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流動的曆史

京都,流動的曆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作者:〔日〕小林丈廣 高木博誌 三枝曉子
出品人:方寸(The Unique World )
頁數:352
译者:謝躍
出版時間:2018-7
價格:59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20128803
叢書系列:櫻花書館
圖書標籤:
  • 日本
  • 京都
  • 日本文化
  • 曆史
  • 城市史
  • 日本史
  • 城市
  • 文化
  • 京都
  • 曆史
  • 文化
  • 旅行
  • 古都
  • 傳統
  • 建築
  • 禪意
  • 時光
  • 旅程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京都作為日本民族的精神原鄉與文化象徵,一直以來被人們賦予種種想象與寄托。然而,京都從八世紀的平安遷都發展至今的一韆多年中,並不是人們想象的那樣因一成不變纔成為京都,而是持續不斷的變化使其成為京都。

現在關於京都的旅遊宣傳和京都印象大多來自近代。事實上,我們在關注京都作為中央、男性、天皇、貴族的象徵的同時,也不能忽略它作為地方史、女性、部落史的重要性;我們不能隻關注作為皇權象徵的京都,還應把它放在整個日本史和地域史中進行考察。

本書以“道”和“場”作為關注視角,從東海道、清水阪以及室町街這些有各種各樣主題的“道”,到京都禦苑、北野、北山、嵯峨野、岩倉等人們居住或聚集的“場”,從城市形態到節慶習俗,從戰爭災害到商業營生,從日常生活到貴族文化,從文化傳統到宗教信仰,分彆將其放在曆史流變中進行實地走訪與考察,全方位呈現一個不斷變化的、豐富多義的,耐人尋味的京都。

著者簡介

小林丈廣,1961年生,同誌社大學文學部教授,專攻日本近代史與地區史,著有《明治維新與京都》《近代日本與公眾衛生》等。

高木博誌,1959年生,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教授,專攻日本近代史,著有《近代天皇製的文化史研究》《近代天皇製與古都》等。

三枝曉子,1973年生,東京大學大學院人文社會係研究科準教授,專攻日本中世史,著有《比叡山與室町幕府》《祭拜京都天神的人們》等。

圖書目錄

前 言/ 001
第一部
京都人:城市與生活
第一章京都的舊日風情:町與巷子
006 / 室町街:連接上京和下京的主要街道
007 / 兩側町:京都的古老町屋
010 / 移動的美術館:祇園祭的山鉾彩車
013 / 走進明倫學區
019 / 五色的十字路口:三條室町
020 / 逐漸減少的小巷
第二章開化與繁華的街道:新京極與祇園
028 / 京都文明開化的開啓
031 / 明治維新的舞颱
035 / 藝術劇場與電影中心:新京極
042/  祇園的花柳巷
045 / 第一屆京都博覽會
第三章 一條尋求救贖的希望之路:清水阪
054 / 可鳥瞰京都市街的著名寺院:清水寺
056 / 大雜院“長棟堂”:為麻風病人而建
061 / 六道辻:通往冥界的入口
062 / 大日如來坐像:一人一鑿一削
第四章 天主教徒艱難的信仰之路
068 / 南蠻寺之鍾
071 / 二十六聖徒殉教
075 / 大地震與“元和大殉教”
077 / 北野的天神:天主教石燈籠
第五章 鴨東開發的舞颱:岡崎周邊
086 / 消失的塔:八角九重塔
088 / 幕末的聖護院村與岡崎村
089 / 京都人氣點心:“八橋”與“五色豆”
091 / 文人墨客的聚居地:聖護院文化村
093 / 岡崎公園:因勸業博覽會而建的都市公園
096 / 平安神宮:追憶王朝文化的神社
098 / 京都市公會堂
100 / 岡崎:從産業振興的會場到文化聖地
第二部
京都曆史:從開啓至繁榮
第六章 大典的街道:從皇居到京都禦苑
107 / 京都禦苑的新麵貌
110 / 東京火車站:展現日本國傢威望的建築物
112 / 京都火車站:京都交通體係的中心
116 / 大正大典與檜垣茶屋
120 / 漫步京都禦苑
第七章 “日本國王”的街道:北野和北山
127 / 北野天滿宮:祭拜學問之神
130 / 足利將軍傢對北野天滿宮的信仰
135 / 北山殿與“北山新都心”
139 / 金閣寺與七重大塔
142 / 關於足利義滿篡奪皇位的爭議
第八章 美景與災難之地:鴨川流域
147 / 洪水肆虐的鴨川流域
148 / 七瀨祓
149 / 從三條大橋南下
153 / 應永飢荒:河原“施餓鬼”
156 / 寬正飢荒:大略町人等餓死
159 / 昭和十年的大洪災
第九章 誌士的街道:高瀨川與明治維新
166 / 高瀨川的起點
168 / 樵木町與生洲町
170 / 一之碼頭的填埋爭議
172 / 保護高瀨川
173 /“ 天誅”暗殺活動的舞颱:木屋町街
175 / 四之碼頭:池田屋事件的發生地
176 / 木材商雲集的五之碼頭
178 / 和泉屋町與美濃屋町
180 / 公儀橋與町橋
181 / 到底誰能支配高瀨川
183 / 六條河原與七條新地
184 / 崇仁學區:“全羅曼斯”事件
第十章 漫步“學都”
190 / 國際交流傳統與民主主義
192 / 京都是如何成為“學都”的
201 / 京都大學:學術自由,大學自治
第三部
京都印象:人與物的往來
第十一章 朝鮮通信使的街道:從大德寺到耳塚
213 / 日本與朝鮮國交恢復
217 / 本國寺:朝鮮通信使的入住地
219 / 民眾圍觀朝鮮通信使
222 / 耳塚:豐臣秀吉的“切鼻”政策
第十二章 牛馬的街道:東海道與山科
230 / 德川傢康整備東海道
231 / 大津祭:大津商人的實力秀場
233 / 逢阪鬼門關之地
234 / 追分:遊客的休息場所
236 / 一燈園:無一物無所有
238 / 地藏盆節:孩子們的節日
239 / 老牛馬放牧場
241 / 新舊山科站與東山隧道
242 / 木食正禪與梅香庵的“量救水井”
244 / 新日岡嶺的開鑿
245 / 名號石與題目石
247 / 慰靈碑:粟田口刑場舊址
第十三章 古典文學與嵐山、嵯峨野的近代
251 / 京都名所:嵐山夜靜櫻滿開
253 / 京都最具代錶性的櫻花
255 / 《平傢物語》中的逸聞
257 / 敷設鐵路:京都近郊大眾文化的繁榮
259 / 招魂社和忠魂碑
262 / 祇王寺的美麗庵主
265 / 嵯峨野:在日本古典文學裏大放光彩
第十四章 與幽棲共生的鄉村:京都北郊岩倉
271 /“ 京七口”之一的大原口
272 / 古老的商業街
274 / 叡電:安靜的郊外軌道電車
275 / 八瀨童子
277 / 岩倉觀音:大雲寺
278 / 岩倉具視幽棲舊宅
281 / 大雲寺:此世的極樂淨土
282 / 喝禦香水治眼疾
283 / 接收患者的茶屋
285 / 岩倉癲狂院
286 / 衰微的大雲寺
287 / 城守保養所資料館
288 / 大文字五山的送祖靈火
第十五章 “正宗京都”宇治:世界遺産與文化景觀
291 / 宇治文化景觀:國風文化與茶業文化
294 / 宇治的起源與發展
297 / 漫步在宇治的市街
304 / 源氏物語博物館
後記
309 / 最初的“京都學”
312 / 從2015 年的京都說起
316 / 何為正宗的京都
參考文獻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本书以“道”和“场”作为关注视角,从东海道、清水坂以及室町街这些有各种各样主题的“道”,到京都御苑、北野、北山、嵯峨野、岩仓等人们居住或聚集的“场”,从城市形态到节庆习俗,从战争灾害到商业营生,从日常生活到贵族文化,从文化传统到宗教信仰,分别将其放在历史流...  

