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宴

宋宴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新星齣版社
作者:徐鯉
出品人:
頁數:316
译者:
出版時間:2018-8
價格:168.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13330770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美食
  • 宋史
  • 曆史
  • 文化
  • 中國
  • 菜譜
  • 中式菜譜
  • 食物
  • 宋朝
  • 宴席
  • 曆史
  • 文化
  • 飲食
  • 文學
  • 古典
  • 人物
  • 風俗
  • 美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蒸羊煮魚、素食仿菜、粥麵湯羹、糕餅蜜餞,從宮廷饗宴、文人茶會,到平民餐飯

——七十佳肴,迴味兩宋風流。

春之清爽,夏之圓熟,鞦之鮮香,鼕之醇厚——四時為限,不時不食。

節慶時俗,風物掌故,詩詞名畫——信筆遊宋,無知無味。

脫始於《山傢清供》《中饋錄》等宋元食譜,以今日食材,還原古法美味。

共赴一席宋人饗宴。

————————

或許你從未見過如此“豐盛”的一本書。

它是食譜,作者根據《山傢清供》《中饋錄》等宋元典籍文獻記載還原瞭75道宋朝美食,按時令編排,囊括宮廷菜、文人菜與平民菜三級,涉及熱葷、素菜、冷盤、羹湯、粥麵、糕餅、飲料、果子八類,附有詳細的食材配置與製法步驟圖,上手容易。

它是隨筆,跟著作者信步閑逛於宋朝的市井鄉間:每道菜背後有什麼名堂,菜市貨攤新上瞭什麼,寒食重九、春鞦社日有哪些熱鬧,知名的文人雅士為“吃”留下瞭哪些佳話、笑話……曆史風物皆有跡可循。

它也展現瞭宋人的美學,收錄宋畫、書法、唐宋器物圖片還原其時情境,賞花、焚香、玩物……由“吃”延展開去,欣賞一個大雅與大俗兼備的迷人時代。

宋宴,是一場宋朝文化的盛宴,色香味俱全,帶領你重尋傳統文化的魅力。

著者簡介

徐鯉

八零後。現居上海的廣州人。自由職業者,曾從事創意手作、插畫工作。自廣州美術學院美術史係畢業後,持續關注傳統文化與藝術曆史,並收集宋器。常以飲食及博物館為主題安排旅行。

鄭亞勝

八零後。平麵設計師,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現居上海。熱愛長長短短的旅行,曾沉迷料理,興起時能一人操辦十六人的中式私宴。

盧冉

“茶也”創始人,畢業於湖北師範大學美術史論專業。在收集整理古籍善本時,對其中所描述的宴飲場景與食物萌發好奇。也是宋代器物愛好者。

圖書目錄

自序 1
宋朝人的吃 5
春食
春餅 19 薑豉 23 羊脂韭餅 27 柳葉韭 31
鯚魚假蛤蜊 35 梅花湯餅 39 煿金煮玉 45
山傢三脆 49 鱖魚粥 53 洞庭饐 57 玉蟬羹 61
山海兜 65 筍蕨餛飩 71 菊苗煎 75 蒿蔞菜 79
玉帶羹 83
夏食
蜜煎櫻桃 89 肉生法 93 蛤蜊米脯羹 97
玉灌肺 101 真君粥 105 雪霞羹 109
蓮房魚包 113 大耐糕 117 河祇粥 121
糟豬蹄爪 125 紅絲餺飥 129 甘菊冷淘 133
肉鮓 137 素蒸鴨 141 五香糕 145 飲子三種 148
鞦食
東坡豆腐 159 蟹生 163 假煎肉 167 廣寒糕 171
粉煎骨頭 175 黃金雞 179 春蘭鞦菊 183
栗糕 187 螃蟹羹 191 蟹釀橙 195 魚鮓 199
蜜煎橄欖• 梅花脯 203 瓜齏 207 茭白鮓 211
鼕食
山煮羊 217 酥黃獨 221 盞蒸羊 225
金玉羹 229 煮魚 233 東坡脯 237 勝肉(食夾)241
鬍蘿蔔鮓 245 爐焙雞 249 沆瀣漿 253
滿山香 259 釀魚 263 酥骨魚 267 兩熟魚 271
蜜煎金橘 275 撥霞供 279
仿古
豬肚假江瑤 284 間筍蒸鵝 286 香螺煠肚 288
荔枝腰子 290 酒炊淮白魚 292 柰香盒蟹 294
雞絲簽 297 七寶素粥 300 蝦元子• 鮮蝦肉團餅 303
參考文獻 306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季节的变更是悄无声息的,只有在某天突然感受到寒气的侵蚀、夜晚的漫长,看到第一片落叶时,才会惊觉秋天的到来。 但若生活在南宋,“交秋”典礼上听太史官禀奏一声“秋来”,看梧桐树飘落一两片黄叶,便是秋天了。从此炎热成了凉爽,烦躁转为淡定,直至下一个轮回。寒来暑往,...  

