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解:诗为心声,词乃情物

唐诗宋词解:诗为心声,词乃情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三联书店
作者:李劼
出品人:理想国
页数:346
译者:
出版时间:2018-1
价格:49.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4266181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李劼
  • 中国古典文学
  • 文化
  • 诗歌
  • 人文
  • 中国
  • 诗词
  • 唐诗·宋词·诗歌赏析·情感表达·文学经典·诗词意境·心声·情物·古典文学·文化传承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拿掉唐诗宋词,中国文化的一张美丽面孔就没有了。继“奇书!天书!”《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论〈红楼梦〉》之后,又一“清扫雾霾”的认知奇著问世。颠覆千年定论,别一种唐诗宋词的打开方式,一本地球引力拽不住的奇书,复兴被历史掩埋的华夏民族的人文精神。不论是王国维、陈寅恪、胡适之,还是龙榆生、施蛰存、钱钟书,都要拿来严苛审视一番。《唐诗宋词解》中的李劼,笔锋犀利,激昂难止,想常人所不能想,言常人所不敢言。

“诗为心声”、“词乃情物”是李劼的审美宗旨,个人的亲历、个人的感怀,才是意境的由来,才是审美的底蕴所在。

作者简介

李劼,作家,思想文化学者,文艺评论家;本名陆伟民,生于上海,毕业于华东师大中文系,并在该系执教十多年。1998年赴美,现居纽约。80年代至今,发表大量文章,在海内外出版有文学评论集《个性·自我·创造》,专著五卷本《李劼思想文化文集》,《中国文化冷风景》、《百年风雨》、《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论〈红楼梦〉》,《木心论》等;以及历史小说《吴越春秋》、《商周春秋》、《汉末党锢之谜》,长篇小说《丽娃河》、《上海往事》、《星河流转》等。

