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堂经济学

教堂经济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格致出版社
作者:赖建诚
出品人:
页数:248
译者:
出版时间:2018-9
价格:4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3226180
丛书系列:经济史与思想史丛书
图书标签:
  • 经济学
  • 宗教
  • 赖建诚
  • 经济
  • 资本主义
  • 道德
  • 罗马帝国
  • 达尔文
  • 经济学
  • 教堂
  • 宗教与经济
  • 社会批判
  • 思想史
  • 制度分析
  • 信仰与理性
  • 市场经济
  • 文化研究
  • 哲学思考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 赖建诚经济学科普第三弹,《经济史的趣味》姐妹篇

★ 好玩好看的的教派演义史,有理有据的宗教经济学

★ 教派竞争亦是精彩商业故事,揭秘宗教现象的经济本质

★ 宗教是“人民的鸦片”,还是社会凝聚的黏着剂?

★ 宗教版《人类简史》:不理解宗教,无以了解人类

★ 两岸名家齐声推荐:复旦 韦森 | 上财 梁捷 | 东吴大学 陶宏麟 | 台大 王道一 | “中央大学” 单骥

★ 40幅绝美插图,纵览历代大师画作

★ 台湾“文化部”版权推广重点图书

.

.

关乎心灵的宗教行为,可否用世俗智慧经济学来分析?

.

宗教教派的发展和竞争,又遵循怎样的逻辑?

.

《教堂经济学》利用厂商竞争理论,将教派间的竞争行为与策略,化作精彩的商业故事。读者可以看到:对宗教现象的分析,经济学有多么大的解释力;而任何教派的发展与兴衰,又如何与金钱和权力紧紧纠缠。

.

几个世界级的大宗教瓜分今天世界宗教市场的大部分份额,与手机市场的竞争格局高度相似,这并非偶然。三千年前犹太教的经营策略,跟现代快餐店的加盟模式如出一辙。降低入教门槛相当于降低了宗教产品的“价格”,是新兴教派的竞争利器,基督教同犹太教、新教同天主教的竞争都用到了此法。欧洲各地建造高耸入云的教堂,其实是教会掌控地方经济资源、创造就业机会的途径。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国教地位、教会的婚姻管制、十字军东征、教会贩卖赎罪券,其实质都是在利用市场势力赚取超额利润。而那些严格的教义规范,与壁垒分明的他我之别,则是维持垄断地位的“必要之恶”。

.

.

————名家推荐————

.

赖建诚教授是当代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名家,学贯中西,成绩卓越。这本《教堂经济学》,意图挑战传统认知,从历史史料入手,借助目前迅速发展的经济史实证研究成果和经典经济学理论框架,重构历史上宗教发展的演变逻辑,体现了巨大的学术雄心。

──梁捷/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师

.

本书虽然只是宗教经济学的一小部分,然而这样的书在西方亦不常见,能在华语世界出版,算是造福华语世界的读者。这是本非常有趣的书,虽然华语地区基督徒人口不多,但宗教观却很普及,大半的中文宗教书都在介绍教理,非常少见中文宗教书能把内容带到这样的境界。全文流畅,常能引用华人熟悉的例子解说欧美宗教现象,把本来很遥远的历史时空,一下子拉到我们的身边,增加了故事的趣味与临场感,让大家能细细品尝与咀嚼,是本非常值得一读的好书。

──陶宏麟/台湾东吴大学经济系教授兼系主任

.

宗教信仰是主观的,不同的人可能经历了不同的过程找到自己认可的宗教信仰,一旦信了,就信了,也就不去计较它背后的意涵、运作,乃至它的组织与策略。然而,许多中外的有识之士及研究者对于宗教发展各相关议题,则是秉持着研究与探讨的客观态度,从「人」与「组织」等相关的角度,来研究它的兴衰。本书作者们,则是综合了外文文献、研究及专书等成果,再以其深厚经济学理的角度来切入,重新做了有系统的综整与诠释,是本将宗教发展与经济学相结合的好书,特别值得推荐。

──单骥/台湾“中央大学”产经所教授,APIAA院士

.

本书拿出经济学家的看家本领「行为显示偏好(revealed preference)」,解释种种宗教竞争现象,一探宗教人士的内心动机,警告读者满口仁义道德的人也可能是「以敬虔为得利的门路」(《圣经·提摩太前书》第6章第5节)!不过,有同样的外在表现,不代表内在心态也相同。抱持厂商竞争心态的人会做这些行为,不见得所有宗教人士都抱持那样的心态。「宗教竞争异于厂商竞争者,几希?!」你能「察看人心肺腑」、分辨真实敬虔的信仰吗?

