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烟草史

中国烟草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班凯乐
出品人:
页数:376
译者:皇甫秋实
出版时间:2018-7
价格:75.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301294673
丛书系列:德先声
图书标签:
  • 烟草
  • 历史
  • 海外中国研究
  • 社会史
  • 近代史
  • 经济史
  • 物质文化
  • 班凯乐
  • 中国烟草史
  • 烟草历史
  • 中国历史
  • 烟草文化
  • 社会历史
  • 经济史
  • 农业史
  • 近代史
  • 文化研究
  • 历史文献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讲述了美洲的烟草从16世纪传入中国,开始在中国商业种植以来的传播历程。从水烟、烟枪、鼻烟、手卷烟到现代机制卷烟工业,是一段非常迷人的大众消费和全球经济发展的历史。

作者利用广泛的材料,如方志、农书、笔记、医案、游记、诗歌、晚清以来的报纸、民国小说、香烟广告等等,生动地讲述了烟草文化在中国的形成,以及中国如何融入世界市场。本书荣获美国历史学会2011年度费正清东亚研究奖。

作者简介

班凯乐 美国斯坦福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美国乔治城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主要著作有《中国19世纪的鼠疫》(Bubonic Plague in Nineteenth-Century China)、《中国烟草史》(Golden-Silk Smoke)等。

译者简介

皇甫秋实 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经济史。

目录信息

目录
致 谢 / i
导 论
全球和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烟草消费 / 4
跨越帝国晚期—近代历史分水岭的延续和变化 / 10
一章 近代早期全球化与中国烟草的起源(1550—1650年)
烟草传入明代中国沿海 / 18
烟草传入清初东北和蒙东地区 / 22
水烟传入西部边疆 / 26
二章 中国卷烟生产、消费和贸易的扩张(1600—1750年)
烟草作为经济作物在长江丘陵地带的传播 / 37
在丘陵地带将烟草作为经济作物种植 / 46
区域专业化、烟草种植面积的扩大和人均烟草消费量的提高 / 52
烟草长途贸易的结构 / 54
中国烟草的种类 / 54
烟草商人 / 56
贸易量 / 57
烟草零售业 / 58
三章 学会以中国风格吸烟(1644—1750年)
向内渗透和向上渗透的烟草 / 66
都市世界性精英的烟草消费 / 68
普罗大众的烟草消费 / 77
清代妇女的烟草消费 / 79
名妓、娼妓和艺妓的烟草消费 / 80
盛清时期“体面”妇女的吸烟 / 85
针对妇女的儒家禁烟说教 / 89
四章 明清医药文化中的烟草
将烟草作类比 / 95
烟草与“温补”学派 / 100
大众化医学文本中的烟草 / 106
烟草与不同的身体 / 108
五章 烟草的时尚消费(1750—1900年)
统治精英的进口鼻烟 / 117
向下渗透的鼻烟 / 124
乡绅的水烟袋 / 133
六章 中国卷烟工业的兴起(1880—1937年)
中国工业卷烟的起源(1882—1902年)/ 140
英美烟草公司和中国卷烟市场的扩张(1902—1937年)/ 144
中国卷烟公司的缝隙营销 / 149
手工卷烟业 / 153
七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烟草消费的社会和空间差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烟草消费的总体模式 / 161
上海的大众卷烟市场 / 164
上海的社会分层和品牌选择 / 171
北京的二元烟草市场 / 176
北京烟草消费模式的社会分层 / 180
20世纪30年代河北定县的烟草消费模式 / 185
八章 都市的卷烟和乡村的烟袋 民国时期吸烟的文学表达
“现代”卷烟的社会结构 / 192
上海城市想象中的卷烟 / 194
在“老北京”抽烟袋的乡愁 / 197
20世纪30年代地方文学中的卷烟和烟袋 / 203
九章 新女性、摩登女郎和女性吸烟的式微(1900—1976年)
进入视野:上海妓女与“新女性”公然吸烟(1900—1915年) / 216
针对女性吸烟的精英批判话语的出现(1900—1915年) / 225
吸烟、东方主义和不守规矩的女性情欲 / 226
作为“民族毒药”的烟草 / 228
世界教妇女节制会及其在华禁烟运动 / 230
民初中国的禁吸卷烟运动 / 233
卷烟与“摩登女郎”(1927—1937年) / 238
作为20世纪政治运动攻击目标的卷烟和“摩登女郎”(1934—1976年) / 247
结 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烟草(1949—2010年)
发展与趋势(1949—1976年) / 258
发展与趋势(1978—2010年) / 262
对中国当代吸烟相关疾病蔓延的历史看法 / 267
注 释 / 270
参考文献 / 311
索 引 / 350
译后记/ 368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烟草顺应全球流动的潮流涌入中国,这股潮流也将烟草输送到非洲和欧亚大陆的其他地区。烟草最早进入中国的时间和方式没有准确的记载。然而,作为近代早期跨区域贸易网络的积极参与者,许多中国人应该有很多机会接触到这种新奇的植物及其用法。南部海岸和东北辽东半岛附近的海域...  