目录信息

[自序]
[上卷]
【第一编】唐诗大观
【引言】
一、初唐:每一个诗人,都是一部传奇
王 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江亭夜月送别 卢照邻‖长安古意  骆宾王‖咏蝉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陈子昂‖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独不见
二、盛唐:一朵富丽堂皇的牡丹花
张九龄‖望月怀远│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夏日南亭怀辛大│夜归鹿门山歌│春晓│过故人庄│宿建德江 王 维‖凝碧池  王之涣‖凉州词 │登鹳雀楼 王昌龄‖从军行│出塞│闺怨│采莲曲│芙蓉楼送辛渐│送人归江夏│长信秋词 高 适‖塞下曲│蓟门行│哭单父梁九少府│塞上听吹笛 岑 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贺知章‖回乡偶书│咏柳 李 白‖侠客行│行路难│将进酒│望天门山│望庐山瀑布│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月下独酌 杜 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夜喜雨│登高│春望│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三、中唐:元白主流,柳刘双璧,李贺最耀眼
韩 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柳宗元‖笼鹰词│江雪 李 贺‖致酒行│高轩过│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出城寄权璩、杨敬之 元 稹‖遣悲怀│织妇词│离思 白居易‖对酒│长恨歌│卖炭翁 薛 涛‖十离诗│春望词│池上双鸟 刘禹锡‖再游玄都观│堤上行│竹枝词│学阮公体
四、晚唐:明星辈出,并非余响
杜 牧‖赤壁│泊秦淮│过华清宫绝句│叹花│江南春绝句│山行 温庭筠‖苏武庙│商山早行│瑶瑟怨│咸阳值雨│过分水岭 李商隐‖锦瑟│无题│夜雨寄北│梦泽│咸阳│同崔八诣药山访融禅师│正月崇让宅│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 韩 偓‖咏手│咏浴│闻雨│绕廊│五更 韦 庄‖秦妇吟
【第二编】宋词纵览
一、北宋景观,对长亭晚
柳 永‖望海潮·东南形胜│少年游十首│菊花新·中吕调│红窗迥·小园东
二、是官宦词家,也是文人墨客
张 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一丛花·伤高怀远几时穷 范仲淹‖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渔家傲·秋思   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朝中措·平山堂│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玉楼春·夜来枕上争闲事
三、五代小令,犹有余响
晏 殊‖踏莎行·祖席离歌│破阵子·春景│木兰花·燕鸿过后莺归去 晏几道‖蝶恋花·卷絮风头寒欲尽
四、有宋士大夫词,自东坡始
苏 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三月七日│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望江南·超然台作│南乡子·送述古
五、情词如潺潺之水,如泣如诉
秦 观‖满庭芳·山抹微云 贺 铸‖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西江月·携手看花深径│踏莎行·杨柳回塘
六、承柳词之婉约,变为和雅
周邦彦‖青玉案·良夜灯光簇如豆│大酺·春雨│洛阳春·眉共春山争秀│兰陵王·柳
七、南宋以降,词人如倦客思家
李清照‖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蝶恋花·上巳召亲族│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永遇乐·落日熔金│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声声慢·寻寻觅觅│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
八、美成余脉,精致有加,大气不足
姜 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吴文英‖喜迁莺·同丁基仲过希道家看牡丹│莺啼序·春晚感怀
九、稼轩以降,辛词不再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青玉案·元夕│鹧鸪天·代人赋  │祝英台近·晚春│一剪梅·记得同烧此夜香│西江月·遣兴│卜算子·修竹翠罗寒│临江仙·手拈黄花无意绪│水龙 吟 · 登 建康赏心亭
[下卷]
【第三编】评说唐诗诸大家
一、王勃如彗星划过
杜甫的诗作是慢慢发光的,而王勃却一起笔就光芒四射。
二、诗才盖世刘希夷
世传刘希夷最终遭人暗算,因为一联“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三、王维像牛车走过
在摩诘居士面前展现出来的,是一幅空灵幽渺的山水画作,一派不食人间烟火的高僧气度。
四、无厘头李太白
写诗人在李白只不过是爱好而已,成为侠客,才是他的人生理想。
五、向日葵杜工部
《红楼梦》里贾政人格的最早版本不是孔丘,而是杜甫。他的人生,被成为贤臣的理想追逐得苦。
六、妄人韩退之
《晚春》的“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一联,几乎就是韩诗的总体形象了。
七、骚辞鬼唱见昌谷
鬼才之“鬼”在于,身系俗世,灵感世外。所以会有“桂叶刷风桂坠子,青狸哭血寒狐死”那样的世外之音,会有“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那样的绝世警句。
八、俗诗天王白居易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不过是通俗文学的自谓。说白了无非是,作文写诗要的就是媚俗,无所谓个人意气志向性情。
九、宜春苑外温飞卿
倘若将当年的秦宫视作城堡式的象征,那么温飞卿无疑是城堡外的浪子。城堡里的帝王将相,正人君子,人民诗人,爱国词人,全都不是温飞卿的菜。
十、日射风撼李商隐
义山诗句写得很有分寸。所谓分寸,就是不夸张,不滥情。倘若说审美是一种人的尊严所在,那么这种尊严通常就在于有分寸。
十一、明日池塘说韩偓
韩偓以情入诗,《香奁集》自序如是:“柳巷青楼,未尝糠秕。金闺绣户,始预风流。”后世曹雪芹作《红楼梦》,开首自称“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云云,恐怕是受此启迪。
【第四编】话说后主及宋词家
一、后主词绝人更绝
能够与后主相比较的人物,惟《红楼梦》里的贾宝玉与《源氏物语》里的光源氏而已。这两者都是虚构的文学形象,而后主李重光却是实实在在存在过的天才词人,千古君主。
二、宋词首席大家柳三变
宋明主情的情字,便以柳永为最。一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道尽宋朝人文气象。中国式的文艺复兴,自此开启。
三、舞低杨柳小晏情
小山作词相当自重,很少用村言俚语。然而,将小山词一首首地读过去,会不会产生如此疑问:那样的自重是否也是自闭?
四、东坡未了佛道缘
时人比作盛唐李白,《赤壁怀古》仿佛曹操当年的“对酒当歌”。世人所谓文章穷而后工,又正是苏轼遭贬黄州的人生写照,其巅峰之作,皆成于此。
五、孤馆春寒少游词
秦观的词境不如柳永,其词之厚重不如李清照,但其旁观世事人情的“孤馆春寒”,在有宋词人当中可谓无出其右。
六、拂水飘绵美成曲
美成词作中的江南人文气息,可谓开了千年之后上海市民的生活情趣之先河。
七、晚晴寒透李清照
从各人的不幸返观当年的幸福时光,那才叫阅尽人间诸色。从李清照晚年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一路读到她当年的“买得一枝春欲放”,此中不知多少滋味。
八、壮志难酬稼轩悲
辛弃疾本非文人墨客之流,乃天然一将帅之大材。倘若生在汉末,当为曹孟德倚重;倘若幸逢孙权,足与周瑜比肩。“生子当如孙仲谋”并非只是感叹历史。
九、数峰清苦,白石自度
姜夔活得很不彻底。入世不深,出世不远,结果就是:“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
十、梦窗沉香,垂柳系舟
倘若说柳耆卿犹如洞庭湖,周美成好比西子湖,那么吴梦窗则像庭院中的池塘,小巧幽雅,荷叶清新
十一、玉田浅醉,怕听啼鹃
南宋末年的气数已尽,即便不看史书,也能从词家比如张炎的词句中窥见一二。
【附录】诗话词论
一、闲话唐诗论宋词
二、中国古代诗论、文论流变概说
《典论·论文》《诗品》《文心雕龙》《二十四诗品》《六一诗话》《白石诗说》《沧浪诗话》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缺点是带着“深情”的有色眼镜遍照所有诗词,难免有的是3D,效果突出,有的则视而不见。批评标准的单一,对女性美和婉约的偏执,让人多次反胃。 优点就是提供了不一样的视角,给人从庸常之见中惊醒的刺激吧。 总体看,作者评诗论词处处有个我在,喜欢就吹捧上天,不喜欢就贬之...

