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小劄

紅樓小劄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青年齣版社
作者:俞平伯
出品人:
頁數:中国青年出版社
译者:
出版時間:2017-12
價格: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15350073
叢書系列:名傢品經典
圖書標籤:
  • 紅樓夢
  • 紅學
  • 古典文學
  • 散文隨筆
  • 俞平伯
  • 名傢品經典
  • 多看非小說
  • 2019
  • 紅樓夢
  • 小說
  • 古典文學
  • 女性視角
  • 人物分析
  • 傢庭關係
  • 清代文學
  • 文學評論
  • 情感描寫
  • 社會變遷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俞平伯是“新紅學派”的創始人之一,開啓瞭紅學研究的新氣象。《紅樓小劄》輯錄其代錶作《讀〈紅樓夢〉隨筆》《〈紅樓夢〉中關於十二釵的描寫》《樂知兒語說〈紅樓〉》。俞平伯的紅學研究另闢新徑,將曆史考證與文學鑒賞高度結閤,解讀深入淺齣,點評妙趣橫生,博學與思辨共存,藝術與人生通融,投射齣作者獨特的思想魅力、學術魅力和人格魅力。

《紅樓小劄》是讀懂《紅樓夢》的入門書和必讀書。

著者簡介

俞平伯(1900—1990),中國現代作傢、學者。原名銘衡,浙江德清人。1919 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後在燕京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任教。新中國成立後曆任北京大學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1918 年開始創作白話詩,曾齣版詩集《鼕夜》《西還》《憶》等,20年代後期多寫作散文,齣版的散文集有《燕知草》《雜拌兒》《燕郊集》。所著《紅樓夢研究》為“新紅學派”代錶作之一,具有開創意義。

改琦(1773-1828),清代畫傢。他喜用蘭葉描,仕女衣紋細秀,樹石背景簡逸,造型縴細,敷色清雅,創立瞭仕女畫的新體格,時人稱為“改派”。

圖書目錄

001 — 談《紅樓夢》隨筆
003 — 前言
004 — 一 《紅樓夢》的傳統性
006 — 二 它的獨創性
011 — 三 著書的情況
018 — 四 《紅樓夢》與其他古典文藝
022 — 五 寜國公的四個兒子
023 — 六 大觀園地點問題
026 — 七 天齊廟與東嶽廟
027 — 八 陸遊詩與範成大詩
031 — 九 姬子
034 — 十 賈政
037 — 十一 賈赦
039 — 十二 送宮花與金陵十二釵
043 — 十三 寶玉為什麼淨喝稀的?
045 — 十四 曹雪芹卒於一七六三年
047 — 十五 劉姥姥吃茄子
050 — 十六 《臨江仙》題詞
052 — 十七 香芋
053 — 十八 賈瑞之病與秦可卿之病
055 — 十九 記鄭西諦藏舊抄《紅樓夢》殘本兩迴
059 — 二十 增之一分則太長
061 — 二十一 減之一分則太短
062 — 二十二 《紅樓夢》下半部的開始
065 — 二十三 秦可卿死封龍禁尉
068 — 二十四 菂官 官藥官
070 — 二十五 寶玉喝湯
073 — 二十六 作者一七六年的改筆
076 — 二十七 林黛玉談詩講錯瞭
078 — 二十八 曹雪芹畫像
079 — 二十九 香菱地位的改變
084 — 三十 曹雪芹自比林黛玉
088 — 三十一 梨園裝束
090 — 三十二 寶玉想跟二丫頭去
093 — 三十三 談《紅樓夢》的迴目
128 — 三十四 記吳藏殘本(一)
137 — 三十五 記吳藏殘本(二)
140 — 三十六 記嘉慶甲子本評語
159 — 三十七 有正本的妄改
163 — 三十八 再談嘉慶本
169 —《紅樓夢》中關於“十二釵”的描寫
173 — 一 總說
177 — 二 對寶釵、黛玉的抑揚
184 — 三 晴雯與襲人
203 — 四 鳳姐
215 — 五 丫鬟與女伶
235 — 樂知兒語說《紅樓》
237 — 漫談紅學
243 — 紅樓釋名
245 — 從“開宗明義”來看《紅樓夢》的二元論
248 — 空空道人十六字閑評釋
250 — 漫說芙蓉花與瀟湘子(外一章)
253 — 宗師的掌心(外三章)
254 — 甲戌本與脂硯齋
257 — 茄胙、茄鮝
260 — 七九年六月九日口占
260 — 秦可卿死封龍禁尉(外二章)
262 — 寶玉之三妻一愛人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談《紅樓夢》的文章,須得有好文筆纔好看,俞平伯做到瞭,而且是我迄今為止見到做得最好的; 作者憶述其親戚老輩的一句贊語:“做瞭一個人,不可不讀《紅樓夢》”,讓人印象深刻; 《秦可卿死封龍禁尉》一段,有“三品恭人五品宜人”之說,實則三品為淑人,四品為恭人,據以攀扯賈珍品級,便成虛談。

评分

以主題或人物為索引(詼諧如寶玉喝湯),細處引證比較,縱貫全書,讀來趣味盎然,亦收獲不少深入獨到的見解;偏重性格和情理分析,不落於考證的窠臼。

评分

看那個時候的白話文還是很纍,功底不夠。先生考究得細緻,許多都是沒看到過的。最同意的就是小說人物與作者的關係。

评分

原來這就是紅學,要各種考證,而不僅僅是抒情。

评分

聽聽精讀的人怎麼看紅樓夢,多少能解點自己的疑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