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伦理学(全三册)

新伦理学(全三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作者:王海明
出品人:
页数:1804
译者:
出版时间:2008-2
价格:181.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100056502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伦理学
  • 哲学
  • 王海明
  • 道德哲学
  • 思想
  • 西方哲学
  • 政治学
  • 人文社科
  • 哲学
  • 伦理学
  • 思想
  • 学术
  • 经典
  • 理论
  • 人文
  • 道德
  • 教育
  • 批判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系作者专心致志撰写22年而成。它的轴心是确证“行为应该如何的优良道德,只能通过道德最终目的,而从行为事实如何的客观本性中推导出来”的伦理学公理。这一公理可以归结为一个道德价值推导公式:

前提1:道德最终目的(道德价值主体)

前提2:行为事实如何(道德价值实体)

结论1:行为应该如何(道德价值)

结论2:与行为道德价值相符的优良道德(优良道德规范)

伦理学的全部内容都是从这个道德价值推导公式所表明的伦理学公理推导出来的。上卷《元伦理学》就是确证这个伦理学公理的科学。中  卷《规范伦理学》则是具体推演构成这一公理的四个命题的科学:首先,推演前提1,亦即道德概念、道德最终目的和道德终极标准:其次,推演前提2,亦即行为事实如何之16种、6类型、4规律;最后,推演结沦,亦即运用道德终极标准衡量行为事实如何之善恶,从而推导出行为应该如何的优良的道德总原则“善”和优良的社会治理道德原则“公正”、“平等”、“人道”、“自由”、“异化”以及优良的善待自我道德原则“幸福”,并从这七大道德原则推导出“诚实”、“贵生”、“自尊”、“谦虚”、“节制”、“勇敢”、“智慧”、“中庸”八大优良道德规则。下卷《美德伦理学》则是研究如何实现规范伦理学所确立的这些优良道德规范的科学,因而研究“良心”、“名誉”和“品德”:良心与名誉是优良道德实现途径;美德则是优良道德之实现。这样一来,便不但将一直相互否定的元伦理学、规范伦理学和美德伦理学结合为一门科学,而且使伦理学成为一种如同物理学一样客观必然、严密精确和能够操作的公理化体系,从而科学地解析了两千年来人类一直争论不休的一系列重大伦理学难题。

作者简介

王海明: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曾在《中国礼会科学》、《哲学研究》、《哲学与文化月刊》(台北)、《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等刊物发表伦理学论文160余篇;著有《新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伦理学方法》(商务印书馆2003年)、《人性论》(商务印书馆2005年)和北京大学哲学教材《伦理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目录信息


