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权派的革命

王权派的革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 埃里克·纳尔逊
出品人:
页数:460
译者:吴景键
出版时间:2019-4-22
价格:79.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62086680
丛书系列:帝国与国际法译丛
图书标签:
  • 历史
  • 美国史
  • 政治思想史
  • 美国
  • 美国革命史
  • 美国革命
  • 美国研究
  • 政治学
  • 王权
  • 革命
  • 权力
  • 政治
  • 历史
  • 斗争
  • 变革
  • 统治
  • 反抗
  • 权力斗争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长期以来我们都认为,美国革命是对英王暴政的反抗。而在这部发覆之作中,埃里克·纳尔逊却指出,“美国国父”中的相当一部分人事实上将自己视为英国议会而非王权的反叛者,驱动他们的是这样一种观念——英国议会僭用了国王独有的专权。在1787年制定美国宪法时,正是上述这些“王权派”投身于论战中,主张将极大的专权赋予行政首脑。而他们所取得的战果是,美国宪法赋予其总统的权力要比此前一百年间任何一个英国国王所能行使的权力还要大。

作者简介

埃里克·纳尔逊(Eric Nelson)哈佛大学政府学院罗伯特·M.贝伦讲席教授。研究领域集中于欧美现代早期政治思想史及其在当代政治理论中的应用,代表作有《希伯来共和国:欧洲政治思想的转变及其犹太根源》(The Hebrew Republic: Jewish Source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European Political Thought, 2010);《共和思想中的希腊传统》(The Greek Tradition in Republican Thought, 2004)。

目录信息

【中译本序】
【导 论】
“议会的战争”
【第一章】
爱国王权主义:斯图亚特君主制与专权转向,1768-1775
【第二章】
“再进一步,我们就将退回起点”:爱国者与王权派代表理论
【第三章】
“唯有上帝可做美国之王”:1776,《常识》与共和主义转向
【第四章】
“与原政体最接近的政体”:受冷落的王权主义,1776-1780
【第五章】
“众所周知,行政首脑并非国王”:王权主义与1787年宪法
【结 论】
“美国的新君主制”
【致 谢】
【缩略语】
【注 释】
【参考文献】
【索 引】
【译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我又来写差评了。这本书的主题乍看起来非常具有颠覆性,但仔细想来,所有反直觉观点的根源是作者对于“王权派”一词含混其词的使用。 首先来梳理一下本书对于“王权派”主张的核心内容。在第一章中,作者提出王权派不仅仅是策略性地主张国王对殖民地拥有专权,用以对抗英国议会...  

评分

导论: “反对议会的战争” 在1787年6月1日的制宪会议上,宾州的詹姆斯·威尔逊(James Wilson)起立提出动议创设美国总统一职。他提议说,这一新的联邦行政长官职位,将“由一个人担任”,并且这个主要的行政长官将被赋予广泛的特权。[[[] ] 他的同事,弗吉尼亚州的埃德蒙·...  

评分

目录 导论: “反对议会的战争” 1 爱国的保王主义:斯图亚特君主制和回到“特权”,1768– 1775 2 “再往前一步,我们将回到起点”:爱国主义者与保王党的代表理论 3 “只有上帝才是美利坚的国王”: 1776,《常识》与共和主义转向 4 “古老的政府,越接近越好”:荒野中的保王...

评分

导论: “反对议会的战争” 在1787年6月1日的制宪会议上,宾州的詹姆斯·威尔逊(James Wilson)起立提出动议创设美国总统一职。他提议说,这一新的联邦行政长官职位,将“由一个人担任”,并且这个主要的行政长官将被赋予广泛的特权。[[[] ] 他的同事,弗吉尼亚州的埃德蒙·...  

用户评价

评分

“以君主制为实质,以共和制为形式”,书中的这句话很好地概括了美国的宪政体制,通过本书,结合《联邦党人文集》和《缔造共和》,第一次系统地对美国的政治模式有了具体地了解,本书也对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思想进行了溯源,作为现代政权模式的滥觞,美国建国一代的视野和前瞻性确实令人敬佩,也给后来的共和制国家的建立提供了重要参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虚心向先驱者、先进者学习,始终是个人和国家前进的航标。

评分

这样的书,为何要做成轻型纸?

评分

内容扎实,译笔甚佳。

评分

内容很精彩,翻译也十分流畅,好久没有这么痛快地阅读体验了~

评分

作为个人主题阅读“美国革命”的收官之书,看完十分开心。全书很好地补充了对《美国革命的思想意识渊源》《联邦党人文集》的理解,特别是对新教传统、反对派、国家学说的理解。虽然大部分内容都已熟悉,但前三章还是让我收获颇丰:独立战争前的北美爱国者“说辞”幼稚且有趣,选举代表与初始“授权”理论的对攻以及后者的强词夺理,新罗马理论和希伯来式解读的特有语境等等,都令人心满意足。跨越250多年的长河,我向往那个既有贵族制遗韵又处平等主义兴起的大转型时期。尽管“美国革命”这一主题告一段落,但如何应对“国家底层代码”的bug,从理论和拳头上阻隔一切妄图分裂的种子,仍是我不断思考的问题,不应以主题阅读的告终而告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