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深河,即印度的圣河——恒河。
河畔,死者的尸体被焚烧,骨灰撒入河中,期望灵魂在来世复活;无数虔诚的人用混有骨灰或尸体漂流其中的河水洗漱、沐浴,祈求来世的幸福。
深河,神的爱河,无论多么丑陋的人、多么肮脏的人都不拒绝。
-------------------------------------------------------------------------------
一个前往印度的日本旅行团,成员心性各异:有一心追寻妻子转世可能性的职员,有欲将心事寄托于鸟儿的作家,也有曾在缅甸丛林历尽炼狱之苦的老兵,还有无法爱上他人的失婚女人……他们每一个人有各自的人生,有不能对他人说的秘密;他们背负着这些重担而活,他们在深河里有非净化不可的东西……
远藤周作(1923-1996)
日本作家。出生于东京一个天主教家庭,10岁时受洗。
1954年,处女作《到雅典》初试啼声,正式登上日本文坛;次年,短篇小说《白人》获芥川文学奖;1958年,长篇小说《海和毒药》获新潮文学奖和每日出版文化奖;1966年,《沉默》出版,次年即获谷崎润一郎奖……1993年,《深河》出版,次年获每日艺术奖。1995年,被授予日本文化勋章,次年病逝于东京。临终之前特嘱亲人,死后将《沉默》《深河》两书放入灵柩之内,自己将与两书永生相陪。
作品中渗透着关于生命、人生、社会、文化、历史的浓厚思考和沉重追问,在日本现当代文学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枢纽地位,代表了日本20世纪文学的最高水平。
如果救赎的意思是从此过上更美好的人生,那这深河里没有救赎。但看远藤周作的小说,为什么会有痛哭之后按都按不住的那种抽搐?那种震荡与安抚并存的阅读体验,如在一锅滚烫的水面前,让一只饺子可以做到微笑的投身于中。我只觉得这果然是无边酷烈的人生,却又觉得,可以走得不...
评分一直想去印度旅行,可这样一个非同凡响的地方又岂是能随随便便列入旅行计划的.去了,人生许就是一个转折,一次洗礼. 回到正题,一个多月前看的<深河>,当时,很震撼. 在我眼里好的作家有两种:一种像朱天心,朱天文一样,天生就能驾驭好文字;还有一类,是能讲一个好故事.远藤...
评分一、矶边 没有任何宗教信仰的矶边,被医生告之一起生活了三十五年的妻子将不久于人世,立时方寸大乱,不知该向哪位神佛祈求。靠吗啡止痛的妻梦到了家里发生的事,她还和树木交谈,又说她掉进了地底,甚至说她从天花板上看到了躺在病床上的自己……妻肉体阒灭的那一霎那,拼力...
评分背著十字架走向永生﹨李家同(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校長) 五年前,我就聽說林水福教授要翻譯遠藤周做的《深河》,這五年來我碰到林教授,都會問他《深河》翻譯好了沒,他都說「快了」,這次,總算看到這本《深河》的中譯本。 《深河...
评分1.有些感动,但不多。可能同多数日本作品一样,通篇内敛深邃,笔调客观冷静,你读者去怎么感悟,反正我文字上不去影响你。或者,是因为我上了年纪,感动就变成奢侈品? 2.一眼望透的孤独。书中无论是谁在寻找救赎,都是源自现实和过往的格格不入和深深不满,无处宣泄而又无法...
2016012:印度真是太神秘了 死者的尸体被焚烧后撒入恒河 人们在混有骨灰或尸体漂流其中的河水洗漱 沐浴 洗涤今生的罪恶 并祈求转世后灵魂得到救赎 而书中描绘的正是一群没信仰的人们带着各自的目的来印度挣脱空虚 寻求精神寄托 全书读来神圣却虚无
评分等等,那个结局到底是?
评分似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产生对人生的困惑,有时都弄不清自己是无神论者还是泛神论者。我想正是这种信仰的贫瘠,才让我时常无端端地忧愁。而读到这样的好书虽说不能大彻大悟,但那种一瞬间的豁然开朗却是无可比拟的
评分我们不得不面对生活中巨大的丑陋和空洞。所以要去印度。
评分第一次在日本文学里面读到这种内容。很欣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