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作者十餘年來緻力於清代中朝關係史研究的薈萃之作。全書分上、下兩編。上編八章,將政治史、思想史與外交史結閤起來,選取關鍵性專題,如「小中華」思想、箕子崇拜、關王廟、「復讎雪恥」理念、丁未漂流人事件等,共時性地揭示瞭朝鮮對清觀由「尊明貶清」到「尊明奉清」的演變。下編六章,以朝鮮燕行使洪大容、「北學派」人士、洪良浩、李尚迪、樸珪壽、金允植等與清人交往的情況,歷時性地考察朝鮮對清觀的嬗變。在思想觀念上,儘管朝鮮長期堅守「尊明」理念;隨著現實的變化,朝鮮漸漸由「貶清」變成瞭「奉清」,近代仰仗清朝去對抗西方與日本的侵擾,正是典型的體現。
孫衛國
1998年獲南開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2001年獲香港科技大學哲學博士學位。現任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日文研)訪問教授。曾任韓國高麗大學、美國哈佛燕京學社、香港城市大學、臺灣大學等高校訪問學者。主要研究中韓關係史、中國史學史、明清史。主要著作有《大明旗號與小中華意識》、《明清時期中國史學對朝鮮的影響》、《王世貞史學研究》;譯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明清史研究》、《世鑒:中國傳統史學》;整理《鄭天挺明史講義》;閤著《康熙皇帝大傳》等書。
卜永坚,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学士,牛津大学博士,专长为明清社会经济史。 本文原载于《新亚学报》第36卷(2019年8月)。 本書作者孫衛國,現任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長期研究中韓關係史、中國史學史、明清史。作者近十多年來,致力研究中韓關係史的...
評分卜永坚,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学士,牛津大学博士,专长为明清社会经济史。 本文原载于《新亚学报》第36卷(2019年8月)。 本書作者孫衛國,現任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長期研究中韓關係史、中國史學史、明清史。作者近十多年來,致力研究中韓關係史的...
評分孙卫国教授是内地较早从事中韩关系史研究的学者之一。2018年9月,孙教授著《从“尊明”到“奉清”:朝鲜王朝对清意识的嬗变(1627-1910)》(以下简称孙著)入选“台大哈佛燕京学术丛书”,经“台大出版中心”出版;2019年4月,再版发行。该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成果,是作...
評分孙卫国教授是内地较早从事中韩关系史研究的学者之一。2018年9月,孙教授著《从“尊明”到“奉清”:朝鲜王朝对清意识的嬗变(1627-1910)》(以下简称孙著)入选“台大哈佛燕京学术丛书”,经“台大出版中心”出版;2019年4月,再版发行。该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成果,是作...
評分孙卫国教授是内地较早从事中韩关系史研究的学者之一。2018年9月,孙教授著《从“尊明”到“奉清”:朝鲜王朝对清意识的嬗变(1627-1910)》(以下简称孙著)入选“台大哈佛燕京学术丛书”,经“台大出版中心”出版;2019年4月,再版发行。该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成果,是作...
這是讀過的第二部孫老師的書瞭,算是一個續集吧,感謝學長給我推薦瞭這本書。能夠把那種精微而曖昧的心態捕捉到,孫老師蠻厲害的。
评分上編延續瞭作者在前作中的研究,探討瞭朝鮮對清觀念的演變。其中對於箕子-檀君的始祖認識的變化的研究非常有意義,可以進一步結閤北朝鮮僞造檀君陵的問題做深入研究。下編著眼於朝鮮與清朝士人的交往,其中對於北學思想嚮近代開化思想的移行,可以做進一步闡發。編校不力,一些錯字很明顯。
评分對於朝鮮人心態變化的論述非常精彩 關於漂人的那一章裏的錶格整理齣瞭95位漂人的籍貫和年齡,對於瞭解鄭氏從事商業活動的人群有一定幫助,後麵也有關於蔡政給在日遺民們的信,在其他論文都沒有見過(*'▽'*)♪
评分脈絡完整,但對特定燕行文集的解讀略顯草率且所謂「尊明」「奉清」的歷史框架詮釋有線性歷史觀的痕跡。對洪大容與浙江三士的交往及其歸國後提倡「北學」所引發的朝堂爭議亦可參考吳政緯的《眷眷明朝》一書,且吳政緯的「麯摺前行」的詮釋相較於本書的「線性」詮釋對我而言更有說服力。
评分脈絡完整,但對特定燕行文集的解讀略顯草率且所謂「尊明」「奉清」的歷史框架詮釋有線性歷史觀的痕跡。對洪大容與浙江三士的交往及其歸國後提倡「北學」所引發的朝堂爭議亦可參考吳政緯的《眷眷明朝》一書,且吳政緯的「麯摺前行」的詮釋相較於本書的「線性」詮釋對我而言更有說服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