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亿美元分子

十亿美元分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作者:[美] 巴里•沃思
出品人:
页数:410
译者:钱鹏展
出版时间:2018-12-1
价格:6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286780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医药
  • 商业
  • 科普
  • 制药
  • 创业
  • 药企
  • 科学
  • 传记
  • 经济
  • 金融
  • 投资
  • 商业
  • 科技
  • 创新
  • 创业
  • 市场
  • 增长
  • 财富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理解现代医药革命的必读之书!

★《财富》杂志推荐最令人增长智慧的75本书之一

★还原最真实的药企竞争与合作,揭秘不为人知的制药内幕

★当了解整个故事之后,我们面对“新药是不是太贵”这个问题时,答案会更加全面 。

——李治中(菠萝),《癌症• 真相》作者

★科学界的群星闪耀

福泰制药创始人,哈佛的天才、制药界的王子、默沙东的逆子——乔舒亚•博格

“肝移植之父”—— 托马斯•斯塔泽

“化学生物学奠基人”——斯图尔特•施瑞伯

“现代有机合成之父” ——罗伯特•伍德沃德

“信息时代的教父”——万尼瓦尔•布什

★1000万美元——>市值450亿美元,从实验室到华尔街的科学商业传奇

--------------------------------------------------------------------------------------------------------------

福泰制药是豪门林立的制药界的现象级黑马,以“基于结构设计药物”为核心理念。它成立至今仅有30年,已打造过年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的分子,市值在2018年5月已达450亿美元,位列世界药企前30强。福泰目前拥有三款获批上市药物,其中主打的囊性纤维化特效药Kalydeco是全球第一款直接针对该病致病基因的药物,被誉为“2012年最重要的药物”。

然而回到30年前,福泰在1989年刚成立时,是一家仅有1000万美元的风投资金、每周却要烧掉近10万美元的创业公司。他们没有任何科研成果,只有十余个科学家,对手却是肝移植之父斯塔泽、化学生物学先驱施瑞伯,还有美国科研实力最强、最受敬仰的药企——默沙东。福泰所能依仗的唯有它的创始人——哈佛的天才、制药界的王子、默沙东的逆子——乔舒亚•博格。

博格为何在不惑之年出走默沙东?他又如何带领福泰在科研与商业上屡挫强敌,并最终在两年内上市?计算机到底对药物设计有何作用?作者巴里•沃思与福泰的成员同吃同住,以亲眼所见,为我们揭开了创业药企神秘的面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见证药学史上最动人心弦的篇章!

作者简介

巴里•沃思(Barry Werth)

美国知名记者以及六本纪实文学作品的作者,曾为《纽约客》《纽约时报杂志》《智族》《户外》等多种报纸、杂志撰文。他也在史密斯学院、曼荷莲学院以及波士顿大学教授新闻学与纪实文学写作。

目录信息

读后感

评分

不知道该怎么去记录读书最后一刻的感受,是意犹未尽?还是怅然若失?记得前年读《基因泰克》的时候,最感兴趣的肯定是属于赫赛汀的问世之路,然而作者介绍完重组人胰岛素后就结束了,但是基因泰克对我的影响确实巨大的。福泰一上来就给了我一个谜,他们到底合成了哪个免疫抑制...  

评分

本书讲述了一个经典的美国式创业故事:一家名为 “福泰制药”(Vertex Pharmaceuticals)的小公司,从只有十几个研究人员的创业团队起步,只花两年半时间就在纳斯达克 IPO 上市,成为美国医药界的一匹现象级黑马。 书名 “十亿美元分子” 是什么意思呢?一种药物就是一种特定的...  

评分

本书讲述了一个经典的美国式创业故事:一家名为 “福泰制药”(Vertex Pharmaceuticals)的小公司,从只有十几个研究人员的创业团队起步,只花两年半时间就在纳斯达克 IPO 上市,成为美国医药界的一匹现象级黑马。 书名 “十亿美元分子” 是什么意思呢?一种药物就是一种特定的...  

评分

创业者需要一种迷之自信的气质,在面临各种困难时都要保持不崩溃… 1989年,在遭华尔街白眼的众多创业板块中,生物医药是最不受待见的,它花钱无数,却迟迟不能盈利,像基因泰克那么成功的公司实在太罕见了。这些新公司被认为风险太大、太烧钱,而华尔街对这些需要数年甚至数十...  

评分

非常精彩的制药企业创业史,翻译专业而流畅,读起来酣畅淋漓。 看过《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和《我是药神》的观众,会憎恨药企的残忍与剥削,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指责、讽刺、痛骂,但是,从药企的角度来看,矛盾与问题就会更复杂,不是群众设想的那么简单。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  

用户评价

评分

不仅是Vertex的创业史,还以Vertex的视角回顾了很多医药界的大佬和大事件,比如第十五章回顾了艾滋病研究,将科学与利益的矛盾共生展现得淋漓尽致。“在艾滋病研究中,科学界虽然格外的高产,自私起来也是相当的无耻”,这句话在书中评价的是艾滋病研究初期的那段历史,但不得不说,“基因编辑婴儿”的消息又为这一领域添上了不光彩的一笔。愿顶尖的科学与可敬的仁爱长存~

评分

这本书最初写于1994年,作者深入内部完整再现了福泰制药(Vertex Pharmaceuticals, Inc.)和其创始人博格创业、融资、上市以及研发突破性新药的跌宕起伏过程,以此为线索叙述了制药产业在20世纪90年代从化学制药(大分子药物、被动寻找)转向生物制药(小分子靶向药物,主动创造)的行业范式转变。书中提到的博格笃信的重组分子以提高药效,以及免疫疗法、计算机辅助药物筛选(根据蛋白质折叠结构找到抑制点,靶向药物)等依然代表着当下医药产业研究方向。从后续发展来看,福泰从一家“烧钱”的草创公司变为了医药业的翘楚,真正研发出了“十亿美元分子”。作者在后记中讲到他写作了本书的续篇《解药》(The Antidote),希望能读到中译本,通过这20年的变化看到医药行业未来趋势。

评分

科学不是从事实到事实,而是从假设到假设,科学家的神是自己,

评分

非常好看,一种新药如何从无到有,一家生物制药公司如何从小到大,这本书说得很清楚了。很难得的是,翻译非常流畅,还修正了原书的一些bug,真的是很难得了。

评分

发现我读不了这种书,我只要时间线清晰的,谁谁做了啥事,导致什么结果就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