评分

我这个人不吸烟,但我对烟草文化有一个个人见解。小时候爸爸在在烟草公司上班,起早忙到晚,没有经验,照葫芦画瓢,烟农憧憬着一年的好收成。在我的印象里,一到秋天的时候,打打闹闹烟农把烟叶交到烟草公司。烟草从明清盛行,烟草的兴衰也同样和当时的历史重合。由外国资本家...

评分

上海城市想象中的卷烟 在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中,特别是在与海派(或曰上海风格)相关的著作中,卷烟首先被视为现代城市景观。立足于上海的作家,尤其是那些为文学期刊或大众杂志撰写短篇白话文的作家,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初经常选择卷烟作为主题。诸如林语堂的《论语》等期刊...  

评分

上海城市想象中的卷烟 在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中,特别是在与海派(或曰上海风格)相关的著作中,卷烟首先被视为现代城市景观。立足于上海的作家,尤其是那些为文学期刊或大众杂志撰写短篇白话文的作家,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初经常选择卷烟作为主题。诸如林语堂的《论语》等期刊...  

评分

我这个人不吸烟,但我对烟草文化有一个个人见解。小时候爸爸在在烟草公司上班,起早忙到晚,没有经验,照葫芦画瓢,烟农憧憬着一年的好收成。在我的印象里,一到秋天的时候,打打闹闹烟农把烟叶交到烟草公司。烟草从明清盛行,烟草的兴衰也同样和当时的历史重合。由外国资本家...

用户评价

评分

妇女淡出抽烟界一条线可看。如今还可以加一章电子烟。

评分

本书的定位应该是偏科普向的学术专著,中译本的翻译非常精心,装帧也异常精美,以至于连笔记都不好写上。作者的学术功底非常强大,依靠扎实的史料,在非常有限的篇幅里深入浅出地将历经几个世纪的中国烟草史和吸烟文化展现出来。并且在跨文化的视野中,比较中国与其他社会的异同,参与到对全球化、本土化、商品经济、医疗文化、消费文化和社会性别等诸多问题的讨论中。作者所参与讨论的每一个问题都有很大的可以继续深入的空间,富有启发性。第九章和结语的讨论有些仓促,特别是结语对共和国时期烟草问题的讨论,感觉只是搭了一个粗浅的框架。总体来说是很有启发性的一本书,可以顺着作者的问题进一步走下去。

评分

烟草首先是一种用于社会交际的消遣品:在朋友间分享,并给予陌生人,烟草完美地补充了茶、酒、美食,以及其它小礼物和装饰,代表了主人的慷慨和客人的友情。烟草的社会属性是它17和18世纪在整个东亚大陆广泛传播的主要原因,也是它在其他文化背景下传播的关键。虽然更加昂贵的烟草种类和摄取尼古丁的新方式不断出现,但烟草的基本社会功能在不同的等级、阶层、性别依然保持了显著的一致性。烟草在中国特定的社交文化中所发挥的核心作用近四个世纪基本保持不变。 我相信烟草扩散的核心原因也是现在控烟和戒烟的主要难处所在:要把卷烟从社交核心中剥离出来,并寻找新的替代品。

评分

前半部分不错,可以建国后一笔带过。

评分

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脉络清晰。 身为一个烟草业的人,看看还是涨知识的。 以后烟草何去何从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