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次将是烈火

下一次将是烈火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美] 詹姆斯·鲍德温
出品人:99读书人
页数:164
译者:吴琦
出版时间:2019-8
价格:5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020143740
丛书系列:詹姆斯·鲍德温作品系列
图书标签:
  • 詹姆斯·鲍德温
  • 美国文学
  • 美国
  • 文学
  • 散文
  • 非虚构
  • 随笔集
  • 短篇小说
  • 烈火
  • 冒险
  • 未来
  • 末日
  • 生存
  • 科幻
  • 探索
  • 觉醒
  • 反抗
  • 希望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每当我感到迷失,我的地牢就会震动,我的锁链就会掉落。

20世纪 美国文坛无可取代的良心 詹姆斯·鲍德温 James Baldwin

影响几代人 探寻信仰、暴力和爱 的散文经典

出版56周年 简体中文版首次出版!

向詹姆斯·鲍德温致敬的纪录片《我不是你的黑鬼》(I Am Not Your Negro)获得奥斯卡提名

——————————————————

《下一次将是烈火》是詹姆斯·鲍德温影响最为深远的散文集,全书由两篇信件组成。第一篇《我的地牢在震动》最早刊登于《进步》杂志,是作家在美国黑奴解放运动100周年纪念时给侄子的公开信,讲述了非裔美国人如何经历一代代的不公而幸存,并敦促侄子超越白人对黑人的狭隘定义,追求卓越。

第二篇《十字架之下》最早发表于1963年的《纽约客》,当时正值亚拉巴马州发动的针对黑人的暴力事件,鲍德温凭借其对“国家的黑暗现实尖锐剧烈的批判”登上《时代》杂志的封面。作家回忆了自己17岁时遭遇的信仰危机,描述了基督教堂里遍布的伪善和暴力,以及自己和美国黑人穆斯林运动领袖的一次分歧。鲍德温深刻地指出种族歧视的根本来源于白人对权力的病态迷恋,以及他们面对公义和历史的虚无与恐惧,号召黑人和白人抛弃黑暗的肤色政治,共同承担起艰难的历史责任。

——————————————————

【媒体评价】

你令美国的英语真正变得诚实,真正具有世界性。你揭露了这种语言的秘密,重新塑造它,使它变得真正现代、有表现力,充满人性。你剥下这种语言身上那种安逸和舒适、那种伪造的安慰、虚假的无知,你剥下它的借口和伪善……在你的手中,语言重新变得美妙。在你的手中,我们看到语言的本来面目:它既非冷酷无情,也非鲜血淋淋,而是充满生命力。

——诺贝尔奖得主 托尼·莫里森(1987年,为詹姆斯·鲍德温撰写的悼文)

身为美国人、身为黑人到底意味着什么,鲍德温对此的描述可能是20世纪最雄辩、最有说服力的。——《卫报》

作者简介

詹姆斯•鲍德温(1924—1987),美国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剧作家和社会活动家,生于纽约哈莱姆区,童年坎坷,生父有毒瘾问题,后母亲嫁给牧师大卫·鲍德温,又生育8个孩子。

1938年,受其严苛的继父的影响,14岁的鲍德温成为了哈莱姆地区的一名牧师。17岁时,鲍德温决定脱离教会。19岁生日那天,其继父去世,当天哈莱姆地区也发生了暴动。

1948年,对美国的种族现实极度失望的鲍德温选择移居法国。1953年,鲍德温出版了带有很强的自传色彩的处女作《向苍天呼吁》。此后的三十年里,他陆续出版了《 土生子札记》《乔万尼的房间》《另一个国度》《下一次将是烈火》《告诉我火车开走了多久》《如果比尔街会说话》等著名作品。

1957年,鲍德温回到美国,投入当时如火如荼的黑人解放运动。1987年12月1日, 鲍德温因肺癌在法国去世。他一生著有六部长篇小说、四部剧本、十几部散文集、一本童书和一卷诗集。

