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卢卡奇关于悲剧的理论是对20世纪欧洲文明危机的自觉回应。透过对悲剧问题的思考,青年卢卡奇不仅自觉完成了从新康德主义到黑格尔主义立场的转变,也为其之后转向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立场提供了理论准备;此外,悲剧问题也呈现出了卢卡奇早期思想的哲学内涵,对此进行研究,为我们较好地把握他对德国古典哲学及其理论意义的独特解读提供了可能。本书以青年卢卡奇的悲剧理论为线索,试图建立起文艺理论、德国古典哲学与马克思主义三者间的学术桥梁,继而说明,一种哲学上的浪漫主义传统,如何构成了青年卢卡奇的理论意识,进而也构成了其走向马克思主义的前意识。
陆凯华(1988- ),上海人,复旦大学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哲学博士后(已出站),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师、“明园晨晖学者”。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德国古典哲学等领域研究,先后参与各类省部级课题4项,并获得省部级奖项;在《世界哲学》《复旦学报》等学术类期刊发表论文、译文多篇。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配合文本细读,支持陆老师!
评分配合文本细读,支持陆老师!
评分卢卡奇深入一种,有深度也有耐心
评分配合文本细读,支持陆老师!
评分配合文本细读,支持陆老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