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之前:基因技术颠覆人类进化史》作者通过基因图谱从遗传学、生物学、历史及社会科学等视角,追述人类在史前五万年中的演化,其中关于语言、基因和种族进化的阐述,突破了传统专业叙述方法,通过跨学科领域的思考,阐述人类之所以成为现在的样子的内在根源。内容横跨多学科,是一本可读性较强的社科人文科普书。
尼古拉斯·韦德(Nicholas Wade),英国剑桥国王学院自然科学学士。曾担任《自然》(Nature)杂志副主编、驻华盛顿记者,华盛顿《科学》(Science)杂志记者,《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编辑记者(科学、环境及防务方向)。韦德现在是自由撰稿人、记者,写了三部关于人类进化的著作:《黎明之前》(Before the Dawn: Recovering the Lost History of Our Ancestors)——用基因技术颠覆史前五万年人类进化史;《信仰本能》(The Faith Instinct: How Religion Evolved and Why It Endures)——分析宗教行为进化历史;《麻烦的继承者》(A Troublesome Inheritance: Genes, Race and Human History)——探讨种族和遗传之间的关系。
陈华,北京大学空间物理学学士、天体物理学硕士,美国夏威夷大学天文学博士,哈佛大学博士后。现在美国加州硅谷一家无线网络公司担任工程管理工作。阅读兴趣广泛,常阅读科学、人文历史方向图书,尤其喜爱具有知识深度、推理严谨及考证周密的书籍。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最后一章漂变怎么都写成飘变了。另外本书的研究事例就值回票钱。作者以前是nature的副主编,接触到的新研究还是挺多的。本书的主角工具是DNA。
评分通过基因技术来看史前历史,相信这只是开始,会有更多的未知被发现。
评分翻译的很一般。译者完全没有社科常识,译名都是错的。语言一章可看,前面九章都是一些有争议的常识。再此加深对吴军的成见,这个人完全不懂社科。facebook那位比他不知高到哪里去。
评分又是一本跨学科的力作,考古、生物、遗传、地理、社会、历史、语言,各种学科信手拈来,颠覆了以往的种种观念,比如现在的人类都是五万年前从非洲走出来的一小群的后代,比如验证了“亚当”和“夏娃”的存在,比如解释了人种的演化,唯一有些遗憾的是对于中国人的研究太少了,尤其是缺少对于汉语是否是世界语言树的一个分支的解释,感觉好像作者有意回避,可能是汉语的进化在全球语言中是个大例外了吧。
评分跟“基因”其实没多大关系,主要还是以“基因技术”还原远古人类史。其一说明了全球人类源出非洲,都是非洲智人的后代,像咱中国人以前都说老祖宗是山顶洞人,基因证明这个说法错误;其二关于采集社会向农业社会转变,从基因技术可确定大致时间,比如头盖骨变薄;其三说明语言体系的形成(这部分窃以为是全书最有价值处)。第一、二部分我在其他书里已经看过了,可参见《人类简史》、《舌尖上的历史》。本书p147~出现汉密尔顿的利他主义、互惠利他概念,可参照《自私的基因》。但本书的进化论整体仍然是传统的群体选择理论,在这本书里,基因技术是手段,是去验证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但对于“基因”本身的进化并无太大科学价值,观点缺乏新意和深刻剖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