──王道一/台湾大学经济系教授

.

这本书可说是来得正是时候,足以弥补目前社会对宗教团体的各种研究与理解中,所缺乏的那块系统性的拼图。过去,我们多半从宗教学、社会学或团体组织经营的角度,去理解教会组织,反而是经济学者比我们更能看清,任何教派的发展与兴衰,是如何与金钱和权势紧紧交缠。

──乔瑟芬/基督徒性别平权运动者

.

「佛争一炉香」,灵力资源引发了宗教界所不为人知的竞争现象。然神明是不会说话的,这些灵力资源说穿了都是人类这些神界的代理人所欲竞争的,包含政治、权力、物欲、金钱与财富等都可能是据有灵力资源后的结果。宗教信仰是两面的,一方面积极劝人为善,另一方面也彼此竞争着灵力资源。赖建诚教授的《教堂经济学》以历史的时间轴,用经济分析的角度导引出宗教竞争的现象,让我们有机会重新思考宗教信仰所不为人知的另一个面向。

──钟文荣/《巷子口经济学》作者,资深产业分析师

.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宗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清华大学经济系的退休教授赖建诚跟《天下杂志》的资深编辑苏鹏元合著的这本《教堂经济学》,从理性的观察来切入感性的宗教,告诉你宗教是如何找到独特性,成为垄断企业的。

──鲔鱼/"生鮮時書"创办人

.

《教堂经济学》由《经济史的趣味》与《经济思想史的趣味》的作者赖建诚所著,叙事手法延续一贯易读易懂的风格,以市场与厂商理论,解析基督教每一次面临挑战时,他们所做出的应对背后,到底有什么逻辑可循。跟随此书的分析,读者会发现厂商理论确实是一把分析宗教现象的神兵利器。此书并非选择艰涩且迂回的学术语言进行书写,对于分析时所利用到的经济学概念大多都会先做说明或阐述,也因此,本书除了作为宗教经济学的介绍性书籍,也很适合作为经济学的入门书。

──MH/白經濟 TalkEcon

作者简介

赖建诚

.

享誉学界的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名家,华人世界罕见的通晓多种语言、熟稔现代经济学分析工具和方法、兼有深厚东西方史学功底的经济学者。台湾清华大学经济系教授,巴黎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博士,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问学者。

.

积数十年学术功力,创作经济学科普作品,在读者中有超高人气。基于上百篇经典论文写成的《经济史的趣味》,展示了现代经济史学的成果与魅力。既渊博又风趣的《经济思想史的趣味》,是了解经济学发展脉络的优秀指引,同主题中文图书的巅峰之作。《教堂经济学》对不同宗教之间的竞争行为与策略做了精彩解说,展现了经济学的强大解释力。

.

英文专著《亚当·斯密在各国的传播》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中文学术专著包括《边镇粮饷》《亚当·斯密与严复》《王室与巨贾》等,在学界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

.

联系方式:lai@mx.nthu.edu.tw

.

————————————————————————

.

苏鹏元

.

台湾清华大学经济系硕士,曾任《天下杂志》出版部资深编辑、《新新闻》资深记者、《商业周刊》研究员。

.

参与编辑的书籍曾获《中国时报》开卷周报十大好书奖、金石堂书店年度最有影响力书籍、“经济部”中小企业部金书奖,译著有《投资最重要的事》。

.

现为《天下杂志》出版一部特约资深编辑,希望能藉由选书、编辑、翻译,帮助更多好书出版。

.

