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的盛宴》是海明威自一九二一年至一九二六年在巴黎的一段生活的回忆。这段时间正是他同哈德莉新婚燕尔,在巴黎度过的清苦朴素(有时甚至忍饥耐饿)但又充满青春欢乐和爱情的生活。内容涉及他当时生活的细节,对巴黎的细致入微的观察以及与朋友之间的故事。其中他的朋友们有:斯泰因、庞德、福特和菲茨杰拉德等。
欧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美国小说家,被认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1953年,他以《老人与海》一书获得普利策奖;1954年的《老人与海》又为海明威夺得诺贝尔文学奖。2001年,海明威的《太阳照样升起》与《永别了,武器》两部作品被美国现代图书馆列入“20世纪中的100部最佳英文小说”中。他是美国“迷惘的一代”(Lost Generation)作家中的代表人物,以文坛硬汉著称,他是美利坚的精神丰碑。海明威的作品标志着他独特创作风格的形成,在美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方华文,现任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教授,著名文学翻译家及翻译理论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译联誉为“the most productive literary translator in contemporary China”(中国当代最多产的文学翻译家),并被推选为文学翻译领域代表人物。发表的著、译作品达一千余万字。
你是属于我的,整个巴黎也是属于我的,而我属于这本笔记簿和这支铅笔。——海明威《不固定的盛节》 在谈论法国大革命的经典著作《旧制度与大革命》中,作者托克维尔将巴黎的空前繁华看作是国家即将陷入动荡的表现:“巴黎越来越成为法兰西的唯一导师,它已赋予一切人以统一...
评分也许离开了巴黎我就能写巴黎,正如在巴黎我能写密歇根一样: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海明威在古巴的时候终于决定要写下那段在巴黎的生活了。二战以前的巴黎是个众所周知的艺术之都,在塞纳河畔,巴黎的左岸,汇聚了来自全世界的艺术家、作家。这些狂放不羁的精英们总能在那里的咖啡馆...
评分吴晓东一篇讲稿里比较福克纳和海明威之间,谈及个人感情,他还是喜欢海明威。恐怕没有比“还是”还恰当的语气了。 后来吴晓东又提到他最喜欢海明威的一本小册子。叫《流动的圣节》。我很喜欢那本讲稿。也没读过这本小册子。 1个月前就找来读了。读第一遍时,在海明威描述和菲茨...
评分第一次读英文原文的海明威,再次确信内在意识和外在表达的奇妙张力。没有冒犯各位译者的意思,语言不止是人类突破巴别塔之障表达内心的工具,更是在长年累月的文化、历史及传统中一而再再而三地孵化、酝酿最终破茧而出的蝴蝶。每一门语言都是形色各异的生命,用每一次振翅触动...
评分现在我每天都睡的很早,又起的很早。生活里一下凭空多出好多早晨来。薄云天,晨光照的一切都是灰亮的,屋瓦上居然有鸽子在走。薄薄的光线,薄薄的云层,薄薄的车流,薄薄的悲喜莫辩的心思,薄薄的早晨。法语里,与薄薄相对的是厚厚的,肥肥的,肥话就是荤话,黄色笑话,肥汤就...
胜在真实 当时的暴躁怪癖文人还真的挺多的
评分海明威对菲兹杰拉德真是真爱,看谁都不顺眼,就喜欢他,笔下的菲兹杰拉德简直就是个不讲道理的小女友。书朴实的有如流水账,不大好看。
评分2017年的圣诞节假期,有幸在巴黎度过了两个夜晚和将近三个白天,那时就非常羡慕能够生活在这座厚重城市的人。虽然至今和巴黎的缘分只有这么浅薄的一点,但是跟随着海明威的文字,依然觉得异常向往和怀念。另:感觉本书像海明威的吐槽合辑(笑)或人物歪传或文坛野记。
评分海明威对菲兹杰拉德真是真爱,看谁都不顺眼,就喜欢他,笔下的菲兹杰拉德简直就是个不讲道理的小女友。书朴实的有如流水账,不大好看。
评分“以上就是我们在巴黎早年的生活——那时的我们贫穷但欢乐”。赌徒酒鬼海明威和他的作家艺术家朋友们的巴黎过往回忆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