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

傅雷家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岳文艺出版社
作者:傅雷
出品人:
页数:236
译者:
出版时间:2017-9
价格:3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785321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傅雷
  • 家庭相处
  • 书信集
  • 教育
  • 生活
  • 沟通
  • 艺术
  • 儿童教育
  • 傅雷家书
  • 家庭教育
  • 亲子关系
  • 书信集
  • 文学经典
  • 中国现代文学
  • 教育理念
  • 父子情深
  • 文化传承
  • 人生智慧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辑录傅雷与傅聪在1954年至1966年的家书。附有傅雷遗书影印件,以傅雷1956年所作《傅聪的成长》代序。

作者简介

傅雷(1908-1966),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一生译著宏富,译文以传神为特色,更兼行文流畅,用字丰富,工于色彩变化,形成享誉译坛的傅译特色。主要翻译罗曼·罗兰、巴尔扎克、丹纳、服尔德、梅里美等法国名家名作,尤以《高老头》《约翰·克利斯朵夫》《艺术哲学》等译作最为著名,计三十四部,约五百万言,全部收录于《傅雷译文集》。一百余万言的文学、美术、音乐等著述收录于《傅雷文集》。傅雷先生为人坦荡,禀性刚毅,“文革”之初即受迫害,于一九六六年九月三日凌晨,与夫人朱梅馥双双愤而弃世,悲壮的走完了一生。身后由次子傅敏选编出版的《傅雷家书》,则是他性情中的文字,不经意的笔墨,不为发表而创作。“文革”后的新读者,大多通过家书才认识傅雷,甚至把书信家傅雷置于翻译家傅雷之上。

目录信息

读后感

评分

有人对“傅雷家书”有着质疑,可能是他们对傅雷的教育有着不同的看法吧。我认为:在当今的社会中,哪个父亲会以这么无微不至,任何事都为自己的儿子做好了决定呢?我却认同他这样的教育方法,毕竟他是为自己的孩子着想,把自己当成自己孩子的朋友。并不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  

评分

第一次在三联·韬奋通宵,是在一个蹦迪未遂的夜晚。 跟蕾蕾吃完葫芦娃,一身红油辣子味儿邂逅了这温馨明亮的店。 当时好像刚追完人民名义,看的是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 因为24小时不打烊,我俩从????高挂看到????升起。 记得某次三联闲逛,看到了邹韬奋传纪,才知道是以人...  

评分

有人对“傅雷家书”有着质疑,可能是他们对傅雷的教育有着不同的看法吧。我认为:在当今的社会中,哪个父亲会以这么无微不至,任何事都为自己的儿子做好了决定呢?我却认同他这样的教育方法,毕竟他是为自己的孩子着想,把自己当成自己孩子的朋友。并不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  

评分

信笺、代序、遗书,一点点读下来眼泪总会不经意间夺眶而出。那是黑暗与无能为力的10年,直到今天也尚未有人正面、客观、冷静的做出论述,每个人都含糊地承认错误、承认历史与教训,然后匆匆走过,怎可知这其间埋下的无数人的血泪与白骨,实在避无可避。 本书是傅雷家书的节选,...  

评分

百忙之中看完整本书,一开始以傅聪角度体会父亲的字里行间,随着书信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从傅雷的文字中感受到拳拳的爱,对事业、对艺术、对国家、对儿子的爱,那是赤子之爱。 分隔与思念。这组矛盾越来越强,作为读者,情绪在这对父子之间来回,从父亲的信里体会父亲的情感,推...  

用户评价

评分

25岁读给五星,24岁时还不屑翻开。

评分

有这样的父亲不知道是福还是祸。可以给予孩子这样的眼界这样的心胸,对于孩子的成长助力良多。可是孩子幼年时对孩子过于严苛,索性孩子长大成才,否则该如何与父亲和解,理解父亲的用心良苦。

评分

傅雷先生不断向儿子强调,要安排学习计划,要学会理财,要劳逸结合,亲近大自然,去博物馆,既然已经决心献身艺术,就要扫除障碍,作出自己的贡献。很多时候能让我想起自己的父亲。虽然教育方法不一定符合现代科学,有些甚至只是传统的“为了你好”,控制欲有些过强,但能够感受到一个父亲的温情。 一个在家信中都表现的如此又红又专的父亲,时刻不忘为建设社会主义作出自己“微小的”贡献,奋力工作,还自嘲自己来自旧社会,生怕被时代嫌弃的人,最终因为不够红不够专而被侮辱至死。是时代的悲剧啊。

评分

家书抵万金!言有尽而意无穷!傅雷家书对社会对青年的贡献无法用金钱去衡量,感谢他的两位儿子把家书出版贡献给社会,让更多的青年能从中汲取养分。我个人认为比杨绛的《我们仨》龙应台的书更有价值,可一读再读数读。傅雷做事如此精细,如此认真,对傅聪的指导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令我处处感动,在书中画了一大片。傅雷把傅聪当作自己的化身,我认为他们父子才是真正意义上的soulmate,而他们各自的伴侣就是伴侣,但是傅雷和妻子的感情也是极好的,字里行间感觉其妻柔顺,他写道“我无论如何忙,要是一天之内不与你妈谈上一刻钟十分钟,就像漏了什么功课似的。”我真羡慕这样的夫妻之情!他对傅雷的爱超越于一般人意义上的父子之爱,对傅聪的教导我读时想象是对我的教导,我也认为中国普通家庭的父母可以借鉴一二,因为大多数父母连一二也没有。

评分

傅雷先生不断向儿子强调,要安排学习计划,要学会理财,要劳逸结合,亲近大自然,去博物馆,既然已经决心献身艺术,就要扫除障碍,作出自己的贡献。很多时候能让我想起自己的父亲。虽然教育方法不一定符合现代科学,有些甚至只是传统的“为了你好”,控制欲有些过强,但能够感受到一个父亲的温情。 一个在家信中都表现的如此又红又专的父亲,时刻不忘为建设社会主义作出自己“微小的”贡献,奋力工作,还自嘲自己来自旧社会,生怕被时代嫌弃的人,最终因为不够红不够专而被侮辱至死。是时代的悲剧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