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只鸟,都是一句从雾霾里飞出的诗……”
★连续4年的鸟类实地观测记录,查阅99种专业参考文献……
★100余幅摄影作品,35段鸟鸣录音……
★一部由诗的笔触写就的,在天空与绿树之间上演的,以生死聚散为主题的盛大歌剧。
北京的天坛,也许是你再熟悉不过的一个地方了。对于从外地来的游客们,天坛是 世界著名的旅游景点;对于北京的市民,天坛就是身边的绿色氧吧。那里的建筑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其间还生活着你意想不到的“邻居”们。
明清以来天坛广植松柏,如今已成为北京市内最大的一处人工绿地。除了古老的苍 松翠柏,这里也有很多阔叶树和灌丛,丰富的林带为城市野生动物提供了足够的食物,以及相对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鸟类是这里的最大受益者,成片的树林为它们留下了理想的迁徙停歇、繁殖和越冬之地。
本书以四季为章节,鸟类观察为主线,穿插故事性的文献报道,辅以一手摄影图片及鸟类鸣叫(唱)音频,科普式导览天坛公园中的候鸟、留鸟、迷鸟等野生鸟类,逾60种。
文字编写:王自堃,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异禀》(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5)、短篇小说集《隐歌雀》(后浪,2019)。现从事新闻工作。
图片摄影:高翔(除署名外),北京人,长期在天坛拍摄鸟类、兽类。
鸟调回顾:自然之友野鸟会论坛(2012年~2015年)
最后的天籁 ——评《坛鸟岁时记》 在城市中生活,耳边总少不了各种各样的声响:车辆的鸣笛声、人的脚步声、孩子的吵嚷声、各种工业噪声,其中还混杂着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动静。此外,还有一种很少有人注意到的声音:鸟儿的鸣唱。它轻灵悦耳,与城市里各种人为制造的喧声相较,...
评分最后的天籁 ——评《坛鸟岁时记》 在城市中生活,耳边总少不了各种各样的声响:车辆的鸣笛声、人的脚步声、孩子的吵嚷声、各种工业噪声,其中还混杂着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动静。此外,还有一种很少有人注意到的声音:鸟儿的鸣唱。它轻灵悦耳,与城市里各种人为制造的喧声相较,...
评分一周的时间看完了《坛鸟岁时记》这本书,里面有很多观鸟人拍摄的照片,还有鸟鸣的音频,可以边读边看边听。再加上作者以日记的方式叙述,仿佛让我置身于天坛的树林中,虫鸣鸟叫,蓝天绿荫,很惬意,很有意思。 看书的前一个月左右,观看了仙童版的话剧《鸟人》,那时就对老北京...
评分《坛鸟岁时记》属于相对特定的圈子内的读物。尽管内容使用了网络日志的文风,用词俏皮时髦,在形式上加入图片,还有扫码可得的鸟类叫声音频,做到“图文音”并茂,但能真正high起来的应该是观鸟圈或者准观鸟圈的人士。 曾经看过一部喜剧片叫《观鸟大年》,讲的是一场看谁看到的...
评分能看到许多城市可见的鸟类的介绍,看完就想去天坛或者其他大公园去观鸟的冲动。
评分前几天同事不知在哪儿捡了只受伤的小鸟,好家伙,一通忙活,洗伤口、上云南白药、包扎起来、还给布置了个小窝,看着倒真有意思。因为单位在大院儿里,人不多、植被多,倒是给自然的小生灵们留下了许多活动空间,每天早上迷迷糊糊地,就能听见鸟儿叽叽喳喳,他们和人不同,不吵闹、反倒是蛮欢喜。曾经也好奇,怎么只听见他们叫,倒没怎么见过他们的身影,看了这本书意识到,他们也没有刻意的隐藏,只是我没有发现他们的眼睛。打开视窗,果然枝头电线、草坪池塘中,活跃着不少小可爱,可惜水平不够,还不能分清他们的名姓,但每当看到他们,似乎连恼人的工作都轻松了些,即使在钢筋水泥中也能找到些自然的乐趣,是观鸟人的能力,也是我们都该有的意趣吧。
评分前几天同事不知在哪儿捡了只受伤的小鸟,好家伙,一通忙活,洗伤口、上云南白药、包扎起来、还给布置了个小窝,看着倒真有意思。因为单位在大院儿里,人不多、植被多,倒是给自然的小生灵们留下了许多活动空间,每天早上迷迷糊糊地,就能听见鸟儿叽叽喳喳,他们和人不同,不吵闹、反倒是蛮欢喜。曾经也好奇,怎么只听见他们叫,倒没怎么见过他们的身影,看了这本书意识到,他们也没有刻意的隐藏,只是我没有发现他们的眼睛。打开视窗,果然枝头电线、草坪池塘中,活跃着不少小可爱,可惜水平不够,还不能分清他们的名姓,但每当看到他们,似乎连恼人的工作都轻松了些,即使在钢筋水泥中也能找到些自然的乐趣,是观鸟人的能力,也是我们都该有的意趣吧。
评分书出来了,不日上市。文字很好看,那么多未曾见过的鸟儿,看着图片都心动,关键是还可以听鸟叫!
评分这本书的作者也是小说集隐歌雀的作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