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景迁此书原来有陕西人民出版社的中译本,名叫《利玛窦传》,但是翻译颇不如人意。现在这个新译本,在译文方面应该有所改进。关于利玛窦,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甚多;光是传记,就已经有法国人裴化行、日本人平川佑弘和中国人罗光的好几部了。从深度上说,史景迁这本书未必后来居上,但是在故事性方面,他肯定会多下些功夫。本来,生动的描述就是史景迁的擅场所在。
史景迁(Jonathan D.Spence 乔纳森・斯宾塞),世界著名汉学家,现任美国历史学会主席。1936年生于英国苏尔里。曾受教于温切斯特大学和剑桥大学。1965年获美国耶鲁大学博士学位,现为耶鲁大学教授、历史系和东亚研究中心主任。史氏以研究中国历史见长(从他取名蕴含景仰司马迁之意可见他对此专业的热爱)。他以独特的视角观察悠久的中国历史,并以不同一般的“讲故事”的方式向读者介绍他的观察与研究结果。他的作品敏锐、深邃、独特而又“好看”,使他在成为蜚声国际的汉学家的同时,也成为学术畅销书的写作高手。著有多部有关中国历史的著作,主要有《改变中国:在中国的西方人,1620-1960》、《追寻现代中国》、《“天国之子”和他的世俗王朝:洪秀全与太平天国》等。
今天读完《利玛窦的记忆之宫:当西方遇到东方》,在手机上看,眼睛比较酸涩。这本书出我意料的吸引我。本来找到它是为了学习利玛窦的记忆法,可书里作者只以利玛窦记忆之宫的四个形象为背景依据,描述了利玛窦在中国的传教经历,从而以此为线索,引出当时的中国和西方的社会的...
评分 评分上篇:利玛窦这个人 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这是什么精神?这就是那时传教士们一心的向往:愿普天之下,皆播撒甘霖,愿蒙蔽的双眼,冲破那黑暗。为了这个理想,他们披荆斩棘,飘洋过海,忍受着寒冷、饥饿、憎恨、嘲笑、轻视、侮辱、监狱、疾病,甚至于死亡,忍受着疏...
评分今天读完《利玛窦的记忆之宫:当西方遇到东方》,在手机上看,眼睛比较酸涩。这本书出我意料的吸引我。本来找到它是为了学习利玛窦的记忆法,可书里作者只以利玛窦记忆之宫的四个形象为背景依据,描述了利玛窦在中国的传教经历,从而以此为线索,引出当时的中国和西方的社会的...
评分說也奇怪,中國古人的教學實踐莫不遵奉「念、背、打」三字真言,背書居於中心。照理說背書背了幾千年總該有一套背書的學問才是。可從史景遷的敘述看來,好像事與願違,好像一直要等到利瑪竇在1596年在南昌寫成《記法》還公開傳授之後,記憶術才算在中國形諸載籍有了可考的歷史...
第195页,“亚里士多德的《蛙》”,顿时雷倒
评分其实是本传记……看错书系列。
评分16世纪南京城的百姓们还在八卦着原来洋人们信奉的上帝是个抱着孩子的女人
评分按利玛窦记忆宫殿里四个角具象化的记忆谋篇布局,用小说的笔法娓娓道来事件的来龙去脉,细碎的情节拼凑出利玛窦传教的经历。以利玛窦一人的生命照出当时整个基督教传教的历史,可谓见微知著。史景迁笔触一向如此,《王氏之死》《曹寅与康熙》无一例外。利玛窦送给程大约几幅颇具宗教意象的画作,被程大约放入《程氏墨苑》,这一刻中西历史汇集一处。P.S本来以为本书是训练记忆力的,结果却了解了基督教传教士的血泪史。其中还有几笔提到了利玛窦与明朝廷打交道的故事,感慨万千。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无非都是“城头变幻大王旗”罢了。
评分目前读过史景迁最好的一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