联系方式:h9437@yahoo.com.tw

目录信息

★ 楔子:宗教经济学概说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美国神职人员的人数与美国人上教堂的频次保持稳定增长。这显示随着社会进步,宗教活动也会日益繁荣。自20世纪70年代以降,宗教经济学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一流研究者的关注。本书从历史角度,探讨宗教市场的演变过程、竞争的模式、政府的管制,以及政教结合或对立。
.
.
★★ 第一篇 人类与宗教
.
★ 第1章 宗教是人类独有的吗?
所有动物(包括人类与蚁类),道德性都是与生俱来的,是长期演化的产物,非人类或灵长类所独有。但宗教是人类特有的“社会软件”。在个体层面,宗教可以消解人的罪错感,给予心灵的平安;在群体层面,宗教可以促成社会凝聚和演化。宗教加上法律,跳跃性地增加了人类社会的生存能力,使人类成为地表最强的主宰者。
.
★第2章 为什么宗教有助于人类演化?
如果把“社会”当作一个有机体,一个类似有生命、有演化历程的生物体,那么宗教能有效地帮助社会中的组成分子(个人),完成所需的集体行动。天择与人类演化是多层次的,有基因、个体、群体、社会四个从低到高的不同的层面。宗教是社会黏着剂,指引人类互助利他,是群体和社会演化的重要推动因素。
.
★第3章 为什么社会规模越大,宗教的规模也越大?
陌生人之间信任的建立需要公共道德来支撑,而公共道德感背后是这个社会的宗教力量在发挥功能。所以社会规模越大,宗教的规模也随之变大。宗教是一种超自然的监督系统,是社会的重要黏着剂。社会心理学专家阿拉·诺伦萨扬归纳出了“大神的八项原则”,说明一个具有社会黏着剂功能的宗教,需要满足的条件。
.
.
★★ 第二篇 宗教市场
.
★ 第4章 一个社会的宗教越多元,宗教参与就越活跃吗?
当一个社会开放许多宗教同时竞争,人心会更加向善,宗教整体参与会越活跃,这就是竞争兴旺说;而竞争衰退说认为,一个社会的宗教愈多元,宗教参与反而愈不活跃,因为多元环境会产生可信度危机。欧洲宗教改革时期和美国独立后,的确出现过竞争兴旺的局面。但如果以世界为整体样本,在历史长河中考察,那么偶占(双雄争霸)和寡占(三足鼎立)才是主流。
.
★ 第5章 教规越严厉的教派越容易成功吗?
与其全无戒律地开放信众参与,吸引一堆牛鬼蛇神,采用适当程度的严厉教规,更容易发展壮大。较严厉的教规可以排除观望与占便宜的外围份子,留下具有共同理念的成员。作风较保守、坚持传统规矩的教派,比自由开放的教会,更能持久不坠。目前信徒最多的三大宗教分别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印度教,其中基督宗教与伊斯兰教都是教规严格的一神教。
.
.
★★ 第三篇 竞争策略
.
★ 第6章 犹太教的经营模式与现代加盟店有何相似之处?
犹太教从初期的多神信仰逐渐演变为独尊一神,这位至高的神后被称为“耶和华”。耶和华教派凭借类似现代加盟店的经营策略,在竞争激烈的中东地区迅速壮大:(1)具有排他性,对真正的竞争对手态度明确;(2)只能由教会许可的教士执行宗教服务;(3)信众缴税与各项宗教服务的收费标准化;(4)教规严格、禁忌明确;(5)以教义和福祸的要求来扩张,而不是用价格竞争。
.
★ 第7章 基督教如何在同犹太教的竞争中胜出?
基督教由耶稣创立,部分教义源自犹太教,但与犹太教存在竞争关系。决定竞争格局的关键,是公元50年耶稣基督的使徒保罗所写的《加拉太书》:公开宣称外邦人不必遵守摩西律法行割礼,只要“因信生义”,就可获得救赎。《加拉太书》降低了基督教的入教门槛,让严格要求行割礼的犹太教难以吸引信徒加入。公元70年罗马人摧毁犹太教圣殿,对基督教则是意外的助力。
.
★ 第8章 基督教如何成为了罗马帝国的国教?
面对政治压迫和教派竞争,基督教走了门户开放、降低门坎的平民路线,争取到了劳动阶级、中产阶级和广大妇女。信徒大量涌入,但是平均水准下降,这让知识分子反而不愿入教。为了清理异教徒,强化垄断,基督教寻求国家支持;而帝国统治者也有意简化宗教体系,方便国家管理。公元4世纪末罗马皇帝将基督教立为国教。此后基督教在组织上继续广纳信众,但是教义解释权却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
★ 第9章 如何认识十字军东征的本质?
为了从穆斯林手里夺回圣地耶路撒冷,西欧封建领主和骑士在罗马教宗的准许下,对地中海东岸的异教徒国家发起了十字军东征。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东征有利于罗马教会地盘的扩展与宗教垄断地位的稳固。东征的另一个利益也很明显:扩张领土,制造商业机会,增加财富。当时西欧经济萧条,对外征战可以吸纳大量失业人口,刺激经济,转移国内矛盾,如二战时的德国。
.
★ 第10章 新教有哪些吸引人的卖点,天主教又如何还击?
天主教会在12~14世纪主导欧洲宗教市场。垄断地位让罗马天主教会变得贪婪和腐败,于是马丁·路德发起了宗教改革,催生了新教。新教采取了降低入教门坎、降减各项收费、鼓励信众创造财富以荣耀上帝、鼓励信众直接与神沟通等多种自由化策略,挑战罗马旧教的束缚。天主教的反击除了驳斥新教神学,更强化基本信念,更强调与新教的差异性,以区隔市场。换言之,天主教的反制策略属于扩充军备,深入防线,而非“降价抢市”。
.
★ 第11章 资本主义的兴起是拜基督新教所赐吗?