评分

评分

评分

堪称目前所读过的诗词鉴赏类书籍中最令人失望和生气的一本,市面上那些挂着赏奇析疑的羊头卖着无病呻吟的狗肉的畅销书,尽管矫揉造作,尽管空洞无物,好歹还能把自身姿态放低,不像该书充斥着令人咋舌的偏见和自以为是的无知,还摆出一副“举世皆浊我独清”傲睨古今的样子。枉...  

用户评价

评分

标准过于单一,戾气太盛。主流诗词学者德标准虽然稍显不足,但你完全反着来岂不是更加偏狭?常言诗人在政治上幼稚,但看作者对唐史的评论,只能说更加幼稚。《论红楼梦》的确精彩,这本书的确是过于民科,甚至可以说是为出高论居心不良了…

评分

补记。三星半,刚刚面世时饶有期待的读了这本书。怎么讲呢,首先:李劼先生有大才,但这主要体现在广义的文化诗学上,而非具体而微到诗词本身。其次,如果说二十多年前的陆先生(李劼)有着狡黠的豪气,那如今则有或隐或现的怨气颟顸其间。虽然这发生在作者身上并不意外,但对于到越发浑成年纪的学者而言则是为遗憾。

评分

诗为心声,词乃情物。权力是枭雄的春药,又是文学的毒药。诗家词家,只为有情而感,有情而发,岂能为江山折腰? 这本唐诗宋词解的作者李劼颠覆千年定论,用另一种方式打开唐诗宋词,复兴被历史掩埋的华夏民族的人文精神。他笔锋犀利,激昂难止,想常人所不能想,言常人所不敢言。儿女情长,在唐诗里是异类,在宋词里却是主流。正如唐诗的首席代表是高适,岑参,宋词首推柳永,秦观。相反,苏轼、辛弃疾,乃宋词中的异类。“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与唐初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遥相对照,展示出宋词与唐诗截然不同的气韵风度。秦观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则足以与张若虚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相映成趣。一者是时空浩瀚,一者是情深谊长。 诗词就像其它文学样式一样,都不能泛泛而论。要想深

评分

姑且不论李劼评价韩退之为妄人是否正确,读完此书,只觉得他自己倒是个妄人无疑。论诗词的鉴赏能力,我自然不如他,但基本的诗人、词人的历史地位和成就,还是知道的。作者语言精炼,几句话点评一篇作品,一个作家,语言功力是颇为深厚的,但主观意味太浓,偏爱婉约,且对前人缺乏敬畏,有点口无遮拦。如果自己有比较成熟的诗歌认识,读一读,看一看这样另类的见解,倒是也挺好的。

评分

才子之书,多加意气,诚意不足。神似彼所推崇的木心《文学回忆录》,文笔过之、识见略同,却少了温厚心肠。对古人太少温情与敬意,常有刻薄精彩而令人摸不着头脑的批评。嬉笑怒骂间,多俯仰即是的佳句,多惊人的创见,然后也透露出一点轻薄为文的意味。一边皱着眉头一边啧啧称奇,划线不少而过后觉得索然,就是这本书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