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之一,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哈耶克是米塞斯的学生,并曾在米塞斯的领导下工作。1931年被任命为伦敦经济学院经济科学与统计学教授,哈耶克的主要著作包括《通往奴役之路》、《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货币的非国家化》、《致命的自负》、《自由秩序原理》、和《法、立法与自由》等。
在比特币还没兴起之前,就有幸拜读了《货币的非国家化》。时过境迁,重新读本书,一部分是想从哈耶克的理论中了解以比特币为主的电子货币的未来发展。 如果从本书的观点出发,我认为是应该看空电子货币。原因是因为哈耶克认为,取消国家对货币的垄断权,私人可以因为获利而发布...
评分写在开头:今日看到两个新闻,颇为雷人:一条大意是说今年一季度银行信贷激增,达到1.8万亿元,为经济复苏埋打下了基础;另一条是说我国银行业利润率已经远远超过世界同行。看到这样的消息,像我这样的屁民本想放个屁表示欢呼雀跃之情,奈何已经两天没吃肉了,实在放不出来...
评分 评分差不多用三个星期的时间才看完了这本书,每天早晨在上班路上的地铁看上20分钟,如同与世隔绝。 看这本书确实让我体会到什么叫做大师的思想体系,这是我在看其它类似经济学著作中没有体会到的。在这本书中,哈耶克提出了竞争性货币的构想,即在一个国家内同时流通多种由私人发...
评分哈耶克在很多读者眼中看来,似乎纯粹意义上的经济学著作很少,或者在很多人眼中看来,他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学家。诚然,哈耶克的很多经济学著作都是1940年以前的作品。在1942年的《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之后,他就基本上不怎么探讨单纯意义上的经济学理论了,而把更多的经...
感觉不可行,从历史上看却又似乎有可行性
评分因为Facebook要发型自己的libra币,找来这本书作为背景材料。相对来说,在76年提出的理论,因为对政府冲击过大而失于讨论。我想抛开经济学中是否可行(因为太多的政治、金融因素),在现实层面,的确Facebook所做是比较贴近哈耶克的理念——脱离中央政府以政治和管控为目的的货币,回归到货币本身的交易属性,可能会让更多人体验到自由化的魅力,同时以libra为锚,也可以更好的评估各个政府以货币为手段的统治方法,在这点上,libra以及之后会出现的各种来自非政府的货币都将践行哈耶克的理论,如果真的成功,也证明这位经济学者的初衷是多么富有预见性和睿智。
评分“货币不是政策工具,似乎可以通过控制其数量达到某个可以预见的结果。相反,货币应当是自动驾驶机制的组成部分,个人被其诱导,不断调整其行为以适应环境,而对于这种环境,个人唯有通过抽象价格信号获取相关信息。”、“是的,300年前,没人相信政府将放弃它对宗教的控制,因而,我们也许在未来300年中看到,政府会放弃其对货币的控制权。”
评分基本上就是立个靶子然后提不相关不互斥的另一套解决方案的思路...是不是竞争性的和能不能维持稳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更何况竞争本身并不会解决任何问题.竞争能产生预期作用的时候,只是恰好好的制度/一方是dominating power而已.对于一个自动步枪和弹弓之间的竞争,结果是没有什么悬念的.非单一权威的模式并不能保证就没有单一权威时的币值动荡的问题...更不用说货币的价值跟谁定价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作为交易媒介,选择什么作为媒介只跟交易成本有关...这里自然包括legislation/承兑能力方面的...
评分由于本人经济学知识少得可怜,只是尽量记住了我能记住的作者的观点,推理过程看的云里雾里。翻译的不易理解,比如各种状语从句就跟英文语序一样放在最后,读起来很长很不舒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