韦伯名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认为,基督新教的教义积极鼓励经济成就,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密切相关。不过,英国历史学家理查德·托尼认为,真正引爆资本主义的是地理大发现带来的大量白银涌入。法国年鉴学派的布罗代尔也指出,宗教改革时期的欧洲已经取代了地中海地区(尤其是意大利)的经济优势,那只不过是历史上常见的经济重心迁移。长期经济史的实证分析,也显示韦伯的观点有误。
.
.
★★ 第四篇 教会经营
.
★ 第12章 为什么天主教和基督教更强调地狱而不是天堂?
《圣经》中,“天堂”只出现了2次,而“地狱”则出现了超过10次,这是因为人天性对损失要比对收益更敏感,如果把“上天堂”和“下地狱”视作信徒信教得到的“期望收益”,地狱给人的预期痛苦要胜过天堂给人的预期享乐。所以越能在地狱观着墨的教义,越能抓住信众的焦虑和痛点。这是信徒愿意出高价购买的无本万利的“无形期货”。
.
★ 第13章 中世纪罗马教会如何实现垄断经营?
中世纪的罗马教会是一个垄断性的跨国组织,教皇的地位与权力通常超越了各国国王。罗马教会的经营目标包括:提高其他宗教进入灵性市场的障碍,确保教会的垄断性;创造并维持信众对教会的刚需;确保教区内的经济利益。为此罗马教会采取了以下做法:(1)各地的教会必须服从罗马教廷的统一管理;(2)整个教会体系从上到下必须维护教义的纯粹性,避免异端邪说侵入;(3)教会提供属灵服务有整套的标准作业程序。
.
★ 第14章 中世纪教会为什么要禁止高利贷?
中世纪教会禁止高利贷的一个重要理由,是为了操纵资金供给,获取超额利益。这样做有几个好处:第一,把市场利率压低,当自己需要资金时就不必付出高代价;第二,这可以避免富人通过借贷钱滚钱,威胁教会权威;第三,教会可以提供低利贷款给特定对象,使对方形成对教会的依赖;第四,如果有人违反高利贷规定,可以要求对方缴纳大笔罚金以求豁免。
.
★ 第15章 中世纪教会为什么要管制信徒的婚姻?
中世纪信徒的结婚和离婚,都要经过教会的批准。教会的婚姻禁令禁止七等亲之间通婚,远远超过了优生学要求的范围。信徒实在要结婚,也可以用钱来解决:如果要让三等亲的婚姻合法,要付费若干,四等亲又若干,以此类推。这对教会是一大笔收入。婚姻禁令还可以鼓励与外姓通婚,吸纳更多人进入教会的管辖,这既可帮教会赚到婚礼费用与新信众,还可以分散民间财富,削弱地方势力。
.
★ 第16章 加盟罗马教会给清贫苦修的熙笃会带来了什么变化?
罗马教会为了拓展势力,让戒律严格的天主教隐修会熙笃会加盟,双方形成了契约性的互利共生关系。加盟罗马教会这个大品牌,有助于熙笃会减少交易成本、扩张市场,但也给熙笃会带来了沉重的财务负担:一次性的加盟费、每年5%的所得抽成,还有总部访视团的吃喝用度。为了应付这些开支,熙笃会大量购入土地和雇用廉价劳工置办产业,于是清贫素食的苦修教会摇身变为累积财富的创业家。
.
★ 第17章 为什么欧洲要花几个世纪建造高耸如云的教堂?
天主教会掌控着欧洲各地的政治与经济资源。教会利用过剩产能,在欧洲各地用几世纪的时间建造了高耸入云的教堂,产生了一种“孔雀开屏效应”。这么做有三项好处:第一,巩固自己的地盘,强化自己对资源的掌控;第二,向潜在的竞争者与威胁者炫耀,阻挡他们进入;第三通过这种大型公共建设,繁荣地方经济,活络就业市场。
.
.
★★ 第五篇 创新与危机
.
★ 第18章 天主教的封圣制度只是为了表彰杰出人士吗?
宗教封圣不只是对圣人的追认,跟政治封圣一样也是统治手法。为了激励各地方教会,罗马教会有一个平衡内部竞争的方法,那就是让各地区敎会有争夺“冠军”的机会:提供地方的圣徒名单,通常冗长审核、严苛的标准、庞大的财务成本,角逐宗教界的圣杯;而梵蒂冈拥有唯一审核权。被封圣者都是已逝高人,所以这套制度是活人在运用死人,目的在取得各地的捐献、制造名声、累积政治势力和所在教区的实力。
.
★ 第19章 为什么可以花钱赎罪的炼狱说是成功的宗教产品?
天主教教义认为炼狱居于天堂与地狱之间,是人死后反省自身过错的地方,而人的过错可以通过自身的善行或者向教会付钱来偿赎。炼狱说是很有创意的新产品:其一可以吸引更多信徒;其二能让教会增加许多收入;其三,可以减少异教学说的威胁。教廷还把与世无争的托钵修士收编为赎罪券的销售团队。赎罪说是中世纪教会新开发的商品,而找托钵修士当销售员则是宗教服务的推广新模式。
.
★ 第20章 中世纪英国教会的贪腐是因为道德堕落吗?
近代国家的兴起,造成英国天主教的衰退。造成宗教式微的主要威胁是国家,王室才是宗教的天敌。君主信仰的变化,是造成英国教会兴起衰落的主因。英国天主教在面对王室迫害时,不得不缩衣节食累蓄财力、削减慈善支出,这不是因为教会贪腐与道德衰落,而是求生存压力下的理性作为。
.
★ 第21章 服务创新与性丑闻如何影响今日的教会?
今天美国的一些教会为社区办了幼儿园,这是因为他们不愿被竞争对手比下去,而这样的竞争压力是来自同一教派的教会(自己人),而不是其他宗教的教会。同一个教派内的信息,相互熟悉流通,容易引发模仿竞争比较。教会往往会压制自家的丑闻,甚至持续包庇教士的不当行为,这是因为教会与爱惜羽毛的企业一样,试图保护自家品牌。而当丑闻爆出之后,信徒多会流向跟涉事宗教差异更大、而不是更接近的教派。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这本书从狗年看到猪年, 中间穿插刷剧、聚会等各种事物, 一串事情下来感觉对书的内容梳理就比较困难, 所以看一本书还是一鼓作气比较好。 书作者赖建城先生是享誉学界的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名家, 这本书将宗教之间的竞争行为与策略分五部分做了十分精彩的解说。 第一次从经济...

