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书信体的莫扎特自传,以英国著名音乐评论家埃里克•布洛姆1956年出版的《莫扎特书信集》为底本,由著名音乐学家钱仁康教授翻译,译文流畅,文词优美,保持了原作的韵味,值得阅读、收藏。为了增强图书的可读性,我们分别以亲情、友情、爱情为主题对底本进行了重新编排,并增加了120余条相关注释,还配有上百幅精美图片,形象生动地诠释了莫扎特和他那个激情澎湃的文艺时代。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奥地利作曲家,欧洲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作为古典主义音乐的典范,他对欧洲音乐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莫扎特毕生创作了549部作品,他对于欧洲器乐协奏曲的发展同样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译者:钱仁康(1914—2013),生于江苏无锡。音乐学家,音乐理论家。历任国立中央大学、北平师范学院、苏州国立社教学院、江苏师范学院、苏南文教学院、华东师范大学音乐系教授,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系主任、博导,中国第一位音乐学博士生导师。
编者:阳军,上海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技术理论专业、音乐分析研究方向博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访问学者,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分析学会会员。
莫扎特的名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对于我们来说,他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作曲家之一,遥远而陌生,高居庙堂之上。大概很少有人会了解到作为儿子、朋友、丈夫的莫扎特究竟是怎样。 《我是你的莫扎特》以英国著名音乐评论家埃里克·布洛姆1956年出版的《莫扎特书信集》为底本...
评分致最亲爱的爸爸,祝您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与时俱进,这对我来说是十分珍贵的,它将造福于您的妻子儿女,它将为亲者所快,为仇者所痛!我恳求您在未来的一年中,以慈父的爱来眷顾我,一如既往!至于我,我将竭尽愚忱,发奋努力,以赢得慈父更多、更多的爱。——书内摘 在电...
评分书信在快速发展的现代越来越成为稀罕物,更何况还是世界名人写的书信。书信,往往与亲密的家人朋友用心交谈的一种方式,最能窥探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洞悉这个人的经历与思想。 莫扎特,音乐神童、世界著名的音乐作曲家。几乎每个学习乐器的人都以他为榜样。他谱的协奏曲、交响...
评分大概这个世界上没有听说过“莫扎特”这个名字的人也很少,就算是不是刻意去听,没听过莫扎特钢琴曲的人也很少,不过,看过莫扎特写作的人肯定是很少很少了。 严格意义上讲,这本《莫扎特书信集》并不能算是莫扎特刻意的写作作品,里面收录的信件,是他个人随性写作,但更重...
评分马克.夏泰在《音乐的真相》中向我们推荐了三位音乐家:第一位是巴洛克时期的最著名的作曲家巴赫,他创作了200多首清唱套曲(康塔塔),音乐柔和舒缓,始终欢欣。第二位是莫扎特,五岁开始作曲,八岁开始创作第一部交响乐。他的音乐优美、简洁、多元而丰富,弥漫着孩童般的纯真...
看到给姐姐,给父亲,给妻子,给友人的信,到了1790前后就没有了。35岁,书中结尾介绍,莫扎特在写《安魂曲》,没写完就辞世了。令人唏嘘不已。
评分话痨的莫扎特,肉麻的莫扎特,厚脸皮的莫扎特,天才的莫扎特
评分“我是莫扎特,年轻而心地纯洁的莫扎特”吻莫扎特先生一千遍。
评分收获不多。我猜,针对这些书信而言声音的丢失才是最令人遗憾的。
评分不建议购买。莫扎特是好的,但是本书被糟糕的编排毁了:1.不按好读的编年体顺序来,非要自作聪明强行划分亲情友情爱情(据说是迎合大众阅读喜好),导致时间线跳来跳去,且划分不准确,比如把给科洛雷多大主教的辞职信放在友情栏,而众所周知莫扎特是痛恨主教的;2.把页面一分为二一边注释一边正文,但注释几乎是空的,也就是每次都看到一小条正文,十分不爽,浪费纸张,所以才卖到48块吗?3. 注释很少有用。对于书信体,我想最方便读者的方法是编年+每个时间段之前和期间的生平简介,比如XX在这段时间干了什么、整体状态如何等,可惜本书注释全是细枝末节,不少重要人物根本没有介绍到,读者也不知道莫扎特正处于什么阶段,插图更像是凑数的好让你觉得价格值但实际很low。完全是初中课本的编排法!以及为什么萨列里的插图在爱情一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