢,出狱后继续。有些则因此流亡。以此对照我们的时代,我们的环境,究竟谁更幸运呢?各章以某一人物为主,合在一起效果不觉得好,不过倒是可以从中各取所需~~涉及的人有贡斯当、雨果、圣西门、傅里叶、司汤达、托克维尔、巴尔扎克、欧仁苏、乔治桑、蒲鲁东、拉马丁、基佐、孔德、福楼拜、波德莱尔、勒男、左拉等等。

评分

年轻人读什么书,你才会觉得中国有希望?#话题之书

评分

比另一大部头好读多了

评分

#年轻人读什么书,脚下才有路可走

评分

按需。大革命之后,统治法国数百年的波旁王朝退出历史舞台,迎来的却是法国近现代最动荡不安的世纪。在君主制与共和制轮番登场之际,知识 分子选择发声,在议院中成立党派,成为大臣甚至是政府首脑。这些人中有明哲保身的赌徒贡斯当、戴着镣铐跳舞的基佐、预见民主弊端的托克维尔、身着男装的女作家乔治·桑、一度反对共和的“法兰西灵魂”雨果……许多人白天还在为政府效力,晚上就被迫流亡他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