评分

这本书从狗年看到猪年, 中间穿插刷剧、聚会等各种事物, 一串事情下来感觉对书的内容梳理就比较困难, 所以看一本书还是一鼓作气比较好。 书作者赖建城先生是享誉学界的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名家, 这本书将宗教之间的竞争行为与策略分五部分做了十分精彩的解说。 第一次从经济...

评分

这本书从狗年看到猪年, 中间穿插刷剧、聚会等各种事物, 一串事情下来感觉对书的内容梳理就比较困难, 所以看一本书还是一鼓作气比较好。 书作者赖建城先生是享誉学界的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名家, 这本书将宗教之间的竞争行为与策略分五部分做了十分精彩的解说。 第一次从经济...

评分

这本书从狗年看到猪年, 中间穿插刷剧、聚会等各种事物, 一串事情下来感觉对书的内容梳理就比较困难, 所以看一本书还是一鼓作气比较好。 书作者赖建城先生是享誉学界的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名家, 这本书将宗教之间的竞争行为与策略分五部分做了十分精彩的解说。 第一次从经济...

评分

这本书从狗年看到猪年, 中间穿插刷剧、聚会等各种事物, 一串事情下来感觉对书的内容梳理就比较困难, 所以看一本书还是一鼓作气比较好。 书作者赖建城先生是享誉学界的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名家, 这本书将宗教之间的竞争行为与策略分五部分做了十分精彩的解说。 第一次从经济...

用户评价

评分

经济学帝国主义……

评分

事业部罗马天主教 兴起,竞争,策略,管理,发展

评分

观点和洞察上确实很一般…… 算是有一定工作量的文献综述吧

评分

上周五听了赖老师的讲座,开始前放了书的推荐,他自己也简单介绍了下,称自己的科普作品是希望高中生都能看懂的。于是迫不及待地买了。内容的确精彩,作为理科接受无能的文科生也看得津津有味,不到三天就粗略读完。又开启了一扇新世界大门。 理性地审视人文内容,是我最喜欢的学习内容。

评分

赖老爷子是真勤奋...十几篇零散文献的通俗解说扩写,但涵盖的文献比较久远,章节之间缺乏结构联系,作为通俗著作可能不太能激发读者兴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