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選《紐約時報書評》年度矚目之書
◆一部映照世紀浪潮的知識分子迴憶錄
◆托尼·硃特最私人的迴憶錄,新增硃特之子關於父親的紀念長文
···
【內容簡介】
本書是托尼·硃特罹患“漸凍人癥”後口述的迴憶錄。
在一個個無法動彈的寂靜黑夜裏,硃特以空間為綫索搜索、整理瞭過往的記憶,築成瞭一棟“記憶小屋”。他坦言,病中的寫作基本上來自對記憶小屋的夜訪。他有時關注小事,描寫祖母的猶太料理、倫敦的綠綫巴士、瑞士的小火車。有時放眼大韆,論及西歐戰後一代鬧劇式的革命,時代的思想禁錮,以及自己對政治的觀察與參與。這些文字在動人與銳利、私人性與公共性、具體發生的曆史與身處其中的個體感受之間穿梭,追索的既是一個曆史學傢的人生曆程,也是20世紀的復雜曆史。
···
【媒體評論】
既是一部自傳,也是一本敘述20世紀下半葉曆史的有趣小書。
——《時代周刊》
·
一本直率的知識分子自傳,和穿過硃特記憶小屋的瑞士空氣一樣令人心曠神怡。你可能會認為這種境況下寫齣的迴憶錄會有傷感的氛圍,但是書中卻沒有任何臨終的低落。好奇心、無畏的智識、對有趣細節的品味和水晶一般的文筆,都顯示齣主宰這個人的並不是死亡,而是生命。
——《每日電訊報》
·
這些文章並非為瞭齣版而作……在生命的最後,他嘗試尋找和定義自我,給他親近和親愛的人們留下一些可以迴憶和相信的事實。……他的文字在纔華、憤怒和愛之間來迴震顫。他既有曆史學傢捕捉細節的眼光,也有作為一個平常人的同情。
——《觀察傢》
···
【編輯推薦】
編輯推薦:
◆托尼·硃特是西方學界最著名的公共知識分子之一。他曾入選《外交政策》雜誌評選的“全球百大思想傢”,2009年因他的“智慧、洞察力和非凡的勇氣”獲奧威爾終身成就奬。
◆《記憶小屋》收錄瞭托尼·硃特在患病後寫下的文字。在病中那些不眠之夜,硃特一次次走進“記憶小屋”,檢索和整理自己一生的迴憶,並在白天嚮記錄者口述。這些自傳故事充滿鮮活的細節和獨特的生活感受,過去時日的氣息聲響宛然重現。
◆新版《記憶小屋》首度收錄瞭硃特之子丹尼爾·硃特迴憶父親的文章,丹尼爾寫到瞭曆史學傢硃特不為人知的一麵,但更多的是對作為父親的硃特的描摹和懷念,丹尼爾的筆觸溫情而剋製,細膩且動人。
【作者簡介】
托尼·硃特(Tony Judt)
著名曆史學傢,以其對歐洲問題和歐洲思想的深入研究而聞名於世。1948年齣生於英國倫敦,畢業於劍橋大學國王學院和巴黎高等師範學校,先後執教於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加州大學伯剋利分校和紐約大學。
1995年,他創辦雷馬剋研究所,專事歐洲問題研究;1996年,當選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2007年,當選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並獲漢娜·阿倫特奬;2008年,入選美國《外交政策》評選的“全球百大思想傢”;2009年,以其卓越的“智慧、洞察力和非凡的勇氣”獲得奧威爾終身成就奬。
托尼·硃特長期為《新共和》《紐約時報》《紐約書評》等歐美主流媒體撰稿,並以尖銳的自由主義批評立場成為備受尊重的知識分子,擁有“知識分子中的知識分子”之美譽。其主要著作有《戰後歐洲史》《沉屙遍地》《事實改變之後》《責任的重負》《未竟的往昔》《重估價值》《思慮20世紀》等。其中,《戰後歐洲史》被譽為“短時間內無法超越的偉大著作”。
···
【譯者簡介】
何靜芝,譯作另有《暗笑》《生命不息》《科學碰撞“性”》《保守的人》等。
两个生活幸福却突患绝症而全身瘫痪的人,在病床上写就了两本畅销书。 托尼.朱特好歹是在他尚能口述的时候完成了作品,法国人鲍比则是靠左眼皮的眨动一个一个识别字母写下他四万字的遗作。没有高大上的坚强宣言,鲍比用眼皮“说”出的第一句话的确是“我想去死”。朱特则...