2016年,哈乌·佩克执导的、以鲍德温为主人公的纪录片《我不是你的黑鬼》获得奥斯卡奖提名。《诺顿美国黑人文学选集》如是评价鲍德温——“以优美的艺术性,通过将自己个人经历中最隐秘的部分和国家及世界命运中最广泛的问题结合起来,刺透了美国种族意识中的历史性障碍。”

目录信息

我的地牢在震动 /001
在解放黑人奴隶一百周年纪念日,
给我侄子的信
十字架之下 / 013
来自我脑海中某个区域的信
跋: / 117
论詹姆斯·鲍德温及其作品 王家湘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2019年9月24日发表于单读:https://mp.weixin.qq.com/s/0PvGkAlkN18iSwTP_TiE-A “我不会允许这个国家的白人来告诉我自己是谁,并且用他们的那种方式来约束我、收拾我。当然与此同时,我已经被吐了口水,被他们定义、描述和限制,被他们不费吹灰之力地打败了。” 这句话来自詹...  

评分

鲍德温和1960年代民权运动、马丁·路德·金的关系 索马里:鲍德温作为一个美国黑人,拿着美国护照,他发现在法国自己受到的待遇和那些从非洲来的黑人或者法国阿尔及利亚逃到法国去的黑人不一样,就是他作为一个美国黑人拿着美国护照,这个护照本身让他在美国享有特权,他意识到...  

评分

书信是一种无法定义的写作。相对于虚构的小说,或非虚构的游记、传记甚至特稿,书信天然携带一种更为诚实的基因——比小说更硬朗,比特稿更柔软,它需要作者敞开心扉,又要求作者高度自觉。因为书信是一场有特定对象的倾诉,它首先需要真相,然后需要用叙述的控制力来唤醒真相...  

评分

http://movies2.nytimes.com/books/98/03/29/specials/baldwin-morrison.html Date: December 20, 1987, Sunday, Late City Final Edition Section 7; Page 27, Column 1; Book Review Desk Jimmy, there is too much to think about you, and too much to feel. The difficult...  

评分

吴琦:翻译中的召唤 我觉得翻译过程可能也标示出他的特别之处,就是他是那种会把你自己,会把作为读者的你勾出来的那种作家,就是他永远召唤你,用你自己的经历,用你自己的眼睛,来体会他曾经体会过的痛苦和他所试图完成的那种和解。我觉得这种特点体现在他的语言上,尤其是他...  

用户评价

评分

虽然书出的有点鸡贼,一共150多页,跋将近40页,还是转载自另一本已出版的书。但是,鲍德温写的道理没错。他算是把美国黑人平权问题想得很清楚的人。这书现在看,很应景。要消灭特权啊,亲!只有平等了,才有机会去搞什么主,什么由。权力一定是靠自己争取的,而不是等着上帝(老天爷)赏赐。因此,没错的,下一次将是烈火!也一定是烈火????!

评分

作品是好作品,因为没法理解当时的黑人情况,看鲍德温的句子有些像是非理性的人身攻击感觉。扣两星给翻译。。这个翻译就和从翻译软件上抄来的一样,毕竟英语和中文逻辑语序不同好吗,好多从句就直接照搬翻译,不再翻回英文去都看不懂什么意思。

评分

詹姆斯·鲍德温是人类发展到最高贵优美的形态,想起马拉默德的一篇小说,天使如果是黑人,那么一定是鲍德温这样的。

评分

詹姆斯·鲍德温是人类发展到最高贵优美的形态,想起马拉默德的一篇小说,天使如果是黑人,那么一定是鲍德温这样的。

评分

“我并不是想把苦难悲情化——这方面适可而止即可,但不经历磨难的人永远不会成长,不会发现真正的自我。那些每天被迫从残暴的人性之恶中拯救它所试图摧毁的男子气概和身份的人,他们知道不管自己成功与否,都会获得世上任何学校、教会都无法教给他的人生要义。”现在,我们需要鲍德温的清醒和鼓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