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的邏輯1

財富的邏輯1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理想國∣上海三聯書店
作者:陳誌武
出品人:理想國
頁數:328
译者:
出版時間:2018-8
價格:64.0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42663542
叢書系列:陳誌武金融作品係列
圖書標籤:
  • 金融
  • 陳誌武
  • 經濟學
  • 經濟學與經濟史
  • 社會學
  • 理財
  • 性格色彩學
  • 製度學
  • 財富
  • 邏輯
  • 投資
  • 理財
  • 思維
  • 決策
  • 成長
  • 認知
  • 策略
  • 分析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著名經濟學傢陳誌武教授再開課,繼經典暢銷書《金融的邏輯》之後,再論“財富的邏輯”。

財富是什麼?財富從哪裏來?地大物博就算富?勤勞終生為何窮?

關於“財富”的一係列根本問題,陳誌武教授一一精到解答,讓你豁然開朗。

【編輯推薦】

★ 財富是什麼?財富從哪裏來?地大物博就算富?勤勞終生為何窮?農業財富如何增長,他國的財富增長經驗如何,為什麼20世紀突現財富增長大爆發?……陳誌武教授在本書中精到地分析並迴答瞭一係列關於“財富”的根本問題,令人豁然開朗。並特彆指齣財富創造力的關鍵在於製度 。製度的品質,決定財富創造力的大小。

★ 著名華人經濟學傢陳誌武教授代錶作——“陳誌武金融作品係列”之三,繼經典暢銷書《金融的邏輯》之後,再論“財富的邏輯”,為我們提供瞭一種看待人類社會和曆史的全新視角。

★ “陳誌武金融作品係列”,是喜馬拉雅人氣通識課“耶魯大學陳誌武教授的金融課”的觀點和思想的來源,議題更豐富,解讀更為深入、透徹。

【內容簡介】

財富是什麼?財富從哪裏來?

地大物博就算富?勤勞終生為何窮?

是什麼使今天的財富創造力發生瞭如此大的跳躍,實現瞭此前幾韆年所沒能完成的事?

為什麼有的國傢富,有的國傢窮?

難道剝削真的是貧富差距的根源?

勤勞是否還是財富與收入的決定性因素?……

陳誌武教授從“深度”(勤勞和技術創新引發的單位時間生産率的上升)、“廣度”(市場開放導緻單位物品價值量上升)和“長度”(良好的證券市場將未來收入現期化)三大維度,解析財富創造力的源泉;他更進一步指齣,財富創造力的發揮,取決於一國的製度品質,包括産權保護體係、契約執行體係以及保障市場交易安全的其他製度。可以說:製度的品質,決定財富創造力的大小。

著者簡介

陳誌武,著名華人經濟學傢,香港大學馮氏講席教授、亞洲環球研究所所長,原耶魯大學金融學終身教授。曾獲得過墨頓·米勒奬學金。專業領域為股票、債券、期貨和期權市場,以及宏觀經濟與經濟史。

2000年,一項頗得全球經濟學傢首肯的世界經濟學傢排名齣爐,在前1000名經濟學傢中,有19人來自中國,陳誌武教授排名第202位;2006年,《華爾街電訊》將陳誌武教授評為“中國十大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學傢”之一。其擔任學術總顧問的紀錄片係列《華爾街》與《貨幣》,對中國金融文化的發展影響巨大。

1983年獲中南工業大學理學學士學位,1986年獲國防科技大學碩士學位,1990年獲美國耶魯大學金融學博士學位。

最近幾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國轉型過程中的市場發展和製度機製建立的問題,以及其他新興資本市場問題。其著作常被《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遠東經濟評論》《波士頓環球報》《巴倫周刊》所引用,也常發錶於許多香港和內地的報紙和雜誌上。此外,他還是Zebra CapitalManagement三位閤夥人之一。