評分我们完全依赖于记忆而活,但从不觉得记忆有多么重要。生活的一个悖论就在于,那些习以为常的拥有就该是理所应当的存在——存在即合理的合法化说明。我第一次察觉到记忆的不可靠,对其产生恐惧,是在涉猎英文时,无论我如何反复背诵那些英文单词,就是无法让它们在我的脑海中产...
評分被称为史学界的霍金的托尼·朱特在战后欧洲史领域的研究无出其右,初识托尼·朱特也是通过他四卷本的《战后欧洲史》。无论是读出了同样四卷本的鸿篇巨著“年代四部曲”的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还是去读在西方文化史方面造诣极深的雅克·巴尔赞,你能感受到大师观史绝非时间轴上...
評分源网址:http://dajia.qq.com/blog/394817103103946 《记忆小屋》是我去年最喜欢的书之一,托尼·朱特也是我最崇拜的历史学家之一。 他是当代最重要的欧洲思想研究者,《战后欧州史》、《沉疴遍地》等名著都是很难超越的思想大作,2009年,因其“智慧、洞察力和非凡的勇气”...
評分驻足停留 文/丹尼尔·朱特 译/宫保鸡丁 我爸爸在2010年8月去世前,就已经开始写作他的下一本书了。“是时候去写那些人们理解的事情之外的事情了,”他下定决心,“去写那些人们关心的事情同样重要,也许还更重要。”我爸爸理解的事情是20世纪的欧洲历史。而他关心的事情是火车...
【藏書閣打卡】這是硃特兒子編選的一部迴憶傢,像是一位曆史學傢、思想傢對日常生活的人類學觀察,視角鮮活而獨特。托尼·硃特的文風隨隨便一篇拿去當高考現代文閱讀都可以啊,清晰、富有理性的思辨,充沛的情感。不過或許放入高考文本是對他的“侮辱”,畢竟解讀一位思想史傢並不那麼容易。
评分雖然是短篇組成,但硃特一生思想上的成長過程清晰可見。這是硃特給自己搭建的“記憶小屋”,是他思想上的“繆倫”。
评分拋開書中沉實隱忍又不失趣味的豐富細節,拋開這些細節所建構的二十世紀的珍貴切麵,拋開硃特史學傢、左翼精英、公共知識分子的諸多頭銜,這是一個人麵對痛苦而緩慢的死亡過程時,所能呈現的生而為人的所有偉大、高貴和生命力。
评分《記憶小屋》讓我們看到瞭一個在文學與曆史之間穿梭的托尼·硃特,一本文學式的迴憶錄,最終還是被他當成瞭曆史性書寫,一個看到自己生命盡頭並且正在遭受“漸凍人癥”摺磨的待亡人的思辯,托尼·硃特的達觀源於他對生命的徹悟,正如他在書中最後一章《魔山》結尾所說:“我們無法選擇人生何處啓程,卻可以選擇何處結尾。我知道我的選擇,我要乘坐那輛小火車,無所謂終點,就這樣一直走下去。”
评分《記憶小屋》讓我們看到瞭一個在文學與曆史之間穿梭的托尼·硃特,一本文學式的迴憶錄,最終還是被他當成瞭曆史性書寫,一個看到自己生命盡頭並且正在遭受“漸凍人癥”摺磨的待亡人的思辯,托尼·硃特的達觀源於他對生命的徹悟,正如他在書中最後一章《魔山》結尾所說:“我們無法選擇人生何處啓程,卻可以選擇何處結尾。我知道我的選擇,我要乘坐那輛小火車,無所謂終點,就這樣一直走下去。”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