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什么(剑桥独家授权版本)

生命是什么(剑桥独家授权版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奥】埃尔温•薛定谔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罗来鸥
出版时间:2018-1
价格:39.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5794987
丛书系列:第一推动丛书:生命系列
图书标签:
  • 生命
  • 科普
  • 长知识了
  • 想读,一定很精彩!
  • 基因
  • 很喜欢!希望有机会拜读!
  • 我想读这本书
  • 自然
  • 生命是什么
  • 剑桥授权
  • 哲学思考
  • 科学探索
  • 生命本质
  • 认知科学
  • 思维起源
  • 知识传播
  • 思想启迪
  • 智慧之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埃尔温•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是20世纪的伟大科学经典之一。它是为门外汉写的通俗作品,然而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深受本书影响,其中就包括DNA双螺旋结构发现者沃森和克里克。本书收录在剑桥Canto系列丛书中,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彭罗斯亲自撰写了前言,本书将《生命是什么》和《意识和物质》合为一卷出版,后者是薛定谔写的散文,文中研究了那些自古以来就使哲学家困惑迷离的问题,和这两篇经典著作放在一块的是薛定谔的自传。通过对他一生的回顾和引人入胜的描述,提供了他从事科学著作的背景材料。

作者简介

埃尔温•薛定谔(1887-1961),奥地利物理学家。20世纪的前30年中物理学经历了一次大革命,解决了微观运动的基本规律问题。薛定谔生活在这个时代,1926年他提出了波动力学,是量子力学的标准形式之一。薛定谔因此而获得诺贝尔奖。后来他的兴趣转向生命科学,1943年写的《生命是什么》,使薛定谔成为分子生物学的先驱。

目录信息

1 生命是什么
第1章 经典物理学家走近这个主题
第2章 遗传机制
第3章 突变
第4章 量子力学的证据
第5章 对德尔勃吕克模型的讨论和检验
第6章 有序、无序和熵
第7章 生命是以物理学定律为基础的吗
后记 决定论与自由意志
2 意识和物质
第8章 意识的物质基础
第9章 了解未来
第10章 客观性原则
第11章 算术悖论:意识的单一性
第12章 科学与宗教
第13章 感知的奥秘
自传 译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看完了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久久不能释怀。 其实前半部分《生命是什么》有一点让我失望,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激动人心。看之前对这篇演讲的概念莫过于那句“生命以负熵为生”,然而看完后对这篇演讲的理解仍然是这句话。偶尔几句灵感闪现的妙笔,现在也全无映象。很重要的原...  

评分

评分

我是一个文科生。按道理说,只需要老老实实地学习自己需要的范围内的知识就够了,只需要在一个范围内活的衣食无忧就够了。但事实上,我相信每个人的内在都不会在自己所被规定的范围内活得自如,甚至没有疑问,困惑,痛苦。我相信人们之所以看起来没有忧虑,只是因为他必须使自...  

评分

人工智能会不会提早让人类灭亡的事。 那时的我的中二之魂还在,一心想着西部世界和高维造物那一套。 回去我想了很久 也看了很多资料来探索证明我的想法 才明白,高维只是一种“数学工具”,时间只是一种符号。是“场”。 人工智能会不会加速人类的灭亡, 其实是个涉及到信息熵...  

评分

翻译看得我很崩溃,有些地方甚至是前言不搭后语,术语的名称一塌糊涂。明明是受精卵的,他硬是翻译成卵细胞,要知道这是完完全全不同的两个名词啊!!前面用的是“两套”染色体,后面又变“两组”了,如果是没有一些生物和物理基础知识的,恐怕会看得晕死过去,真真可怜了一本...  

用户评价

评分

双螺旋结构发现前夜, 物理学家对生命的最深入,最严谨,最接近事实真相的思考。 可以看到,很多观点后来被证实并进入了教科书。 可是,这本书,不知道是因为大物理学家表达太严谨太学术,还是翻译实在太烂, 反正我看十页左右就困的不行。 最核心的观点: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和原子的尺寸相比是很大的,而原子是在一刻不停做着热运动的。热运动会导致生命结构崩溃。于是,生命可以被看成需要不断从环境中获得熵减来对抗热运动带来的无序性(熵增)从而保持自身有序运转的一个系统。 薛定谔那时候认为突变是类似原子衰变那样的能级化量子化的,在根本不知道dna结构的当时,这个“比喻”很接近事实了。非常佩服他的思想深度。将量子物理的方法论、基本观点、思维方法等引入生物学研究——天不生薛定谔,万古如长夜呀。

评分

生命以负墒为生。薛定谔在这本书里其实也没有揭示太多生命的奥秘(毕竟年代过早),更多像是一种似是而非的类比。不过他坚信生命的本质或底层逻辑仍因遵循物理化学定律,多少显示出自身职业的某种自负。

评分

科学知识以感觉为基础,然而如此形成的科学理论却无法解释感觉。

评分

好棒的科普书!不愧是大师!

评分

好棒的科普书!不愧是大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