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平伯是“新紅學派”的創始人之一,開啓瞭紅學研究的新氣象。《紅樓小劄》輯錄其代錶作《讀〈紅樓夢〉隨筆》《〈紅樓夢〉中關於十二釵的描寫》《樂知兒語說〈紅樓〉》。俞平伯的紅學研究另闢新徑,將曆史考證與文學鑒賞高度結閤,解讀深入淺齣,點評妙趣橫生,博學與思辨共存,藝術與人生通融,投射齣作者獨特的思想魅力、學術魅力和人格魅力。
《紅樓小劄》是讀懂《紅樓夢》的入門書和必讀書。
俞平伯(1900—1990),中國現代作傢、學者。原名銘衡,浙江德清人。1919 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後在燕京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任教。新中國成立後曆任北京大學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1918 年開始創作白話詩,曾齣版詩集《鼕夜》《西還》《憶》等,20年代後期多寫作散文,齣版的散文集有《燕知草》《雜拌兒》《燕郊集》。所著《紅樓夢研究》為“新紅學派”代錶作之一,具有開創意義。
改琦(1773-1828),清代畫傢。他喜用蘭葉描,仕女衣紋細秀,樹石背景簡逸,造型縴細,敷色清雅,創立瞭仕女畫的新體格,時人稱為“改派”。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談《紅樓夢》的文章,須得有好文筆纔好看,俞平伯做到瞭,而且是我迄今為止見到做得最好的; 作者憶述其親戚老輩的一句贊語:“做瞭一個人,不可不讀《紅樓夢》”,讓人印象深刻; 《秦可卿死封龍禁尉》一段,有“三品恭人五品宜人”之說,實則三品為淑人,四品為恭人,據以攀扯賈珍品級,便成虛談。
评分以主題或人物為索引(詼諧如寶玉喝湯),細處引證比較,縱貫全書,讀來趣味盎然,亦收獲不少深入獨到的見解;偏重性格和情理分析,不落於考證的窠臼。
评分看那個時候的白話文還是很纍,功底不夠。先生考究得細緻,許多都是沒看到過的。最同意的就是小說人物與作者的關係。
评分原來這就是紅學,要各種考證,而不僅僅是抒情。
评分聽聽精讀的人怎麼看紅樓夢,多少能解點自己的疑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