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夏目漱石唯一自传体小说 看大作家与苦闷生活相周旋
《路边草》是夏目漱石唯一的自传体小说,作者以一种旁观的角度,客观冷静地描述了自己所处的境遇与处理事情的前后经过,行文中他讲述了性格问题及童年经历如何影响健三现在的生活。尤其在与妻子的夫妇关系中,作者甚至将健三为何总是与妻子冷言相向的原因一点点地剖析出来。
作为一本自传体小说,夏目漱石非常慷慨地让读者大尺度地接近自己真实的生活,虽然现实生活中的他可能不善言辞、弄巧成拙,但作品中的夏目漱石对所有事情的幕前幕后都了然于心:有分析,有反思;有对他人的温情,有对自己的苛责。
作品中的夏目漱石更加立体,其心理描写之细腻,洞幽察微之敏锐,让读者不得不感慨一代文学大师精准的人性把握能力与老到的语言文字功底。
夏目漱石(1867-1916)是日本近代重要的文学家。本名夏目金之助,出生于东京官吏之家,一八九〇年进入东京帝国大学攻读英文专业。一九〇〇年赴英留学,一九〇二年归国后,在东京大学教授英国文学。夏目漱石兼具东西方文化素养,早期致力于俳句创作,后创作小说,代表作有《我是猫》《哥儿》《三四郎》《后来的事》《门》《心》《明暗》等。
配角的人物性格并不是很鲜明,加上名字也相似,我已经搞混了。生活里总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琐事的。健三是一个很矛盾的人,他一边想置身事外,一边又心存诸多顾虑,所以最后自己的生活一团糟,因为舍不弃一些东西,开始还可以看看书,去精神世界里寻求开解,后来又开始思考,读...
评分 评分故事尾声说,不存在真正解决的事情,一句也没有提起之后情节的发展。今后夫妻关系如何?岳父下场如何?姐姐身体如何?姐夫生计如何?兄长生活如何?养父养母又如何? 作为读者渴求一个确切的答复,然而因为这是自传性的小说,答复只能往作者生平里找了。书中常有“体弱”“家贫...
评分倦于说话。这是夏目先生笔下的健三,不懂人情变故和生活艰辛,在国外无忧虑地读书,归国时带回十几箱子的书,却不知道妻子和孩子早已连衣服都快穿不起。一下子成为整个家庭的支柱,而他本身有的却净是些与学问对等的烦恼,于生活可谓一窍不通。但他并不是不善良,在所及范围内...
评分夜已深了,我的思维却很鲜活。 越来越明确脚边的路了。我以前一直批判批判自己,觉得自己思想太黑暗太龌龊(为何我要给自己戴上这样的帽子呢?我何其无辜!)。LUCY的评论让我看到了曙光。人的大脑越开发越缺乏情欲,遂臻至与天地万物同一的境地。我还不够理智,还被太多下层的...
自传体小说《路边草》并没有曲折离奇的情节,也没有香艳绮丽的故事,但却朴实细腻地讲述了微尘般的普通人的生活。柴米油盐酱醋茶,缺钱、生病,真实平淡,没有刻意美化,展现人间温情的同时也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冷酷。 虽然健三的大男子主义和压抑的夫妻关系让我有窒息感,但健三其实不是坏得流油的坏人。“如果说要我买字据,或者说如果怕麻烦那就出钱,那我只能表示拒绝。若是生活有困难,需要想点办法,而且保证今后不再来提要钱的事,那么,看在过去的情分上,多少凑几个钱,还是可以的。”健三还是讲情分的。而且健三工作也很努力。 健三要养活自己的妻子孩子,另外每月要给姐姐零用钱,要应付曾经抚养过他几年的养父养母这两个吸血鬼,要帮助陷于困境的岳父……好辛苦啊,这一言难尽的、灰蒙蒙的人生。
评分说实话不是因为作者的大名实在读不下去,太絮叨了,自传书,里面的主角健三就是他本人。这个出版社300多页里几乎所有小节后面都空白一面,撑厚度。估计都印满撑死200页太薄不好卖上价。不知道是不是由于那个年代的原因。讲述他怎么不喜欢他的养父母,后来养父母离婚了。长大后分别隔三差五找他要钱,养女还好点,养父得寸进尺后谈判用100元买断(里面介绍一个英国买的钱包5英镑=10日元)政府让夏目免费去英国留学,回来后任教,家有3个女儿,但他对孩子毫不关心,对妻子也种种不满,觉得女人生孩子是天职没什么大不了的。妻子还有少许精神问题。岳父以前是做官,随着幕府倒台也没工作了,还投资失败,舔着脸找他求救济。他本人工资虽一般,但这么一算分成了8份也不够他用,身体还不好。看完后路转黑88
评分想割断又割不断,可以说成是懦弱,但也正因为那多出的一只眼。不是被困住,是他感受到更多。“不存在真正解决了的事”,这样执拗的夏目,其实再通透不过了啊。他说的牢房生活、为往事所烦恼,苦笑诶诶。面对阿常时该哭又哭不出的心情,的确只有自受,所以割不断的他才明白感情,而不是别人自认的人情。
评分第二次看反而是更模糊的状态。 确实很巧的构思方法,剥茧抽丝剖析出建三的家庭、生世。在后来,建三摆脱了岛田的纠缠,与自己想的,在人际中交投让儿子亲自见,完全相反在春节焦额、自轻完全相反。 在春节,又是新年的时候,应是新的一天了。 书评里说的,像水煮白菜,确实寡淡。但生活不是寡淡吗? 父妻、兄弟、长辈、子女之间,琐碎、伤心。但真的需要交流与宽容啊!因为越是冷淡,积怨越深,越失落无助。 自己在未来还有好多好多的路要走,所以要以积极热情的态度去面对呀,已经过了好多年的抑郁生活了,不要覆辙了。
评分按译后记所言,小说剧情基本映射于夏目漱石的现实生活。除此之外,小说思考的问题是人情。人天生存在着偶然性与必然性的二律背反:人偶然地出生,偶然地背负着人情,却又必然地承担人情的侵扰,或者说,责任。那么,既然一切都是偶然,皆非我所欲,我又有什么责任呢?这就是健三的困惑——“责任不在我,责任不在我啊!”姐姐一家,哥哥,养父养母,岳父一家,在健三看来(实际亦然),都是对他生活步调无尽的延宕。健三在思考人情的偶然性之时,却并未放弃责任的必然。所以读者从小说中可以看出健三收入并不低,也能觉察人情而引起的金钱关系使健三一家多么捉襟见肘。关于人情的困惑,再次放大,则是人际之间的不相理解。这即是健三与妻子之间的问题。夏目漱石把人情问题都摆上了台面,那之后呢?似乎没有太启发性的论述。另外,小说的叙述也越轴过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