自序
导论
第一章 伦理学基本性质
一 伦理学界说
1 伦理:词源与定义
2 伦理学:关于优良道德的科学
3 伦理学:关于道德价值的科学
二 伦理学对象
1 伦理学公理:确定伦理学对象的科学依据
2 伦理学对象的确定和划分
三 伦理学体系结构和学科分类
1 元伦理学与规范伦理学
2 规范伦理学与美德伦理学
3 伦理学体系的核心结构和学科分类的中心类型
第二章 伦理学科学性质
一 科学概念
1 科学界说
2 科学分界理论
3 科学分界标准
二 伦理学的科学性
1 伦理学的科学性:从“行为事实”和“道德目的”之为伦理学对象来看
2 伦理学的科学性:从“道德价值”之为伦理学对象来看
3 伦理学的非科学性:逻辑实证主义和道德怀疑论的观点
三 伦理学在科学中的地位
1 理论地位:最为复杂和伟大的科学
2 实践地位:价值最大的科学
3 学科与科学:伦理学科学性的双重含义
第三章 伦理学方法
一 超历史分析法:伦理学的发现方法
1 分析法
2 超历史、超阶级、超时代的分析方法
3 历史分析法和阶级分析法的滥用
4 超历史分析法与历史分析法的结合
二 道德价值推导法:伦理学所特有的发现和证明方法
1 价值推导法
2 道德价值推导法
3 道德价值判断真理性推导法
三 演绎与归纳:伦理学一般的发现和证明方法
1 归纳问题
2 归纳法与演绎法:科学的发现和证明方法
3 归纳法与演绎法:伦理学的发现和证明方法
四 观察和实验:伦理学的证实方法
1 自然观察:伦理学事实判断的证实方法
2 理想实验:某些道德价值判断的证实方法
3 实践检验:一切道德价值判断的证实方法
4 伦理学证实方法的特点
五 公理法:伦理学体系的构建方法
1 公理法
2 伦理学的公理化体系
3 伦理学的范畴推演体系
4 总结:道德几何学
上卷 元伦理学
上篇 元伦理范畴
引言
第四章 元伦理范畴:伦理学开端概念
一 价值概念:效用论
1 主体与客体:主体性亦即自主性
……
第五章 元伦理范畴:伦理学初始概念
下篇 元伦理确证
引言
第六章 元伦理确证:伦理学的存在公理和存在公设
第七章 元伦理确证:伦理学的推导公理和推导公设
中卷 规范伦理学
第一篇 道德价值主体:社会为何制定道德
第八章 道德本性
第九章 道德的起源和目的
第十章 道德终极标准
第二篇 道德价值实体:伦理行为事实如何
第十一章 伦理行为概念:人性概念分析
第十二章 伦理行为原动力:人性定质分析
第十三章 伦理行为目的与手段:人性定量分析
第三篇 道德价值与道德规范:伦理行为应该如何之道德总原则
第十四章 善:道德总原则
第十五章 道德总原则理论
第四篇 公正:社会治理的基本道德原则
第十六章 公正的一般问题
第十七章 公正的根本问题
第十八章 社会公正的根本问题
第五篇 人道:社会治理的最高道德原则
第十九章 人道与人道主义
第二十章 自由:最根本的人道
第二十一章 异化:最根本的不人道
第六篇 公正与人道:社会治理道德原则体系
第二十二章 社会治理道德原则体系
第二十三章 专制主义:不公正非人道的社会治理道德原则理论
第七篇 幸福:善待自我的道德原则
第二十四章 幸福概念
第二十五章 幸福价值
第二十六章 幸福性质
第二十七章 幸福规律
第二十八章 幸福规范
第八篇 道德规则体系
第二十九章 八大道德规则:道德规则体系
下卷 美德伦理学
上篇 良心与名誉:优良道德的实现途径
第三十章 良心与名誉概念
第三十一章 良心和名誉的客观本性
第三十二章 良心与名誉的主观评价
下篇 品德:优良道德之实现
第三十三章 品德概念
第三十四章 品德本性
第三十五章 品德培养
本书所引证的主要书目
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在看王海明教授的尔雅课《新伦理学》,本来打算随便瞄一眼交差,没想到里面的理论着实惊到了我。越往后看越崇敬王海明,他的理论现在或许很难被大众接受,但是绝对意义深远。把这理论放到基础教育里可比一些假大空的理论有用的多得多,只是很难吧,毕竟统治力量可不允许教科书上的东西打自己脸。

评分

元伦理学、规范伦理学、美德伦理学。读过[中册],关于公正、正义与制度公正的论述。

评分

花了两天时间读完王先生写了20多年的大作,这是一本充满争议的著作,可能是由于王先生立论太多的缘故吧。有人批王先生没有经过基本的学术训练,著文没有逻辑,这点不好评论,据此书读下来,只是感觉王先生的论证方法与我们平常接受的学术训练不大一样,记得研究方法课上先生说过这种类型的paper只有真正的大师才能写的出来。那么,王先生是真正的大师,又或许是我还不太了解伦理学的方法论。聊一点有趣的,从P87的“历史分析法和阶级分析法的滥用”中可以看出,王先生是主张使用“超阶级、超历史、超时代的抽象思维法”来分析伦理学问题的。如此看来,杨先生为此书写的序就显得耐人寻味,用心良苦了。杨先生是看准了没人会看如此厚的一套书吗?

评分

面对这么厚的书,真的无从下手,读下去才发现,并没有想象中的特别,从元伦理学,规范伦理学和美德伦理学三个角度进行阐释,发现都是伦理事实的叙述和自己观点的阐释,但是能完成这么宏达的理论构建,已实属不易了。

评分

先读了上册,读了两遍,五体投地。前天晚上读了下卷,觉得比较水了。中卷还没看完,期待别失望。这本书,王先生写了二十二年,不管怎么说,是认认真真做学问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