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1895-1976),原名玉堂,福建龍溪人。畢業於聖約翰大學。1919年去美國留學;後轉赴德國留學,獲哲學博士學位。1922年歸國,任北京大學英文教授。1932年起,編輯《論語》、《人間世》、《宇宙風》等刊物。抗戰開始後,赴美國任教,並從事寫作活動。著有《翦拂集》、《大荒集》等。
《林語堂散文》收入作者所寫主要散文作品共102篇。 我國散文創作的革故鼎新齣現在20世紀的“五四”時期,散文形態實現瞭從古代嚮現代的劇變,散文也成為瞭一種獨立的藝術形式。關於這一時期的散文創作盛況,魯迅是這樣描述的:“散語言小品的成功,幾乎在小說戲麯和詩歌之上。這之中,自然含著掙紮和戰鬥,但因為常取法於英國隨筆,所以也帶有一點幽默和雍容……”而林語堂散文,更以其獨特的藝術風貌自成一傢。
当年读得时候也不大,文字都很短,觉得每句话都好有道理,现在再回来念,才知道,字字珠玑是用来这样形容的。很有风骨的前辈。
評分总是因为那些青山的缘故 ——重读林语堂之一 文/张素闻 十四五岁读林语堂的时候,囫囵吞枣一晃而过,三十岁,重新遇见林语堂,看到这个满面带笑,穿旧式的中国长衫,爱美,爱生活的人,忽然,心灵为之震。他17岁便入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24岁入哈佛大学文...
評分《林语堂散文》(林语堂著·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林语堂被人称作“幽默大师”,主要是因为他的随笔创作,林语堂随笔写作中的的幽默乃一家之长,他不会用笑话引人发笑,而是在生活中捕捉有幽默感的事物透出哲理,并使人会心一笑。他的散文往往以一种超脱与悠闲的心境来...
評分作为一个过来人,我一直觉得我们的中学语文教育很失败,最突出的一个方面就是选文的失败。六年十二册语文课本,叠起来总有三本《汉语大词典》厚,连时下政治人物的讲话都选进去了,却偏偏漏掉了胡适之,林语堂这样当代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以我的小人之心猜测,出现这种情况...
評分这些天过得浑浑噩噩---生活过于悠闲导致的节律失调,看来还得抽出一点时间来得读点散文,陶冶心情、养生静心。 说起自己的阅读史,第一本应该是一本在家里旧书堆里翻出来的很红很革命的大跃进时期的《欧阳海之歌》,这个”革命浪漫主义“对我的影响可不小---直接导致我...
林大師真是個有滋味的人~
评分人生導師
评分最喜歡的2篇:《一篇沒有聽眾的演講》,《讀書的藝術》
评分林先生博聞強識,風趣幽默,道齣瞭很多真知灼見。
评分詼諧幽默,趣味人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