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景迁此书原来有陕西人民出版社的中译本,名叫《利玛窦传》,但是翻译颇不如人意。现在这个新译本,在译文方面应该有所改进。关于利玛窦,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甚多;光是传记,就已经有法国人裴化行、日本人平川佑弘和中国人罗光的好几部了。从深度上说,史景迁这本书未必后来居上,但是在故事性方面,他肯定会多下些功夫。本来,生动的描述就是史景迁的擅场所在。
史景迁(Jonathan D.Spence 乔纳森・斯宾塞),世界著名汉学家,现任美国历史学会主席。1936年生于英国苏尔里。曾受教于温切斯特大学和剑桥大学。1965年获美国耶鲁大学博士学位,现为耶鲁大学教授、历史系和东亚研究中心主任。史氏以研究中国历史见长(从他取名蕴含景仰司马迁之意可见他对此专业的热爱)。他以独特的视角观察悠久的中国历史,并以不同一般的“讲故事”的方式向读者介绍他的观察与研究结果。他的作品敏锐、深邃、独特而又“好看”,使他在成为蜚声国际的汉学家的同时,也成为学术畅销书的写作高手。著有多部有关中国历史的著作,主要有《改变中国:在中国的西方人,1620-1960》、《追寻现代中国》、《“天国之子”和他的世俗王朝:洪秀全与太平天国》等。
这本书似乎是国外汉学家写人物的一个定式——所谓的传主,只是一个引子或者一个线索,作者靠他刻意编制一张历史背景的大网,这网一兜鱼,那网一兜虾,网得越多,见识不多如我者就读得越累。这本书的原名是利玛窦的记忆迷宫,还好,因为人家本来就不打算给利玛窦立传,而是要通...
评分利玛窦远渡重洋来到明代中国传教,可谓困难重重,因为这里的文化、社会风俗、宗教和政治环境、中国人对待外国人的态度等等无不让他时常感到困惑、甚至置身危险处境。但他选择通过掌握中国的语言文化,坚持在中国开展传教事业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从未动摇,对此可以说我是真的...
评分今天读完《利玛窦的记忆之宫:当西方遇到东方》,在手机上看,眼睛比较酸涩。这本书出我意料的吸引我。本来找到它是为了学习利玛窦的记忆法,可书里作者只以利玛窦记忆之宫的四个形象为背景依据,描述了利玛窦在中国的传教经历,从而以此为线索,引出当时的中国和西方的社会的...
评分今天读完《利玛窦的记忆之宫:当西方遇到东方》,在手机上看,眼睛比较酸涩。这本书出我意料的吸引我。本来找到它是为了学习利玛窦的记忆法,可书里作者只以利玛窦记忆之宫的四个形象为背景依据,描述了利玛窦在中国的传教经历,从而以此为线索,引出当时的中国和西方的社会的...
目前读过史景迁最好的一本。
评分特别的利玛窦中国传教史,史景迁用了几个词语概括了利玛窦的一生和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评分某猜很多人都是想了了解记忆迷宫术来着……但这其实是本很正经的标准史景迁风格的历史读物。众所周知史景迁长于细节描写,这部也一样,通过四个关键字“武要利好”衍生出的利玛窦的人生轨迹的,四个主题,特别是利玛窦对中西方文明差异的理解与比较,在每章中都有体现。一点小遗憾是徐光启只提到一次【难道不是好基友吗他们】第九章记忆之宫的秘密宛若王史之死那段神来之笔的翻写……
评分这本书结构、视角都不同于其他利玛窦传记,多少使用了“意识流”的写作手法,揭示利玛窦所处时代东西方的社会面貌。
评分利玛窦以怎样的勇气,远涉重洋,来到古老的中华帝国,带着他的天主,渐渐学习着中国人的生存智慧。后来,葬在了这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