評分

三百多页的大书,看起来愉快得像吃坚果,三天时间就翻完了。听故事、看菜谱、赏名画,典故文雅,跟现在饭店墙上挂的乾隆下江南、慈禧太后逃难的野史截然不同。只是苏轼出现得未免多了些,他是个真吃货,爱做爱吃还爱写,写的还很好看! 做书,切入点很重要。复原古做法,本身就...  

評分

75道宋时菜式,依据20余部宋元典籍文献细致还原;上至宫廷盛宴,下至平民餐桌,包含热荤、素菜、冷盘、羹汤、粥面、糕饼、饮料、果子八类餐点,按照春夏秋冬四季精心布排;从食材用料到制法步骤,用量精确、说明精细、配图精美,上手便可操作。 即便如此,《宋宴》一书于我而言...

評分

常有人说到中国“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不过,就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绝大部分一样,现存的饮食文化大体也都只能追溯到宋代。像炒菜的盛行、面条和各式点心的繁盛、各地饮食风味差异的基础上形成的各大菜系,甚至现在常说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都是从宋代开始出现...  

評分

三百多页的大书,看起来愉快得像吃坚果,三天时间就翻完了。听故事、看菜谱、赏名画,典故文雅,跟现在饭店墙上挂的乾隆下江南、慈禧太后逃难的野史截然不同。只是苏轼出现得未免多了些,他是个真吃货,爱做爱吃还爱写,写的还很好看! 做书,切入点很重要。复原古做法,本身就...  

用戶評價

评分

既有傳承典故,又有操作性,美中不足是不知道是印刷問題還是本身照片素材的問題,感覺所有圖片全部偏暗

评分

好看!想關注作者微博看每日生活,以及她是怎麼以博物館安排旅行的

评分

古菜新做。序言寫得不錯????

评分

通過飲食這個最能勾起共鳴的話題,將當代人對古典生活的熱烈想象變成現實,是很有吸引力的一本書。文圖相配,通俗明瞭,熱鬧好看。考據與實踐上都相當地用心。但作者在廚事經驗、吃貨閱曆、食文化儲備上,似還有欠缺,給齣的現代食譜在製作細節上,還是有些可商榷之處。比如“雪霞羹”,成品是以一碟荷花瓣托齣水煮老豆腐,顯然對原文有誤解。廚藝一道,差之毫厘,謬以韆裏。再由於古今食材差異,部分食譜尤其葷食類,如果全按古譜復原,而不加以額外去腥,提鮮,味道恐怕一言難盡。不過當真會動手照做的人不多吧(順便說下林洪《山傢清供》一書,裝叉功能遠大於實際功能)。最後,成品菜肴圖太大,大到損失美感。而文物書畫圖太小,小到要用放大鏡。

评分

既有傳承典故,又有操作性,美中不足是不知道是印刷問題還是本身照片素材的問題,感覺所有圖片全部偏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