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鹤唳

风声鹤唳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义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午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l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刨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火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出版者:现代教育出版社
作者:林语堂
出品人:
页数:385
译者:
出版时间:2007-1
价格:18.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80196426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林语堂 
  • 中国文学 
  • 小说 
  • 爱情 
  • 现当代文学 
  • 人生 
  • 经典 
  • 现代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风声鹤唳》的故事背景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的江南名城,丝绸业界大户姚家和张家因争夺名利而互相争斗,姚家二少爷博雅风流倜傥沉溺于江南名伶梅玲的万种风情中……但所有的一切在战争这个大背景中,都显得那么渺小,书中人物的感情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也经历了重重考验。女主角丹妮放荡不羁、个性飞扬,虽然经历了战争的磨难,仍然坚强不屈。就如作者所说:“战争就像大风暴,扫着千百万落叶般的男女和小孩,让他们在某一个安全的角落躺一会儿,直到新的风暴又把他们卷入另一旋风里。因为暴风不能马上吹遍每一个角落,通常会有些落叶安定下来,停在太阳照得到的地方,那就是暂时的安息所。”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写得很一般,里面的人物除了老彭,基本都立不住。作者颇有野心,想塑造一个乱世佳人,所以费了很多笔力描写大时代的背景,以及悲惨的小民个体,总觉作者拿着一个小皮鞭抽打着读者,问,痛不痛?说实话,痛,但是一转身放下书本就不痛了,所以,这笔下乱世,好比那个不谙世事却...  

评分

林语堂以抗战为大背景的民国三部曲,终于全部拜读完。 从跟《京华烟云》的关联来看,《朱门》表现出来的是三部曲共有的精神联系,人物却自成一派、故事自隅一方,结尾结得叫人舒心;而《风声鹤唳》除了共有的精神联系外,还有人物的关联,比如木兰,从开始提到这个名字到最后...  

评分

人间佛徒人间佛 ——记《风声鹤唳》中的老彭 文/张素闻 老彭虽然读《楞严经》,却照旧喝酒吃牛肉,博雅来找他,两个人曾经经常“对愁饮”。老彭虽然喝酒吃牛肉,却仍旧是天底下最好的一个人,林语堂借博雅的口说他是文殊菩萨,有大智慧,能救阿难与摩登妊女。细读,林语堂乃觉...  

评分

血雨腥风中的自我救赎与情感升华 ——记《风声鹤唳》 文/张素闻 《风声鹤唳》被《纽约时报》誉为中国版的《飘》,大概因为成书于抗战时期,写的就是抗战时期的事情吧,《纽约时报》将之与《飘》相提并论,可见这本小说在美国人眼里的地位,以及,林语堂的英文之出色程度...  

评分

他英俊,潇洒,富裕,有学识。而她身世坎坷,乱世飘零,只不过是一位妩媚的风尘女子。本是两条不会相交的平行线,却因为时代的混乱,战火的燎原,紧紧的交织在一起。而他们的爱情远远高出小我的私情,纵使博雅早已察觉丹妮对他们恋情冷淡,却丝毫没有冲淡他对她真诚无私的至爱...  

用户评价

评分

就记得时事经历里人的情感相伴全然自己做不得主的感觉了。

评分

比起京华烟云,我更爱这本

评分

比起京华烟云,我更爱这本

评分

博雅从头至尾爱着梅玲 谁说男人的变心比女人要快呢?最终的冥婚恐怕要让她一生活在愧疚中了

评分

很震撼 很感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