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陈来
出品人:
页数:452
译者:
出版时间:2011-1
价格:39.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35769
丛书系列:陈来学术论著集
图书标签:
  • 宋明理学
  • 哲学
  • 中国哲学
  • 陈来
  • 思想史
  • 国学
  • 理学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宋明理学
  • 哲学
  • 儒家思想
  • 理学
  • 朱熹
  • 程颢
  • 程颐
  • 心性之学
  • 道德修养
  • 古代思想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以二十几位理学思想家为主,叙述宋明理学的产生、发展和演变,以求揭示宋明理学的固有脉络和内在讨论。作者曾在北京大学开“宋明理学”课程,即以此为教材,本书内容全面、叙述简明,适于教学和自学之用。虽为教材,书中也有一些颇具特色的知识点,比如对于唐宋变革之际的庆历时代知识群体,如欧阳修、范仲淹等人,专辟出一章(书中第二章)着重拈出。

作者简介

陈来,1952年生于北京,哲学博士生。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哈佛大学等海外大学客座教授、国际中国哲学学会副执行长。现任全国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为患,以及多所大学的特聘讲座教授、兼职教授等。

目录信息


引言
宋明理学的正名
宋明理学的内容
宋明理学的定位
第一章 宋明理学的先驱
第一节 中唐的儒学复兴运动
(一)韩愈
(二)李翱
第二节 北宋前期的社会思潮
(一)困穷苦学
(二)崇道抑文
(三)尊经
(四)排佛
第二章 北宋理学的建立与发展
第一节 周敦颐
(一)孔颜乐处
(二)太极动静
(三)主静与无欲
第二节 张载
(一)太虚即气
(二)两一与神化
(三)性与心
(四)穷理与尽心
(五)民胞物与
第三节 程颢
(一)天理与道
(二)浑然与物同体
(三)定性说
(四)诚敬与和乐
(五)性与心
第四节 程颐
(一)理与气
(二)动静与变化
(三)性理与气质
(四)持敬
(五)涵养与致知
第五节 邵雍
(一)元会运世
(二)以物观物
(三)阴阳体性
第六节 谢良佐
(一)穷理
(二)求仁
(三)尧舜气象
第三章 南宋理学的发展
第一节 杨时
(一)体验未发
(二)反身格物
(三)行止疾徐之间
第二节 胡宏
(一)心为已发
(二)性立天下之大本
(三)性善不与恶对
(四)天理人欲同体异用
(五)心主乎性,心以成性
(六)察识涵养,居敬穷理
第三节 朱熹
(一)理气先后
(二)理气动静
(三)理一分殊
(四)未发已发
(五)心统性情
(六)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
(七)主敬涵养
(八)格物穷理
(九)道心人心
(十)知先行后
第四节 陆九渊
(一)本心
(二)心即是理
(三)论格物与静坐
(四)尊德性而后道问学
(五)收拾精神,自作主宰
(六)义利之辨
第五节 杨简
(一)神明妙用
(二)不起意
(三)天地万物通为一体
第四章 明代前期理学的发展
第一节 曹端
(一)太极之动
(二)敬与乐
第二节 薛瑄
(一)理气说
(二)格物穷理论
(三)心性功夫
(四)心之虚明
第三节 胡居仁
(一)因气以成理
(二)明理与养气
(三)静而操持
(四)主敬无事
(五)论无事与放开
第四节 陈献章
(一)静坐见心体
(二)求之吾心
(三)自然为宗
第五章 明代中后期的理学
第一节 王守仁
(一)心外无理
(二)心外无物
(三)格物与格心
(四)知行合一
(五)致良知
(六)四句教
(七)本体与功夫
第二节 湛若水
(一)随处体认天理
(二)心包万物
(三)执事敬
(四)初心与习心
(五)知行交进
第三节 罗钦顺
(一)理气一物
(二)理一分殊
(三)道心人心
(四)论格物
第四节 王廷相
(一)元气实体
(二)理与气
(三)性有善恶,出于气质
(四)论作圣之功
(五)知识与见闻
第五节 王畿
(一)顿悟与四无
(二)一念之几
(三)良知异见
(四)格物与致知
(五)论神、气、息
第六节 王艮
(一)现成自在
(二)学乐
(三)淮南格物——安身
(四)万物一体
第七节 罗汝芳
(一)赤子之心
(二)当下即是
(三)顺适自然
(四)天明与光景
(五)格物与孝慈
第八节 刘宗周
(一)意念之辨
(二)独体
(三)诚意与慎独
(四)四德与七情
(五)义理之性即气质之本性
(六)道心即人心之本心
(七)心性一物,即情即性
(八)格物穷理
附 李滉
(一)理自动静,理有体用
(二)四端理之发,七情气之发
(三)物格理到
结束语
综合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因为课程考试的缘故,这本书反复读了好几遍,修中国哲学史的同学几乎人手一本,取代了意识形态浓厚的官方教材成为宋明理学的标准课本。的确,本书属于导论性质,每个哲学家的思想基本上以大纲的形式展开,分列条目,虽然并不深入,却十分适合初学者重点把握哲学家的思想和气质...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不错的教材~

评分

求保中哲史通关顺利!!!

评分

读完之后一直想对照吕思勉先生的《理学纲要》重新看一遍,但是也没来得及。本书是教材式写法,好处是要点较清晰,行文大体是引用原句,然后略加疏解,象学案体的缩写然后加以阐说。不过阐说实在有点不满意,因为虽然没有什么阶级斗争的色彩了,但是有很多机械的辩证唯物论,比如物质、意识、能动性等等,恍惚有种回到高中政治课上的感觉,用这些来解释宋明理学的概念终究是隔了一层。而且相较于吕思勉先生的书,陈来显得冷静、客观,很少有什么能让人生发感动的地方,不知道是不是我的要求太过分了。记得吕先生书里提到陆象山讲义利之辨时的自我反省,真是动容,实在是醇儒啊。理学影响宋明以来的中国长达千年之久,但是现在对于理学的了解却是实在缺乏。此外,看到整本书的理气心性,觉得近代中国的屈辱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啊。

评分

陈来先生的大作,了解宋明理学很好的入门书。本书扼要地介绍了二十余位理学家的主要思想,统观全书,可了解宋明理学的发展脉络以及讨论的主要哲学范畴。不过像两年前读《康德传》一样,我在哲学概念的辨析上依旧存在困难,没有真正进入讨论。不过或是因为中哲的缘故,亲近感足以支撑我读完那些关于心气理性情等等概念的辨析。不出读前所料,气质上的确亲近心学而反感理学,另外对邵雍的术数颇有兴趣。嗯,看来去台湾会是个好的选择!

评分

复习完毕,考试去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