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 古诗考索

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 古诗考索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作者:程千帆
出品人:
页数:602
译者:
出版时间:2014-10
价格:56.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0099233
丛书系列: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图书标签:
  • 程千帆
  • 古代文学
  • 唐诗
  • 文学研究
  • 科举
  • 隋唐史
  • 历史
  • 文学史
  • 唐代
  • 进士
  • 行卷
  • 文学
  • 古诗
  • 考索
  • 科举
  • 唐代文学
  • 进士制度
  • 诗歌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由著名文史学家程千帆先生的代表作《古诗考索》与《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合刊而成。《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全面考察了唐代行卷之风的由来、具体内容以及对唐代文学发展的影响。《古诗考索》收录了程千帆先生关于古典诗歌研究的三十二篇代表性文章,按照写作时间、行文体式的不同,分为上、下两辑。

作者简介

程千帆(1913-2000),著名中国古代文史学家、教育家,南京大学教授。1928年入金陵中学,1936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历任金陵中学、金陵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教职。1978年任南京大学教授。程千帆是公认的国学大师,在校雠学、历史学、古代文学、古代文学批评领域均有杰出成就。

目录信息

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
一、问题的提出
二、行卷之风的由来
三、行卷之风的具体内容
四、举子及显人对待行卷的态度及其与文学发展的关系
五、前人论唐代文学与进士科举的关系诸说的得失
六、行卷对唐代诗歌发展的影响
七、行卷对推动唐代古文运动所起的作用
八、行卷风尚的盛行与唐代传奇小说的勃兴
九、结论及馀论
古诗考索
题记
上辑
古典诗歌描写与结构中的一与多
相同的题材与不相同的主题、形象、风格——四篇桃源诗的比较研究
论唐人边塞诗中地名的方位、距离及其类似问题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被理解和被误解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集评
李白《丁都护歌》中的“芒砀”解
关于李白和徐凝的庐山瀑布诗
李颀《杂兴》诗说
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语弄寄房给事》诗题校释
读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记疑
杜甫《诸将》诗“曾闪朱旗北斗殷”解
读冯至先生《杜甫传》
韩愈以文为诗说
李商隐《锦瑟》诗张《笺》补正
从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看诗人的独创性
下辑
诗辞代语缘起说
《古诗》“西北有高楼”篇“双飞”句义
曹孟德《蒿里行》“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解
附录 阮嗣宗《咏怀》诗初论
左太冲《咏史》诗三论
郭景纯、曹尧宾《游仙》诗辨异
陶诗“结庐在人境”篇异文释
陶诗“少无适俗韵”“韵”字说
王摩诘《送綦毋潜落第还乡》诗跋
少陵先生文心论
杜诗伪书考
韩诗《李花赠张十一署》篇发微
与徐哲东先生论昌黎《南山》诗记
《长恨歌》与《圆圆曲》
玉溪诗《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说
读《宋诗精华录》
补辑
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从小说本身抽象出理论来——在中国古代小说理论讨论会上
的发言
答人问治诗
唐诗的历程——《唐诗鉴赏辞典》序言
《复堂词序》试释——清人词论小记之一
说“斜阳冉冉春无极”的旧评——清人词论小记之二
读《倾盖集》所见
程千帆先生学术年表
《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古诗考索》简析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程千帆先生《古诗考索》乃程先生平生诗学论文和笔记的精选。既然是单篇论文的集结,自然不必强行从中归纳出程先生一以贯之的“诗学思想”。如果一定要归纳,那么程先生所提倡的治古代文学应该“文艺学与文献学相结合”(据莫砺锋先生所述)也许能够体现出本书的一个重要的侧面...  

评分

比较早的论及行卷与文学的专题文章。对于基本文献的梳理?考察都可圈可点,应当能算奠基之作。近年学术界对行卷的问题多有质疑,可参看。 唐传奇也是前些年的研究热点,一方面是文本生成的问题,传奇是单一作家的文学创作,还是成之众手,这与幕府生活讲故事的风气有关,有书专...

评分

巩本栋:现为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研究员、上海大学教授、中国宋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词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程千帆先生的《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是一部研究唐代进士科举制度和行卷风尚与文学关系的经典之作。 它的产生,可从...  

评分

程千帆先生《古诗考索》乃程先生平生诗学论文和笔记的精选。既然是单篇论文的集结,自然不必强行从中归纳出程先生一以贯之的“诗学思想”。如果一定要归纳,那么程先生所提倡的治古代文学应该“文艺学与文献学相结合”(据莫砺锋先生所述)也许能够体现出本书的一个重要的侧面...  

评分

程千帆先生《古诗考索》乃程先生平生诗学论文和笔记的精选。既然是单篇论文的集结,自然不必强行从中归纳出程先生一以贯之的“诗学思想”。如果一定要归纳,那么程先生所提倡的治古代文学应该“文艺学与文献学相结合”(据莫砺锋先生所述)也许能够体现出本书的一个重要的侧面...  

用户评价

评分

既有考证,也有鉴赏。考证不是目的,而是为廓清理解障碍,为阐释作品服务。另外,在那个电脑还未兴起的年代,先生对于文献材料的掌握与援引如此丰富,着实令人钦佩赞叹。阅读过程中,发现一处错误,第467页倒数第七行“熟知二谢能将事”,当作“孰知二谢将能事”,或许是编辑疏忽,今记于此,为之补证。

评分

考据颇精,笔法高妙。唯伤琐细,少创见。

评分

鄙人果然不是搞文学的。只看得下去最后徐友富的简析。觉得《古诗考索》每篇文章都在瞎扯,只是扯得比较高格调而已......偏见。偏见。

评分

有时代的印记,考证细碎,但瑕不掩瑜,写得很好看,开头一篇也解释了我一直以来对于科举糊名的疑惑

评分

《唐代进士与文学》多以唐宋笔记为史料,发微抉隐,只是《唐百家诗选》乃从行卷诗中选出,论证可能有小问题。《古诗考索》以文献考证与批评和鉴赏合一,可惜时代印记让人有些尴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