評分

这本书有点像地方志。其行文方式大致是(以北京为例):从长安街的东边以建国门为起点,向西走一路会经过南侧的xx部、xx部、xx总公司和xx会以及北侧的xx饭店,然后会看到xxx广场和xxx城楼,xxx城楼后面就是xxx,xxx曾经在xxx城楼上宣布xxxxx,城楼两侧的xx标语也一直留存至今。...  

評分

794 年,桓武天皇从旧都长冈京迁都至平安京,即京都。由此,京都从一个普通的农村,开始转变为一国之都,并在此后一千多年的时间里,不断地发展、演化,最终形成我们如今所憧憬与向往的京都。 然而,京都真的就是我们如今印象中的那个京都吗? 为此,日本三位著名的历史学家小...  

評分

最初的“京都学” 文 | 三枝晓子 我产生把“京都”作为我历史研究对象的契机,是大约距今10年前。我在立命馆大学工作时就开始有关于“京都学”的想法。在这之前,虽然也有意研究“日本”的“中世城市”,但我本身却没有意识到我是在从事“京都”研究。作为学术研究或大学教学中...

評分

794 年,桓武天皇从旧都长冈京迁都至平安京,即京都。由此,京都从一个普通的农村,开始转变为一国之都,并在此后一千多年的时间里,不断地发展、演化,最终形成我们如今所憧憬与向往的京都。 然而,京都真的就是我们如今印象中的那个京都吗? 为此,日本三位著名的历史学家小...  

用戶評價

评分

京都旅行指南。在去京都前讀完。文字很流暢,講的還算細緻,並且有地圖,便於理解。可惜有些枯燥,並且需要對日本曆史很熟悉纔行。京都迷不可錯過的一本書。

评分

流暢易讀,圖多地圖多,讀完發現住所附近那麼多景點沒去過。之前也讀過林屋辰三郎經典的《京都》,但畢竟半個世紀前的著作,信息都舊瞭。這本可能是目前最好的京都旅行指南之一。

评分

看到“耳塚”那一段還挺感慨的…豐國神社的丁字路口是存放瞭很多很多很多記憶的地方~還講瞭很多街邊石碑的來曆,雖然講得著實枯燥瞭些…京都迷不可錯過的一本書啦。

评分

從不同側麵展現某個領域中京都曾經發生過的曆史,作旅遊指南有些牽強(尤其是不少並不一定好走、能走),但作為京都的精讀材料可能更為閤適。由於配圖有限,指引功能也不突齣,適於在本地居住、對交通和地理有比較深入瞭解、時間靈活的訪客慢慢探尋。

评分

京都憑藉其保存完好的曆史建築和獨特的古都風韻,已經成為日本最具人氣的旅遊勝地。社科文獻齣版社引進齣版的這本小書,由日本三位曆史學者共同撰寫完成,從城市形態、節慶習俗、日常生活、宗教信仰與文化傳統等多方麵,詳細介紹和解讀京都的悠久曆史與現今諸多建築背後的文化淵源。無論是試圖瞭解日本的曆史文化,還是前往京都旅遊之前做攻略參考,本書都非常值得一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