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次
引言 作为独立研究单元的南宋文学
上编 身份与诗艺:南宋诗学的多维观照
第一章 “江湖诗派”与退居士大夫诗文
第一节 “江湖诗派”概念的梳理与南宋中后期诗坛图景
一、 风格论:“江湖诗派”在清代的提出与应用
二、 书籍论:文学史书写对“江湖诗派”的另一种阐释
三、 “江湖”是否成派:反对的声音与概念的新思考
四、 遮蔽的图景:作为“诗人”的晚宋士大夫群体
五、 结语
第二节 祠禄官制与地域诗人群体的形成
一、 祠禄官制与南宋士大夫的居乡
二、 作为祠官的核心文学家与南宋福建地域诗人群体
三、 祠官文学:观察诗人群体心态的一个视角
第三节 “祠官文学”与退居士大夫:以周必大为例
一、 作为南宋独特景观的祠官文学
二、 周必大:一个祠官文学的典型样本
三、 祠官文学与南宋文人的心灵世界
第二章 南宋诗人的诗艺探析
第一节 “石五六鹢”与南宋诗话中的“交蹉语次”“感官优先”
一、 从“错综”到“蹉对”:交蹉语次与诗歌技法
二、 知与见: 感官优先的诗艺运用
第二节 同题异流:刘克庄的梅花诗与梅花词
一、 基本状况与形式分布
二、 表现手法与意义流变
三、 历史地位与诗学评价
第三节 理学、气节与诗艺:钱锺书《容安馆札记》批评许月卿发微
一、 《容安馆札记》批语试诠
二、 理学与宋末诗歌
三、 气节与宋末诗歌
第三章 楚辞学在南宋:洪兴祖与《楚辞补注》
第一节 洪兴祖生平行履与《楚辞补注》的成书
第二节 互文性阐释:《楚辞补注》中的“以骚注骚”
一、 互文与“以骚注骚”
二、 《楚辞补注》中“以骚注骚”的阐释学审视
下编 结构与程式:南宋文章的知识考察
第四章 南宋骈文的审美结构与知识世界
第一节 洪适与两宋之际的四六文
一、 南宋文学生态与洪适四六创作
二、 洪适四六的审美分析与南宋四六的创作技巧
三、 洪适四六各体风格与南宋四六发展趋势
第二节 《洪平斋四六笺注》与南宋启文结构
一、 征典释语:《洪平斋四六笺注》的价值
二、 错文乱序:《洪平斋四六笺注》的疏失
三、 审美的程式化:《洪平斋四六笺注》与南宋启文的内在结构
第三节 复调的戏谑:《文房四友除授集》的形式创造
一、 假传与拟体:从《毛颖传》到《文房四友除授集》
二、 对话、双簧、反拟:《文房四友除授集》的文本结构与
形式创造
三、 和声与独奏:晚宋文人群体性唱和的承袭与突破
第四节 四六类书的知识世界与晚宋骈文程式化
一、 南宋社会文化与四六类书之兴
二、 警联:四六类书的关注焦点
三、 社会政治礼仪与四六类书的知识呈现
四、 “诸式”:晚宋骈文的程式化表征
第五章 南宋散佚文章学著述考论
第一节 南宋评点选本《古文标准》考论
一、 《古文集成》的体例与《古文标准》的辑佚
二、 《古文标准》佚文的批点特色与选文尚好
三、 《古文标准》的文章学启示
第二节 宋佚文话《纬文琐语》考论
一、 《纬文琐语》作者李郛考
二、 唐之淳《文断》与《纬文琐语》的辑佚
三、 南宋文章学视野下的《纬文琐语》
第三节 明抄残本《新编四六宝苑群公妙语》考述
一、 从《四六宝苑》留存目录看该书性质
二、 《四六宝苑》残本所存佚文辑考
第六章 作为批评资源的南宋学术笔记
第一节 《履斋示儿编》的学术得失与版本流传考略
一、 作者孙奕考
二、 学术得失论
三、 版本流传考
第二节 《爱日斋丛抄》体例臆测与文学史价值
一、 《爱日斋丛抄》原书体例臆测
二、 叶寘的社会身份与《爱日斋丛抄》的撰述特点
三、 作为诗文评的《爱日斋丛抄》
文章原刊一览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
收起)
评分
☆☆☆☆☆
写得太好了,没有一句废话,未来宋代文学研究执牛耳者。
评分
☆☆☆☆☆
是为论文合集。对钱锺书手稿集价值的发掘是一大亮点。祠官文学的提出有合理性但具体的解释力还要进一步研究,比如和中唐吏隐之间的联系区别,这种说法可以限定身份,但从研究样本来看,框定在乞领乘罢几个环节的相关写作,结论也偏向心态而显得文学性不足。除了祠官和地域性群体的联络启示,其他的相关分析让人很难清楚的感受到,研究贬谪文学,使用这个身份或不使用这个身份去解释之间有什么太大区别。
评分
☆☆☆☆☆
侯老師真是宋代文學領域80後學者的榮光呀!書中內容基本可分為「江湖詩派」「祠官文學」「宋代駢文」「宋元文話」四部分,其中大部分內容先前都以論文的形式拜讀過,但關於駢文的幾篇倒是第一回看,也有不少的收穫。尤其書中指出:南宋中後期駢文的高度程式化,雖有消極的意義,但在積極的一面導致內部結構、遣詞造句、隸事屬辭更趨精美,文章應用表意功能減弱,文辭審美意義加強,而高明作者能在固定程式化的形式格套中自出機杼、變換招數,並比之於近體詩,確實之前未曾想到,著實新奇。
评分
☆☆☆☆☆
是为论文合集。对钱锺书手稿集价值的发掘是一大亮点。祠官文学的提出有合理性但具体的解释力还要进一步研究,比如和中唐吏隐之间的联系区别,这种说法可以限定身份,但从研究样本来看,框定在乞领乘罢几个环节的相关写作,结论也偏向心态而显得文学性不足。除了祠官和地域性群体的联络启示,其他的相关分析让人很难清楚的感受到,研究贬谪文学,使用这个身份或不使用这个身份去解释之间有什么太大区别。
评分
☆☆☆☆☆
写得太好了,没有一句废话,未来宋代文学研究执牛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