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1895-1976),原名玉堂,福建龙溪人。毕业于圣约翰大学。1919年去美国留学;后转赴德国留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22年归国,任北京大学英文教授。1932年起,编辑《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抗战开始后,赴美国任教,并从事写作活动。著有《翦拂集》、《大荒集》等。
《林语堂散文》收入作者所写主要散文作品共102篇。 我国散文创作的革故鼎新出现在20世纪的“五四”时期,散文形态实现了从古代向现代的剧变,散文也成为了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关于这一时期的散文创作盛况,鲁迅是这样描述的:“散语言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这之中,自然含着挣扎和战斗,但因为常取法于英国随笔,所以也带有一点幽默和雍容……”而林语堂散文,更以其独特的艺术风貌自成一家。
林老师的作品给人的干净是大气不失细腻。一直中西兼修的林老师,他的作品现在读来,还是那么合适,没有丝毫和时代脱节的感觉。我想 有思想的东西就是有长久生命的。林老师的大气,可以用挥墨做剑,与精神主义,唯心主义PK不会像某些读过几年洋文,就连放个屁,喝口水都要悟出个...
评分文/环珮空归 (2008-06-14 18:49:07) 披着烈日从刨食养活自己的公司回到家,抢到了冰箱里最后一盒冰激淋。迟到一步的子剑可怜巴巴的问,可以给他留一口么。 为什么留。我故意放慢速度,咂巴着嘴。这个懒人,难道不会自己买么。 自二十二岁嫁给他后,我就再没...
评分文/环珮空归 (2008-06-14 18:49:07) 披着烈日从刨食养活自己的公司回到家,抢到了冰箱里最后一盒冰激淋。迟到一步的子剑可怜巴巴的问,可以给他留一口么。 为什么留。我故意放慢速度,咂巴着嘴。这个懒人,难道不会自己买么。 自二十二岁嫁给他后,我就再没...
评分“世上无人人必读之书,只有在某时某地某心境不得不读之书,有你所应读,我所万不可读”,林语堂思想中对自然和道家的神往的跃然纸上,同时欧美生活的经历又让他多一些西方的理性思考和小资情调。能够刻画当世奴颜婢膝的老大帝国入木三分,自然为世人难容,然而“天下之人,孤...
评分浮躁的时候就是灵魂感到饥饿的时候,生活变得平淡无奇,就像一餐无味的饭让人不忍食之。这个时候细心的调味,就变得格外重要。 我总是动不动就去审视自己的灵魂,窥探那心灵的深渊,不知道那深渊有没有回我以凝视?当灵魂处于混沌的状态时,身体的力量也就无法从一处凝聚并迸发...
林大师真是个有滋味的人~
评分林先生博闻强识,风趣幽默,道出了很多真知灼见。
评分诙谐幽默,趣味人生。
评分林语堂的小说《京华烟云》当年硬着头皮都读不下去,如今从图书馆借来这本散文,重蹈覆辙,同样是学贯中西、才华横溢的文学大师,为什么我就不喜林,对钱钟书的文字却是持卷心喜百读不厌呢?
评分林语堂的小说《京华烟云》当年硬着头皮都读不下去,如今从图书馆借来这本散文,重蹈覆辙,同样是学贯中西、才华横溢的文学大师,为什么我就不喜林,对钱钟书的文字却是持卷心喜百读不厌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