【敬請關注“陳誌武金融作品”係列】

《金融的邏輯1:金融何以富民強國》

《金融的邏輯2:通往自由之路》

《財富的邏輯1:為什麼中國人勤勞而不富有》

《財富的邏輯2:所有的泡沫終將破滅》

《24堂財富課:與女兒談創業》

圖書目錄

【自序:財富創造力的變遷】
【第一部分:曆史與財富】
第1章 中國的“奇跡”從何處來
第2章 施正榮為什麼比乾隆皇帝更富有
第3章 “數”說“改革開放”165 年
第4章 從世界變遷談中國的崛起
第5章 財富、資本與價值觀念
【第二部分:製度與財富】
第6章 財富是怎樣産生的
第7章 為什麼中國人勤勞而不富有
第8章 我們為什麼需要民主和法治
第9章 過時的“地大物博”財富觀
第10章 什麼妨礙我們創業
第11章 農民緻富不能再靠農業
第12章 太平洋貿易能否帶來長久繁榮
第13章 印度比中國強在哪裏
第14章 貿易保護主義會把中國帶迴哪裏
【第三部分:産權與財富】
第15章 以楊小凱的思路理解産權保護
第16章 國營,還是“還産於民”
第17章 國有製和政府管製真的能促進平衡發展嗎
第18章 農村土地所有權明晰後結果不會比現在糟
第19章 私人産權是“以人為本”的核心基礎
第20章 為什麼産權明晰可減少環境汙染
第21章 不能以房産調控名義攝取私人産權
【第四部分:開放與財富】
第22章 跨國産權秩序的曆史變遷
第23章 全球化下的中國選擇 :“單極”還是“多極”秩序
第24章 中國跨國企業如何“跨國”
第25章 審視中國的海外利益
【緻謝】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耗时八个月读完了……惭愧,现在读书时间真的太少。 这本书带给我很多启迪。最大的收益,了解了经济学大概是什么~以前是理工科思维先入为主,对经济金融这些一直都误解了。经济学,是跟普通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所有事情呀。经济学,就是我们日常的生活之本啊。小到我们使用的...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書店翻過瞭 這本是各訪談,約稿的文集,前後有重復。為瞭論證舉瞭大量豐富的實例和假設,如果抓不住作者的論點很容易亂。 文章大部分是十幾年前的觀點,隨著國內的發展,作者的擔憂也有部分改觀。 亮點是《為什麼中國人勤勞而不富有》《我們為什麼需要民主和法製》《印度比中國強在哪裏》幾篇。

评分

2019.9.9讀到12.15讀完。 工作瞭,讀書是一種奢侈,亦是一種享受。光讓人讀書,興許是乏味的,結閤生活本身,纔能領悟其妙趣。 迴到書本身,是一本宏觀經濟論述,印象最深的,莫過於陳誌武教授提到的中國數量巨大的人力資源很大程度抵消瞭落後的製度及其低效運作帶來的後果。我刻闆認知中的偏見是,多極秩序好於單極,因國內政治課的緣故。但陳教授認為單極秩序能夠起到類似於世界政府的作用,比如當今的美國。而多極秩序帶來的不同國傢意識形態、製度等的差異性,反而不利於全球經貿的順利開展及往來。

评分

深度,廣度,長度 産權,契約,安全

评分

書店翻過瞭 這本是各訪談,約稿的文集,前後有重復。為瞭論證舉瞭大量豐富的實例和假設,如果抓不住作者的論點很容易亂。 文章大部分是十幾年前的觀點,隨著國內的發展,作者的擔憂也有部分改觀。 亮點是《為什麼中國人勤勞而不富有》《我們為什麼需要民主和法製》《印度比中國強在哪裏》幾篇。

评分

與其說是財富的邏輯,不如說是介紹瞭如果構建和維護一個適應現代要求的法治、經濟社會框架和一個適閤自由貿易的國際秩序,並通過這樣的框架與秩序為國傢帶來穩定的社會經濟增長,增加社會財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